分享

艾草、南瓜、姜、陈皮......暮春时节祛寒湿好食材,快收藏!

 繁星1 2021-04-14

我国传统习惯把春天分为初春、仲春和暮春,初春为农历正月,仲春为农历二月,而现在的农历三月则为暮春时节。暮春雨水较多,湿气也比较重。到了这个时节,人体肝气旺盛,肝木克脾土,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尤其是水湿的运化,故祛湿非常重要

图片

暮春天气时冷时热,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寒气侵袭,故这个时节的湿气容易夹杂着寒气发为寒湿,蔬美美找来几种祛寒湿极好的食材,快收藏起来!

图片

图片

艾草,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其性温,属于极阳之物,其味芳香,可以起到散寒气和祛湿气的双重作用,适用于寒湿人群,无论外感寒湿还是内生寒湿均可使用。

图片

图片

南瓜,能润肺益气、化痰排毒、治咳止喘,还有利尿、美容等作用。南瓜料理鲜香浓郁,很适合暮春时节温和祛湿。

图片
图片

干姜,有温中散寒、燥湿消痰、温肺化饮的功效。对于吃冷饮过度、寒邪进入体内,或是着凉之后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暖中效果。

图片

图片

陈皮入药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备受青睐,一些宫廷初级药房,都以它入药。陈皮温能养脾,辛能醒脾,苦能湿燥,又能健脾行气、温化寒痰。


图片

花椒有芳香开窍、健胃除湿、活血驱寒、补肾壮阳、杀虫止痒、解毒等功效。外用可以治疗湿疹、疥疮及皮肤瘙痒等皮肤病,内服可以治疗胃寒引起的腹痛、腹泻。使用花椒水泡脚,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促进健康。

图片

图片

薏苡仁,又称薏米,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入脾、胃、肺经,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止痛、清热排脓的作用。其中最突出的功效就是利水渗湿。

图片

图片

白扁豆一身是宝,它的果皮(扁豆衣)、花、叶均可入药。《本草纲目》载其,“消暑除湿而解毒也”,是春季补脾、化湿的佳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扫描二维码
和蔬美美一起越吃越美💃!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