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亚萍 | 她,终于开口说话了

 时光捡漏 2021-04-14

打开学校总务处的“教师帮扶一览表”,萍老师神情专注,心却在嘣嘣地跳,她不知道今年又要和哪个“建档立卡”户的孩子结下不解之缘。忽然,她的手指停在了“小宇”的名字上,萍老师的脸上泛起了一丝丝忧郁。

小宇是一个很难“啃”的学困生,无论是何人,想要从她的嘴里“抠”出一个字,太难了。听班主任和同学们说,从初一到现在,很难听她说上一句话。

小宇的童年是灰色的。跟同龄人相比,她从小的生长环境让人唏嘘。小小年纪,她目睹了父母的争吵、扭打和离异;含泪送别她生命中最爱她的祖母和外祖母;亲历了继母和继祖母的嫌弃与冷暴力;爸爸长年在外打工不回家,极少和她交流;爷爷脾气暴躁,怕她受到伤害,对她要求十分严厉,很少让她出门玩耍。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她没有快乐的童年生活,也缺少一个正常的交流空间,她的眼神里总是充满了胆怯和自卑。

萍老师很同情这个13岁的女孩,她决定走进了小宇的生活。第一次去教室找小宇,萍老师一眼就看见坐在教室最后排门角的小宇,凌乱的头发沾满污垢,黑瘦的脸上生着皮癣,脖子像裹着一个“小黑脖套”似的,一身校服早已辨不清原来的颜色。萍老师走近叫了声“小宇”,她立即像一只惊慌失措的小猫,蜷缩了一下身体,然后用恐惧的眼神看着老师。萍老师伸手想帮她理顺一下头发,她像触电一样躲开。当萍老师亲切地告诉她:“我是你的帮扶老师,是来帮助你的”,小宇的神色才稍稍缓和了下来,但无论萍老师说啥,她都一言不发。下午,萍老师带小宇去洗了澡,梳了头发,还替她剪了指甲,并教她要做一个爱干净的小姑娘。整个下午,都是萍老师在说话,小宇一句话都没有说,但她的眼神明显的不再那么胆怯。

第二次见小宇,萍老师送给她一双运动鞋,还带着她一起去操场跑步。那一次,她开心地笑了,萍老师趁势鼓励她:“你是个很漂亮的女孩,笑起来真好看。”与小宇接触和交流多了,萍老师决定和两位同事去家访。她们约见了小宇的爷爷和继祖母,两位同事用耐心劝导和说服脾气暴躁的爷爷和看起来泼辣刻薄的继祖母,希望他们能改变一下对小宇的态度,而萍老师则没有客气,当着他们的面直接拨通了小宇父亲的电话,与他交谈了小宇目前的情况以及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电话足足打了一个多小时。电话那边,小宇的父亲开始还自我辩解,后来就渐渐沉默不语了,最后能听到他在电话那头涕不成声。电话这边,小宇的爷爷和继祖母也从开始的傲慢无礼到最后觉得有些自惭形愧。萍老师有了一种替小宇出了口气的痛快!但出气不是目的,拯救孩子才是当务之急。萍老师深深明白,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身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扶贫,更多地应该放在对孩子们的心理关怀和爱的补给。

再后来,萍老师每次去教室找小宇,她已经有说有笑地融入到同学们当中。有时候一眼看不见了,萍老师只要叫一声“小宇”,她就立即跑过来站在老师身旁。萍老师得知小宇喜欢画画,做题时不会做了,就在题旁边画一副正在思考的卡通画,送给她一盒彩笔,以此来激发她的兴趣,鼓励小宇树立自信。当她从萍老师手中接过彩笔的时候,她在身后说了一声:“谢谢老师。”虽然她只说出了一个四个字,而且声音很小,但萍老师听得真真切切,眼泪禁不住就流了下来。她转过身摸了摸小宇的头,握住小宇的手说:“不客气,我们继续加油!”虽然,小宇还是没有对她整句地说过一句话,但对萍老师知道,这已经是破天荒的收获了,毕竟小宇终于开口说话了!之后的日子里,萍老师每次和小宇见面,都要给她讲以前带过的学生的励志故事,讲她和她女儿的故事……不知不觉,小宇开始和萍老师聊天了,她开始给萍老师讲她小时候和奶奶、外婆在一起的快乐往事,讲奶奶和外婆都去世后她的思念,讲她对爷爷和继祖母呵斥时的惧怕,讲她想让爸爸带她去一次游乐园……

小宇告诉萍老师,自从上次家访后,爷爷和继祖母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让她有了和奶奶、外婆在一起时的感觉;他爸爸也开始每周给她打电话了,刚开始不知道和爸爸说啥,现在觉得有了说不完的话……萍老师认真地听着小宇的每一句话,她觉得,现在的小宇就像一个小话唠。

能让一个一言不发的女孩开口说话,不仅仅是老师教育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家庭给孩子爱的回归。如果说,老师的爱是一缕阳光,能照亮孩子的心田,那么,家庭的爱才是滋养孩子茁壮成长的最佳养料。

事实上,经过这些年的脱贫攻坚大决战,绝大多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孩子的物质生活早已脱贫,但他们家庭教育以及家长的育人思想,很多还处在极度的贫困之中,要让真情和真爱照亮每一个个柔弱的灵魂,教育扶贫,任重而道远。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