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案分享】经方治验——大黄牡丹汤发微

 陈XUEBIN 2021-04-14

案例

患者男性,50岁,2020年5月因反复上腹痛加重,查上腹部增强核磁提示胰腺恶性肿瘤累及脾静脉,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020年5月至10月先后行放化疗,11月行高强度聚集超声刀治疗。
11月28日出现上腹胀痛加重,入院时诉进食后上腹部胀痛,NRS评分2-3分,纳差,恶心,无呕吐,眠可,大便不畅,需开塞露辅助通便,3天1次,小便可。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缓。查体:腹软,略膨隆,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
柴胡15g 大黄9g 清半夏9g
枳实12g 黄芩9g 白芍9g
生姜15g 大枣9g 香附9g
青皮6g 紫苏梗6g
日一剂,水煎服
大便仍难下,进食后上腹部胀痛较前减轻,以两胁及下腹部疼痛为主。查体:因行发疱罐治疗,脐周皮肤可见紫红色血疱。腹软,略膨隆,双侧脐旁及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查立位腹平片:考虑反射性肠郁张可能。腹水超声:腹腔积液。
大黄15g 牡丹皮6g 桃仁12g
赤芍9g 清半夏9g 柴胡12g
黄芩9g 生姜6g 炙甘草6g
生薏仁30g 冬瓜仁30g
日一剂,水煎服
一剂后肠中积滞畅快而下,腹痛自愈,后不再需要开塞露辅助,大便正常,日一行。

方药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大黄牡丹汤出自于《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为治疗“肠痈”的经典方剂。痈,壅也,指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肠痈的病机是毒热壅聚,营血瘀结肠内,血热肉腐成脓,所以少腹肿痞;瘀阻气机,气机不通,不通则痛,所以按之痛;湿热郁蒸,则发热、自汗。
大黄牡丹汤由大黄、牡丹、桃仁、冬瓜子、芒硝组成。
方中以大黄为君。张仲景善活用大黄,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到大黄的方剂就有 40 首。大黄能攻善守:既攻有形之积滞,又祛无形之实热;善补敛正气,安和五脏。针对肠痈之病机,大黄之功有三:一曰,入血分,活血祛瘀通经下瘀血之积;二曰,导邪外出祛湿邪之积;三曰,清泻并用治诸般肿痛邪毒之积。
牡丹皮凉血活血,散瘀消癥,“ 清散血分之郁热,以除不尽之余气耳”;桃仁活血破瘀,效力更在丹皮之上,助丹皮共奏破瘀之功。
芒硝咸寒软坚,泄热导滞,与大黄之苦寒行血,“ 荡涤一切湿热瘀结之毒,推之而下”。
冬瓜子清热利湿,最善排脓消痈,为治痈要药。
由此可见,大黄牡丹汤之治在于热入血分,同时兼有热毒、血瘀、湿热、气滞。

分析

肠痈虽与胰腺癌不同,但“ 用经方,取其势即可,不必拘泥于成方”,此言甚笃。仲景也说:“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肿瘤患者本身有癌毒的因素,由上腹胀痛转为少腹痞胀,按之疼痛,且脐周皮肤可见紫红色血疱,疱中大量液体,舌暗红,苔白腻,说明热在血分,毒、热、瘀、湿皆具。故予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
大黄牡丹汤所治“肠痈”类似于现代医学之急腹症,如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胡希恕先生认为,大黄牡丹汤用于治疗急腹症掌握几个要点,百试百验:
  1. 此方不只是治疮痈,瘀血内结,特别是里头有热时;
  2. 脏器有炎症,处于急性期,伴剧烈疼痛时;
  3. 伴胸胁满、恶心、呕吐时,合大柴胡汤效果好。
反观大柴胡汤有何辨证要点?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心下急”、“心中痞硬”、“按之心下满痛” 是辨证的关键。大柴胡汤所治为少阳与阳明合病,以上腹部痞满、压痛为主,病位较高,可伴呕恶、郁郁微烦、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
患者初以上腹部胀满、压痛为主要表现,大便不通,可治以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泻阳明。后由上腹胀痛转为少腹痞胀疼痛,可知病进而热入血分,毒热壅盛,营血瘀结肠道,同时伴有两胁疼痛、恶心,故在大黄牡丹汤基础上合用大柴胡汤,效佳。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