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5A级景区---云冈石窟(第1-4窟)

 木香草堂 2021-04-14

  第1、2窟。北魏开凿石窟从公元460年开始,至524年结束,约有70年的开凿历史。从洞窟的形制和雕刻艺术,有关专家将云冈石窟的开凿年代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第1、2窟至第1-3窟大致以云冈石窟中期为主,成窟的年代约公元465年55494年之间。由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夕开凿,人们习惯将这些石窟称为“孝文石窟”。       

        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东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纪年(公元520~525年)铭记,这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    

        

  第1、2窟是一组塔庙式双窟,开凿洞窟时在中央留下一个方柱,在柱子的四面开龛,龛内塑像。第1窟中心塔柱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佛,上层雕释伽;石窟后壁的主像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未来佛,据佛教经典讲,弥勒菩萨将继释迦佛后成佛,广说佛法,教化众生。据说当弥勒降生人世时,世界将充满光明幸福,所以古代有些农民起义常常打着弥勒降生的旗号来组织和号召群众。释迦、多宝佛并列,佛经有这样的传说,当释迦牟尼佛说《法华经》时,忽然地下涌出安置多宝佛全身的舍利塔,现于空中。释迦听到塔中的声音,告诉听经的大众说,这是过去东方世界宝净国土的佛,号为多宝。当释迦佛开启塔门,示现多宝佛身时,宝塔内的多宝佛让出半座给释迦佛。于是,释迦人塔,与多宝同结跏趺坐,宣讲经义。第2窟中心塔柱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上层雕三世佛;石窟的后壁主像是释迦佛。两窟的窟门两侧都雕有维摩、文殊对坐问法像。有关维摩、文殊对坐问法是南北朝、隋唐时期流行的题材,敦煌石窟的壁画就有“维摩诘图像”。佛经中有“文殊问疾”的故事,据说有一次维摩居士“示现”病相,众人前去探访。释迦牟尼知道后,派以智慧著称的文殊菩萨带领弟子前去维摩居住处。在维摩居士的丈室里,文殊菩萨和能言善辩的维摩展开大乘佛教义的讨论,使从者心服口服,也令文殊菩萨十分赞叹。

第二窟中心塔柱

第二窟内室

一、二窟外室耳洞模糊的石佛

一、二窟外室耳洞模糊的石佛

第二窟

拱形洞门上的兽神

面部分化严重脱落

明窗

古道、古车、古马

石马

花轱辘马车

首推独轮车

第3窟。被称为云冈石窟之最,是云岗石窟最大的一窟,洞窟崖面高25米,开窟面宽50米,原为大型塔庙窟设计,开凿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因工程浩大,北魏一代未能完工,后室的三尊大像为初唐时期补雕而成。第3窟的前室分两层,上层左右两侧各雕一塔,中部凿方形窑室,主像为弥勒菩萨,壁面满雕千佛。后室的中部塔柱壁面属北魏时期雕凿,高约10米左右的3尊大佛,属唐代作品,分别为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据专家考证,第3窟是文献记载的“通乐寺”、“灵岩寺”,当时可居僧人达3000人。

东侧胁侍菩

第4窟处于第3窟西侧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斜坡上,是一个拱门两个明窗,拱门居中,明窗两肩,走进第4 窟一看即知,此窟中途而缀,整个洞窟并未完工。从洞窟的形制看,也该属“塔庙窟”。中央雕凿方形立柱,东壁交脚弥勒像保存比较完整,据考证是云冈现存纪年最晚的造像,由北魏晚期正光年间(公元520年一524年)开凿,是第1至第13窟之间仅有的晚期大窟。只是该窟造像风化严重,已无多大欣赏、研究价值。

第三窟外景

洞门过道

前室

前室南壁

后室

第三窟的主佛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与西侧胁侍菩萨

西侧胁侍菩萨

云冈石窟第四窟为塔庙窟,南壁开一门二明窗,洞窟较小,只开凿了上半部。塔柱南壁所雕立佛与胁侍菩萨均风化殆尽。

上面那两尊小佛像形神还在

  东壁的交脚弥勒菩萨,也是本洞窟唯一头部还保存较好的雕像。菩萨面向清瘦,长颈削肩,帔帛于胸前交穿于环中。长裙下摆呈锯齿状散披于狮子座上,具有明显的云冈晚期造像风格。

交脚菩萨上面的佛像雕像隐约可见

坍塌后留下的佛像依稀可见

上面那两尊小佛像形神还在

分化严重的佛像

南壁雕刻零散,均为小佛像,风化严重

南壁雕刻零散,均为小佛像,风化严重

  石窟内洞顶的团莲飞天依稀可见,烟熏严重。不知道当地居民是否在里面埋锅造饭过--民国时期老百姓的房子还和有些石窟是连着的。

烟熏严重的现象

佛龛依稀可见

第四窟外观

更新于 2018-06-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