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文三 | 福地洞天竹泉村

 流水船歌 2021-04-14

福地洞天竹泉村

2018年7月28日,在游过沂蒙红色影视城后,我们又赶紧往竹泉村。从影视城过去只需要16公里,不到半小时就到了。

竹泉村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北部,距县城12公里。元明时期叫泉上庄,清朝乾隆年间改名为竹泉村。竹泉村至少有400年的历史,村民以高姓居多、赵姓次之,高氏族人明末兵部右侍郎高名衡、明末青州衡王府仪宾高炯等曾在此修建别墅居住。2014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我们怀着极大好奇的心情,走进了竹泉村。景区大门是一座高大的两层木结构牌坊,飞檐翼然,上书曰:“泉上古村”。

进了牌坊,一块巨大的太湖石上写着“竹泉村”三个具有艺术特色的大字。左边是一个湖,湖面漂浮着开着花的芡实,岸边杨柳依依,鸣蝉正有节奏地唱着美妙的曲子。对岸是一块开裂的岩石,岩面清泉奔泻而下,引来无数的观光者在此拍照。

我们越过拱形的青石桥,绕过垂柳依依的湖堤,漫步在竹林泉水间,骄阳似火,热得连一丝风都没有。我已经汗湿衣背了。鸣蝉还不停息地叫着,平添了几分烦躁。不远处,就是一片幽深的竹林,竹林里曲径通幽,我们赶紧钻了进去。曲径两边有供人小憩的石板凳,我们坐在竹林中,太阳的光辉斑驳迷离,凉风从小径深处吹来,顿感暑气消了一半。

稍作休息后,我们继续往前走,不远处,我就听到了流水叮咚的声音,这是水街 。一条由东到西的街,水正在欢快地流淌。街的中央有一条浅凹的水槽,槽深约10厘米,清澈的水就从槽中流过,两边是人行道,人行道的两边是用石头垒成的墙,墙外是青翠的竹子,人行其中,有走在深山竹林中的那种感觉,古朴而久远,自然而清鲜。有的小孩子赤着脚在水槽中间走过,有的小孩子拿着水筒水枪在水中吸水喷水,不少年轻男女也脱了鞋袜,在浅水中行走,悦耳的笑声不住地从水流中飘荡过来。

走完了水街往北行,是一条幽深的竹道,两旁竹子亭亭玉立。竹丛中装有细雾喷水器,定时喷出阵阵雾气,隐藏在竹林中的喇叭还飘出舒缓而悠扬古筝音乐来,置身于这雾气缭绕的竹林之中,和着音乐美景,我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

这里村民绕泉而居,砌石为房,竹林隐茅舍,家家临清流。流水边各类商店林立,卖的东西也多式多样,有民间艺术品,有小孩子的各类玩具,有小吃摊点。其中有一间油坊,吸引了我的注意。旁边立着一块大石碑,上面写着:“于家油坊,大明崇祯六年立”,油坊店幡猎猎飘扬,油坊后是葱绿的竹子。旁边是一条流水沟,放置着一架水车,水车随水流而转动。

在两间茅草屋里,安置着一架木制榨油机。这是一种最原始的榨油技术,榨油的时候,把榨油籽倒入榨油机的槽坑中,再楔入楔子,然后榨油工人用一根悬挂着的大木棰,奋力撞击着榨油机,用人力把油榨出来。我似乎穿越进了大明时代,听见了那嘣嘣人力撞击榨油的声音,看见了人们提桶挈壶来此买油的热闹场面。

丽水街是一条商业街,两旁商店旗飘扬,房子古色古香,街中有一条流水沟,沟里的流水清澈纯净。人流如织,热闹非常,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一片繁华景象。其中“汉代驸马年糕舂制场景”,吸引了无数观众。这也是一间茅房,里面放有一架木制踏台,两边木制扶手架已显陈旧,踏台石臼古朴厚实,舂米石在一根大木头中楔着。四周是用石块垒成了围墙,旁边放有蒸制年糕用的器具,如蒸笼、烧锅、摊盘等。不少人在此指指点点,好奇地询问着。这种器具于我来说很熟悉,小时候,我们生产队做索粉时就是用这种踏台的。

丽水街的南端是竹林七贤。这里长有一大片毛竹,毛竹参天入云。人们在毛竹林中间硬是开辟出一条路来。这是一条木板路,人们用粗大的木头作桩,桩上架着横木,在两根横木之间钉上木条板,一条弯曲的栈桥就在竹林间延伸着。我走进密密的竹林中,顿觉凉爽。脸上、身上的汗水不久就被阴干了。在栈桥的尽头,是一块用石块铺成水泥塞边缝的平地,平地中立有七个铜像,或站而读书,或坐而弹琴,或席地喝酒,形态名异,他们就是魏晋间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刘伶、王戎,世称竹林七贤。七人犹如七棵青翠的竹子,摇曳多姿,各有各的精神风韵,参差散立在岚气笼罩的竹林中。

在竹林七贤的北面,远远就能看见伸出青褐色墙外的几枝梅枝与翠竹掩映,这就是梅缘。

我们现在看见的 “梅缘”,是在高名衡别墅旧址上新建的一组比较精致的仿明清建筑,里面建有亭阁、轩榭、厅堂等,还植有春梅、腊梅等。梅缘正门两边的楹联是:今世有缘梅做伴,他生无悔竹为邻。

这座“梅缘”与抗清名将高名衡有关。据资料,最早迁居竹泉村的始祖叫高名寔,高名衡是高名寔的堂兄。高名衡,崇祯四年进士,曾任河南巡按,因抗击李自成有功,晋升为兵部右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高名衡曾经到这里探亲避暑,他建茅舍、植红梅。屋舍左右,院落中间都种上红梅。当时村子里只有泉水,没有青竹,高名衡就从南方移来青竹种植,因为这里地下水源丰富,青竹很适合这里的生长环境,因此青竹遍地繁衍。

后来,高名衡告老还乡,就定居于此。在此学王羲之曲水流斛,宴饮好友,过着一段“汉上忘机乐钓竿,竹边有幸调琴轸。”的恬静日子。崇祯十五年冬,清兵攻打沂水县城,高名衡与沂水城军民一同抗击清兵。城破,与妻张氏自杀殉国,成就了一段颇具梅竹气节的千古传奇。

梅缘院落黛瓦红漆、古色古香,到处可见到梅树。二层小楼飞檐花窗、优雅别致,称得上一所高标准的旧式四合院。每一间客房都有一个雅致的名字,如“竹韵”、“兰芳”、“荷风”、“菊香”、“养心轩”、“寻梅馆”等。院落的最南面是“梅缘”,中间是休息厅,最北的院落是“梅驿”。你随时可以从某个院落穿越到另一个院落,既可站在高高的楼台上赏梅韵、观美景,也可端坐于矮墙之上读诗赏联,任凭你的心愿与大自然倾心交流。

从梅缘向东走约200米,就是驸马府。明朝末年,高炯被青州衡王府招为仪宾后,在此修建别墅与郡主休闲居住,自名为“静庐”。后世民间皆尊称仪宾和郡主为驸马与公主,称其别墅建筑为驸马府,新修建的驸马府再现了当年的建筑格局和风貌。高炯一生爱竹,他在驸马府周围种植了大量青竹。在日常生活中也以植翠竹、饮清泉为乐。平日里“朝与竹为游,暮与竹为朋,饮食竹乎间,偃息乎竹荫。”彰显他超然世外、物我两忘的人生境界。

竹泉村有个特点非常有趣:有梅的地方必定临水,临水的另一侧必定植有翠竹。竹林中又掩映着一所所茅舍、房屋,洋溢着清明静谧的氛围。竹因泉而生,泉因竹而清。泉赋予竹生命,梅又提升了竹泉美的内涵。  

我们欣赏过了竹泉梅的佳景后,继续向古村深处前行,便可探访到隐匿在茂密竹林中的那些民俗民艺。

喝茶可静心,茶道是文化。走的乏累了,便在路边的梨园茶社歇一下脚。微风拂面,取一瓢泉水,摘几片竹叶置入壶中,放于石灶之上,点火添柴,煮开沏茶,经竹叶煎煮的泉水,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入口韵味无穷。

剪纸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踏进一庭院,门匾书曰“芳春剪纸”。只见一老妪正在屋内剪纸创作。一张简单的红纸,在一双巧手和一把剪刀的操作之下,竟幻化成各类形象生动的图案,妙不可言。

在竹编坊,我们见到一位年近古稀的老翁正在编制竹筐。阳光穿过院落旁的竹林,洒在这间小屋上,也洒在了老翁握着竹条的手上。这双老茧纵横的手,不知编织了多少工艺竹器!他倚靠着这青翠竹林,自小便熟练掌握了竹编这门手艺绝活。

在煎饼作坊里,农家大姐坐在一锅台前,舀一勺调制好的杂粮面团到灶台上,手持一块刮板,娴熟地将面团摊开抹匀,待薄饼烤熟之际,再轻轻铲起。不到三分钟,一张薄又脆的煎饼就做好了。你若要买,付个五元钱,她还应你的口味添加大葱、豆豉、甜酱、榨菜、香肠等卷成一筒,称之为“煎饼卷大葱”,标准的山东吃法。咬上一口,香脆满溢。

吃着煎饼卷大葱,若再来一碗“摔碗酒”,那才是人生的豪气和快事。摔碗酒原是陕西岚皋县接待尊贵客人的一种仪式,双手将倒满酒的碗举过头顶,心中默默许愿,然后把酒一饮而尽,碗口向下用力一摔,口中大喊:“岁岁(碎碎)平安!”响亮而清脆的摔碗声把心里的晦气和烦恼全部摔走。一碗酒摔出了人生的豪迈,摔出了一地激情。俗语说:喝酒摔碗,财神跟你走;喝酒摔碗,年年好运来。山东的梁山好汉常常以这种方式结交天下豪杰,今天我就见识这种喝酒方式,很是爽气豪迈。

由于时间紧迫,我们还有部分地方没有游览,如动物园、竹箨居、竹米园、山上娱乐区等。

竹泉村,是一片朴素自然情味独特的天地,也是现实中的桃花源。“梦里说梦,笔端几度桃源梦;天内寻天,泉上一壶竹洞天”,这是竹泉坊中的一副对联,恰当地概括了竹泉村的佳地美景。竹泉村,确是人间的福地洞天,值得一游。

                 2018年8月5日

欢迎关注“流水船歌

欢迎点赞和留言,欢迎转发和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