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文三 | 水月庵里写春秋(49)

 流水船歌 2021-04-14
                       49

一天下午的自修课,我拿着一本《诗经》,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去,准备向学生讲《诗经》开篇诗《关雎》。

那时,我刚22岁,充满着青春的理想和纯真的爱情观,总想把学生也复制成像我一样有着青春理想和纯洁爱情观的人。我通过讲周文雍和陈铁军的故事,《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成长经历等,告诉学生人一定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但学生们对纯真的爱情和爱情文学却知之甚少,为此,我想通过文学课使他们有一些启蒙的教育。

教室里一如既往的安静,他们在等待着老师的上课。在班长口令“起立、坐下”之后,我问学生:“今天给你们上一节文学课好不好?”

学生们说:“好!”声音宏亮而干脆,然后大家就鼓起掌来。这是我培养起来的习惯,我教育学生说:“在遇到自己喜欢课的时候,一定要鼓掌示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风气。

我说:“今天我向大家讲一首爱情诗,好不好?”

这时,学生们都露出惊异的目光,互相小声地议论着。连“好”字都不敢说了。那时候,大家对爱情这个词好像特别敏感,不敢说这个词。也有人认为爱情是高大上的东西,这些小孩能懂什么?其实不然。他们虽然不能确切地表达,但他们常用“老公老婆”这个词,而且还非常流行。

我说:“大家既然默不做声,那就你们做作业好。”我将了学生们一军。

学生们马上说:“讲,讲,讲。”声音七嘴八舌。

我说:“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诗经》中的开篇诗《关睢》。”

随后,我就把这首诗抄写在黑板上。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然后,我叫学生自读。学生们就哗啦哗啦读开了,他们读的声音非常响亮。一些字学生读不来,他们就翻开字典查。一段时间后,我让学生们停下来。

我说:“《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诗经》就不懂怎么说话。可见《诗经》的重要影响力。同学们,此前你们有谁读过《诗经》?”

我环视全班,没有一个人读过这本书。我接着继续讲:“《诗经》作品分为《风》、《雅》、《颂》三类,它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内容呢?我请个同学讲讲看。”

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似的。再看大家的表情神态,他们的眼睛都不敢看我,只是向下看,生怕目光与我相遇而被叫到发言。

“许美珍,你说说看。”我的声音不大,在同学中却像个炸雷,大家的目光立即朝许美珍扫了过去,教室里才有了一些轻微的动作声音。

许美珍慢慢地站了起来,她是个大块头,脸上有一大块红胎记连到脖子上,她眼睛看着我,好像在思考着,说:“应该说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求爱,可那个女的又不太愿意。”说完,她眼睛就盯着我,好像在问我:我说得对吗?这时一些男生眨着小眼睛在嗤嗤地笑,女生觉得不好意思,脸都上了红晕,面露羞色。

我说:“许美珍同学讲得很好。”我示意她坐下来。她得到了我的赞许,十分开心,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我又请许为富讲,他站起来,摇摆着身子,又挠了挠头,声音有些沙哑地说:“男人向女人求爱,女人不同意,回来晚上睡不着,在床上滚来滚去。”

我说:“讲得很好呀,比许美珍又有了新的突破。女的不同意,回家来睡不着了。”许为富是个小个子,坐在第三排,得到了我的赞扬,很高兴,我示意他坐下来。

许国洪是班级里语文最好的同学,我就请他来说。许国洪声音宏亮,全班同学听得特别清晰,他说:“这首诗讲在河边,一个青年男子遇上一个青年女子,两人一见钟情。男子就向女子求爱,女子不同意,男子回家来就睡不着了,在思考着怎么才能娶到这个美丽的女子。最后,他想出了用琴瑟和钟鼓去逗她快乐开心。”

对于许国洪的回答,我很满意,我说:“来点掌声呀!”大家就使劲地鼓起掌来,把教室都要震翻的样子。

我说:“许国洪讲得非常对。这首诗写了一个君子对一个淑女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民间的歌,唱出的是老百姓的心声,老百姓的歌跟老百姓的话一样,朴实,有血有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千古不易的自然法则。好男儿见到好姑娘砰然心动,好姑娘见到好男儿倾慕不已,这是最合乎自然和人性的规律。”

好诗不厌百回读。《关雎》被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一定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我又请胡军民同学朗读,要求大家在听的同时展开想像,体会其中的美。

接着,我叫同学们讲讲诗歌的美处。

胡爱珍说:“诗的环境很美,河水流,鸟儿叫,河水中还有水草。”

胡忠诚说:“男子和女子的形象很美,可以想象男子是君子,女子是淑女,庄重而不下流。”

蒋萍说:“诗中表达出来的情感很美,从见到女人而钟情,得不到女子而苦闷烦恼,最后又想出办法去逗乐女子,感到快乐幸福。”

……

最后,我作了总结:《诗经》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它就像空气一样滋养着我们的民族。《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简单、丰盈而纯美。我们要多吟诵这样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听懂了我的意思。《关雎》一课,早已落幕,留给我的是一生的回味。

欢迎关注“流水船歌

欢迎点赞和留言,欢迎转发和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