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教育随笔:教师要学会“忙里偷闲”

 潘书朋5n2xo3hm 2021-04-14

今天看到吴非老师写的一篇博文——“过多听课于事无补”,的确目前一些学校矛盾多,工作效率低,青年教师缺乏教学激情,也和这种不体恤教师的做法有关。其实再看看老师们在一起交流最多的话题就是“忙”,可是每天又在忙些什么呢?说白了就是在“瞎忙”,每天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应付所谓的教学常规,准备迎接各类名目繁多、应接不暇的检查,还有多少留给自己研究教学,思考和学习的时间。

教学常规到底能够规范什么

原本上级主管部门制定详细的教学常规是为了规范教学行为,可是到了学校这个层面就开始“变味”了,这些教学常规已经不是在促进教育教学,只是为了应付各类检查的数据和表格。这些规定显得那么让人心不甘情不愿,许多规定被执行的只剩下数量,没有多少质量。学校的期中期末检查也是在走过程,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且看检查时统计的各类数据:1.各种计划写了多少页;2.备课笔记写了多少本;3.理论业务笔记多少页;4.单元检测进行了几次,单元讲评教案写了几次;5.听课笔记听了多少节;6.特色作业写了多少次;7.读书笔记写了多少篇;8.教学信息发表了几次;9.教学论文写了几篇;10.校本、美文推荐读后感写了几次;11.教研活动记录多少次;12.听评课记录多少次;13.班夕会记录记了多少次......等等,还有数不清的各种记录表格的统计数据。

且不说教师能否承受得了这么多工作,单说这些检查有多大意义,当教育只剩下这些枯燥无效的数据和表格时,教师的工作也就只剩下制造各种数据了,还有静下心来研究教学的时间吗?正如有的班主任说的:每天脚不着地,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这种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教学常规,已经让老师们苦不堪言,产生职业倦怠甚者得过且过,已经没有了工作激情,难道不应该好好反思吗?请高抬贵手,还教育一点闲暇的时间,给老师们一点思考和学习的时间,别把好的政策执行得变味。

多给教师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

我们在倡导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其实教师何尝不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可是目前的教育管理就是在“一刀切”,凡是不符合检查的要求,有独立的思想就要受到排斥、打压。我们一直在感慨学生没有个性,从学校走出的学生几乎是千人一面,我们的教师不也同样如此吗?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学风格不也是一个形态吗?很少教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即使你自己有了好的想法,也不会得到支持,因为你的思想和行为不在上级的检查范围内,属于个人行为。自己的一切行为必须和上级、学校保持高度一致,否则只能作为异类给消灭。

有时我们会感慨为何我们的教育为何培养不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其实就与不尊重个性发展的教育体制有关,同样我们的教师为何大多数只能一辈子当“教书匠”,却很少成为名师、教育家、教育大师,就是在于几乎每天都在做着重复、机械和无效的劳动,很少有时间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因为你的周围环境不允许你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请尊重教师的个性差异,多给有独立思想的教师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别让我们的教育走进功利教育的死胡同。

自己要学会“忙里偷闲”

虽然自己从事基础教育已经二十年了,可至今也没有搞明白我们的教育到底在干什么?回顾以前的教学,自己几乎都是在任教毕业年级,到底教给学生什么了,无非就是教会学生会做几道物理题,学会了考试的技巧,考出一个高分,考一所理想的高中。除了这些,还会有什么?每当想到这些心里就会感到很纠结。最近一段时间由于离开了毕业年级,自己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学行为,目前这种只教书不育人的做法导致的恶果已经在蔓延了,为何现在的社会风气会如此糟糕,这与功利性教育是脱不了干系的。

尽管学校教育这种无效、机械性的劳动还会延续下去,而且还会有愈演愈烈之势。自己无法改变周围的环境,那就只能学着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和做法。那些必须要完成的无效劳动,应付一下就可以了,正如一位老师曾经说过的经典之语:应付这些无效劳动,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合格。的确这些干扰教师正常教学的“毒瘤”应经到了该切除的时候了。

相反对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促进教师主动成长的教学行为,自己要在应付“无效劳动”中,学会“忙里偷闲”,多给自己一点思考和学习的时间,不能让自己把时间都浪费在那些简单无效、机械重复劳动之中,当一辈子的“教书匠”只能让自己平庸一生。

做一个一日三省的思想者,做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创造者,做一个有梦想、有理想、有理想的教坛常青树!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报刊、杂志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4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个人微信号:p737454148 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hupengchagua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