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教育随笔:孩子们为何如此浮躁

 潘书朋5n2xo3hm 2021-04-14

   最近一段时间正是进行紧张期末复习时期,这几天通过观察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出现了比较浮躁的现象,不由得让人有所思考和感悟:

  家长不负责任的态度,已经亲手毁了自己的孩子。

  现象1:有的孩子在课堂上玩手机、看课外书。

  这几天发现有的孩子竟然在如此紧张的复习阶段,竟然不止一次将手机带到学校;有的孩子在课堂上偷偷地看课外书籍。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之后,这些孩子存在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父母以工作忙为理由,将孩子常年放在学校周围的午托班,全托班。

  我的观点:仔细分析一下这些孩子最初并没有这些不良的习气,自从进入了这些社会上私人开设的所谓的“补习班”,就慢慢沾染了一些来自社会的不良习气。很多家长以工作忙、没有能力辅导孩子为理由,将孩子送到这些午托、全托班,可是通过对这些孩子的跟踪调查发现:凡是课后在这些辅导班学习的孩子,几乎是进去一个毁掉一个孩子,不但没有让自己的成绩有所提高,反而还在辅导班里学会了很多不良的习气。为此,我的观点就是:不要让孩子上这些以盈利为目的的补习班。作为家长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陪着孩子慢慢成长是自己一生的事业。

  班级管理不到位,导致整体孩子的复习不在状态。

  现象2:有的孩子在课间打闹,甚至大打出手。

  目前正是处于期末复习阶段,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有的班级管理非常到位,孩子们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复习。相反有的班级由于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复习的班风不够浓厚,孩子们在课间打闹现象比较严重,有时已经快要上课,任课教师已经到了教室,有的孩子仍然肆无忌惮地在进行“疯狂”。

  我的建议:尽管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似乎一切工作都是在围绕这进行期末复习而展开,有的班级似乎忘记了只有班级的组织纪律有保证,才会保证复习的效果。为此,建议在复习阶段班级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情:一是班级的纪律要有保证——必须营造浓厚的复习氛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静下心来全身心投入复习;二是班级的卫生要跟上——在复习期间要努力给孩子们营造干净温馨的学习环境,这无论对于教师上课,还是孩子们的复习,都是一种比较贴心的做法;三是要做好与任课教师的交流沟通——为了有效辅助任课教师进行复习,作为班主任应该及时与任课教师进行信息的沟通,及时将通过复习发现的问题进行信息互通,以便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大搞题海战术,让孩子们疲惫不堪进而讨厌复习。

  现象3:有的孩子开始出现极度厌学情绪。

  随着复习的深入,最近一段时间发现有的孩子开始出现讨厌做题,讨厌考试的迹象,具体表现在有的孩子已经没有复习最初阶段的那份干劲,对于课后作业出现不及时完成的情况,对于期末考试的模拟测试也是在应付,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我的做法:孩子们之所以出现这些与复习非常不和谐的现象,还是在于任课教师复习方法有待商榷,不能根据孩子们的复习状态及时调整复习计划而导致的。鉴于此,在复习阶段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孩子们一起做好复习工作:一是与孩子们及时沟通交流复习计划——在复习期间我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及时将复习计划和孩子们交流一下,这样一来,无论是课堂的集体统一复习,还是课后的自主复习,都要让孩子们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盲目复习;二是题型考点归类训练——目前很多复习的模式就是让孩子们调入“题海”,期望通过大量做题就可以提升孩子们的成绩,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效果并不理想。为此,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在复习阶段我采用:将知识点与题型归类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点训练,给孩子们建立一个个物理习题的题型,让孩子们通过题型的训练,通过 “一题多变”,“触类旁通”的复习模式,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回归课本避免舍本逐末的错误做法——在经过考点训练,题型归类这两个阶段的复习之后,在考试之前必须引导孩子们回归课本,因为题在课外,可是知识却在课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习题考练之后,必须回到课本的基础知识上来。

  总之,通过最近这段时间一些孩子有点浮躁的现象认真分析之后,不难发现:主要还是由于各方面的复习保障措施不够细致得力。为此,只有用心注意这些看似无关的细节问题,才会让复习生活变得不再枯燥乏味。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报刊、杂志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微信ID:shupengchagua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