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只有在年轻的时候才会迷茫焦虑么?

 陆老师的后院 2021-04-15

人,只有在年轻的时候才会焦虑迷茫么?

如果这个问题,必须要有一个斩钉截铁,一针见血的答案。

那么,我愿意回答:是的。

至于,为什么?因为多数中老年人,已经认命了……

今天,接到两个小伙伴的私信问题。打码截图,以示对提问者的尊重。顺便,来一聊一聊“择业”,焦虑,迷茫的问题。


回复:
我并非什么人生导师,我也觉得自己不够格。虽然平时不要碧莲总是夸夸其谈,不说人话,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也许以一个还在路上的过来人身份教你们职业规划,人情世故,顺便拥护一下你们的天真如初,就配称人生导师。那我就先接受这个尊称,大言不惭并意味深长的开始胡说八道:
 
我发现焦虑和迷茫的情绪充斥在每一个向我咨询的问题里。针对当前的问题,我们分成四个方面来看:能力、心态、方向、方法。
 
1. 能力
 
你的能力从你上学的经历,可以看的出,早前学习阶段并没有开窍。后期,在专科阶段有所明白,所以奋发努力走了专升本路线,又从本科考了研。

一路下来,可以的看的出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不差,请注意此处我说的是“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能力”,并不排除你有可能存在高分低能的表现。毕竟学习理论的能力,只能代表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错,但是在实际运用层面可能略欠火候,有待考证。
 
毕竟你学的是教育类专业,搞教育的人,如果不能进行自我教育,那这个人信奉的教育理念,绝对是失败的。
 
你的能力强项,可能更像如今小镇做题家。考试对你来说,并不难。难的是机会和你想不想的问题,但是你的能力并不能帮助你应付宏达的人生课题,所以你焦虑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你自己以往的学习,并不是真正的学习,没有做到心领神会,只停留在应试层面,这不单单是你个人的问题,我见过的很多的人都停留了在这个环节上。
 
你希望我开导一下,我个人觉得我没这个本事。帮助人做心理建设才是我的本事,给提问者指出问题,指引修正的方向,才是我的本事,心灵上宽慰的那种鸡汤,我还真做不来。
 
重新认识一下“学习”二字的真正含义,去除所谓应试教育给你留下的“不求甚解”之坏习惯。如果你好好把教育理论那种的那些关于心理学的知识点都彻底学明白,足以帮助认清自身的情绪问题,对吧。可惜,受了应试的影响,致使你并没有学到精髓。
 
你脑子不差,后天又能耐得住孤独和寂寞,这是多数人不具备的学习能力。但要一劳永逸的摆脱迷茫和焦虑,那就得重新认识一切和你曾经的不求甚解,为了应付考试学习的知识。

2. 心态
 
你目前处于找工作状态,且因为“编制”这个问题开始焦虑。左顾右盼,看着同学朋友一个个找到了自己的工作,你还没有一个着落,当然焦虑了。这种焦虑的原因来自于无法克服的“攀比心”和比较之后的“心理落差”。
 
“编制”对于如今这个时代,真的那么重要么?你可以关注一下高校事业编制改革走向,我觉的未来的中国社会,“编制”这个名头,会越来越虚。
 
我知道,你所谓的“编制”=死工资+万年不开除+抵御外部风险
 
但只要进了一个正经单位,有五险一金,有没有编制又能怎样呢?

体制内的单位存在唯一目的说实话,是为人民服务。你是一个正经考进去的人才,你这个为人民服务单位是搞教育也好,是从业其他工种也罢,人民不死,你会丢饭碗么?
 
如果,你很在意“编制”这两个字,那么就去好好查,好好问,这个东西到底是个啥?对你个人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要不然,你抱着一知半解的认知,守着自己的封建思维,当然觉得路难走了。
 
其次,容我扎心说一句。你是从专科一路走出来的,你知道学历低的弱点是什么,你我皆心知肚明,这一点我就不赘述了。但,你现在想想,你是不是有点以据文凭自傲了?
 
本来有选择,却不去。毕业进入社会工作,第一件事要干什么?当然是把书本知识彻底忘掉,走进社会,好好拿起社会这本书,翻来覆去的要仔细的看,仔细的学。但是,你偏不。

你的想法是一步到位,没编制的我不去,小学我不去,我就要一个高校编制工作。把老天给你提供的人间试炼成长机会,都拒绝。把一个个有选择的题,非要唾弃掉,非要把人生做成一道线性思维,非左即右,非黑即白的判断题,你说,你的机会能多么?
 
我建议,在深夜睡不着的时候,好好扪心自问一下,你到底想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对你来说又是什么?
 
小学老师和大学老师,区别在哪?你自己上了这么多年学,自己上过幼儿园,上过小学,上过中学,上过大学,念过研究生,自己就去好好思考思考这些不同人生阶段的老师,有什么不同,你自己的性格能胜任哪一阶段的老师?把这问题,仔细去想明白。
 
3.方向
 
你的方向如果定位在武汉,那你就努力留在这个城市。大城市主导的抢人大战,如果能给你的“留下落户”提供机会和条件,你就努力去争取。也别考虑,什么竞争不竞争。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用生物学和经济学来看,再地大物博,也抵不过人多。资源就那么点,竞争就在所难免?
 
这世界没有不竞争的地方,连死都得去墓地里挤着。承认接受,安心迎接竞争的挑战,做一个牛逼的强者,不要对这个世界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你牛逼且温柔的善待世界,世界才会温柔待你。记住这个道理。
 
至于,你准备选择没有编制的高职,还是中小学教师,还是高校编制教师,还是辅导员,这都好。你能想出这么多选择,无非是迷茫中就想抓住进体制这根安全的稻草。
 
如果你眼前,渴望解决就业问题,你就抓住机会考,进体制就完了。有能耐你考进去站在岗位上了解自己的性格和习性,干的不如意,你就辞职,出来再考。
 
总之,你要去的地方,不是不努力不是躺着就能抵达的。你就把这一切过程,当做是去罗马必经之路,好么?哪有,只去目的地却不在意一路风景的人呢,如果有,这样的人一定是傻逼。所以,你也别做傻逼。
 
4.方法
 
最后,我给你点方法,你到底该咋办,要不然只给世界观,不给方法论,那就是耍流氓。
 
首先,你要搞清楚你所谓的感情,究竟值不值得。即便值得,那也不是为了感情,是为了自己,免得将来过的不如意,拿出来说事。
 
其次,到底选择什么工作,你不是没的选,而是高不成低不就。用党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定你,你这大学生择业观出了问题。

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自己如果能做卧龙凤雏,那就等机会,有了参加竞争,脱颖而出。没有,那就找一个挣钱多的行业,朝阳产业进去一门心思干个五六年,累死累活在一个热火朝天行业里努力,顶的上的来及行业里干一辈子。这一点你一定记住!你是要安逸安稳,还是多金且壮阔的波兰人生。
 
年轻的时候,嫌弃工作累,在我看个人看来是最傻逼的一件事。因为这世界没有不累的工作,要么累身体,要么累脑,要么累心,要么三者都累。
 
可本质上的因为“累”字,所牵扯出一切垃圾情趣,都是因为能力不足导致的。这就回到了第一点“能力”,好好提高能力,才能一切问题。



下面,这图另一个小伙伴的问题:


其实,这世界哪有所谓的“路”啊。

用周树人,鲁迅的话说“这世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世人都不想走弯路,都想走笔直的大道,没有崎岖,没有坑坑洼洼的路。这是人之常情都能理解。但理解并意味着我就认为弯路没有任何意义。

从你的文字中,能看出你把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那一年时间,定义为了弯路。并且十分懊悔,当初没有直接考研究生。

白白浪费一年时间…没有什么值得你自身肯定的收获,于是调头考研。索性,考上了,这能证明什么?证明在这社会上这一年多的历练,并非没有吞噬你的学习能力。

我相信,在这社会上历练的这一年你过得并不如意。从文字里,我能感同身受,我也能理解你的迷茫和焦虑。

也许数次碰壁和考试的败北,让你有了提升学历文聘和再度通过大学系统学习知识提升自我能力的想法。这是我从正常角度去揣测分析得出的,但如果我从人性的角度去看,这是不是又是一种逃避社会竞争的选择?

如果以前的你揣着本科学历是一个青铜圣斗士,那么如今的揣着研究生学历的你,在社会共识角度下就是你是黄金圣斗士。你的战斗力,竞争力应该有所提升,所以就暂且认定“逃避且有用吧”。

如今,你又要面临毕业的场景,又得为进入社会未雨绸缪了。四年前的焦虑和迷茫卷土重来,仿佛陷入了轮回。这一次还有逃避的机会吗?再选择精进的道路,你就得考博士了……

与社会阔别两年多,却依旧生活在社会上。你细品这句话,意义非凡。

你知道你为什么迷茫和焦虑吗?

因为工作挣钱与生存,存在因果关系。没有稳定的工作就很难稳定的生存下去,为了工作而焦虑或者迷茫,这情绪正常。你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

众生皆苦的苦,多指迷茫,焦虑,不知所措。陆老师也苦过,也焦虑过,也曾失败过,也曾失魂落魄。这都是人生的必然,没有必要去强烈抵触。每一种情绪,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人要体察自己的情绪,要顺着情绪的流动,去思考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那么,你的问题什么呢?表面上看似是谋求工作。本质上应该是没有看清社会,也没有彻底了解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你给我提供的信息,太少了。我几乎无法帮助你做人生选择的决策。但字儿,都码到这了,有始有终,把话说完才行。

你的人生路,应该怎么走。你要问自己,大多数人走的路,你走不走。走的话,无非是进体制或者企业。进体制,你要搞清楚,你想去什么单位,什么单位适合你,你又适合去什么单位?这前后,两个适合你自己认为哪个更重要?

至于,你的公考之路有历次失败,我想原因无非是学习方法和报考方向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不是个大问题。

大问题是你要知道,人生并非四平八稳,未来也并非能够通过未雨绸缪就可以获取一劳永逸的稳定。这既是观点,也是事实。你必须“欣然”接受!

当然,笨鸟先飞绝对是正确的战略。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明确你自身的专业,在体制这条道路上哪个行业与你的专业符合。在符合的基础之上,你再去考虑其他问题。

至于你操心的其他问题,我在我过去的文章里都有写过,你点击标题一个一个慢慢看,慢慢吸收,慢慢理解……



学习篇:

关于为考试而投机学习的艺术

聪明人的才华战略和二手学霸的时间战场

社会篇

在触底的经济周期里,聊聊“人生和工作”。

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的十年寒窗苦读

人生篇

一个人,究竟该具备什么能力,才配在世间“云淡风轻”的游荡

人生命运规划学【序言】

后浪-武大毕业生 vs 前浪-高晓松,哪一个更浪?

为什么说:这社会越浮躁,越喧嚣,就对你越有利

当渣性格和烂命运纠缠在一起,看不清自己时,你该怎么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