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鑫鼎磁铁冠名】复星入局 剑指新能源全产业链

 起点锂电大数据 2021-04-15

摘要:投资界巨头复星入局新能源,并选择动力电池企业——捷威动力,作为新能源的起点。

2018年,是动力电池产业大洗牌的一年,各大龙头企业的业绩下滑,创投资本“锂电狂潮”褪去,动力电池投资频频中止,全产业链面临资金链紧张……

与此同时,投资界巨头复星却入局新能源,并选择动力电池企业——捷威动力,作为新能源的起点。

这是为什么?

复星是一家多元化的国际投资控股集团,先后投资了多家知名企业,2017年其总资产额达5700亿元人民币。今年7月,复星在其投资者平台首次披露,将选择投资捷威动力,跨界进入新能源领域再度引起社会关注。

对此,起点锂电大数据在近期得到了答案:

9月14日,复星召开发布会,宣布正式投资捷威动力。而复星全球合伙人、复星创富CEO张良森,捷威动力董事长郭春泰和捷威总经理王驰伟,选择在上海外滩的复星大厦顶部会议室与媒体记者们进行一场小型会谈。

复星全球合伙人、复星创富CEO张良森表示:“复星有个最大的特点,我们对前瞻性产业非常敏感,也非常关注。”

张良森:“新能源产业是中国的国家战略,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近几年,整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前五名的企业,我们一直在研究,并寻找投资机会。主要从前十名的业开始全面分析,找相对优势的企业。”

原来,复星早已关注到了新能源领域,但是多年的投资经验,让他们关注之余,更加重视新能源行业是否进入良性发展阶段。现在新能源行业能自我驱动发展,从创业到发展逐步向市场驱动变化。

张良森:“我个人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前面几年处于要素积累过程中,行业发展的要素包括技术、客户、供给等等,发展到这个阶段,各种行业发展要素相对已经成熟,所以未来这个行业会步入更快速发展的轨道。”

为何选择捷威动力?

张良森:“捷威是其中一个代表。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和材料领域,我们还投了隔膜、电池箱体。另外,我们也关注电池领域的细分新兴技术,现在储备的项目也很多。我们想找一个产业力相对比较优势的企业。通俗来讲,就是产品做得比人家好,不一定规模比人家大。”

对于复星而言,资金规模都不是问题。从三年前开始,他们用挑剔的眼光,去寻找他们眼中具备“产业力”的企业。

据悉,2017年11月,捷威动力在江苏盐城启动的动力电池项目,其中江苏悦达集团是该项目重要的投资方。同时,复星是悦达集团重要的合作伙伴。由此可见,复星在投资捷威动力前做出了长足的调查。

张良森:“我们把捷威当成产业平台来投资。因为新能源市场规模大,未来是千亿、万亿的市场。复星会在新能源的产业链里,为捷威寻找'添砖加瓦’的项目。我们投的新能源其他产业,比如隔膜,最后会跟捷威协同。未来我们在挖掘新项目的判断阶段,也会增加一个视角,就是跟捷威'串’连起来。”

如此看来,复星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这一项长期投入,他们尊重产业的发展震荡。复星没有选择在补贴春风中进入新能源产业,而在补贴退坡的寒冬中出手,其投资逻辑也在情理之中。

新能源的未来是技术研发

捷威动力创始人、董事长郭春泰表示:“我们准备投8.5亿人民币,建立一个强大的可支撑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院/工程技术平台。并准备开展一些国际合作,在美国、韩国、日本准备建立海外的研发中心。主要支持电池化学的发展,为未来公司的发展、新技术的形成打下一个基础。”

捷威动力透露,在产能规模上:目前产能1.5GWh,明年将新增5个GWh,2020年新增12GWh,2020年底产能达到18.5GWh,2023年,达到40GWh。据悉,捷威动力由于投资方原因,错过了产业补贴时代飞速发展的黄金期。

因此,获得复星投资的捷威动力,或将雄起,燃烧起了全然的雄心壮志。

捷威动力为奇瑞供应PACK

目前,捷威动力主要生产为三元软包电芯产品,并配套于长安、奇瑞、东风等车企。其中,捷威动力已实现量产245wh/kg软包电芯,其配套的代表车型为奇瑞瑞虎3XE。数据显示,捷威动力在2018年装机量每月排名中,屡进前十,7月装机量名列第五。

至今,搭载捷威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已超过四万辆,大量行驶数据效果优良。

软包上位助力捷威动力雄起

捷威动力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驰伟表示,捷威动力的产品开发,将继续聚焦软包叠片技术路线,近期捷威将实现能量密度270Wh/kg电芯量产。

早期,乘用车企业较少选择软包电池,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捷威的发展。补贴退坡后,能量密度较高的软包电芯市场逐渐成型,捷威动力在内的软包企业,其占据的市场份额上涨。

王驰伟表示,捷威动力将聚焦乘用车市场,目标是未来五年成为全国排名前三的动力电池企业,未来十年成为世界排名前三的动力电池企业。同时,计划在2022年申报A股IPO,在2023年争取上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