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如斯可谓之士——《论语》悟读【317】

 新用户97560OBk 2021-04-16

士大夫鞠躬尽瘁,老百姓安居乐业。

《论语》第十三篇第二十章: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kēng,敲击石头之声,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喻器量狭小之人)之人,何足算也?”

【译文】

子贡问说:“如何做就可以称这个人为士呢?孔子说:立身处世,自己有耻辱从善之心,出使四方,能不负君王使命,可称上士啊。”

子贡问:“请问其次一点士的标准?”孔子说:“宗族称赞他孝顺父母,同乡称赞他尊重长辈。”

子贡问:“请问其再次一点士的标准?”孔子说:“说话一定会兑现,做事一定有结果,不懂变通,缺乏理性,但也可称得上是再次之士了。”

子贡问:“如今从事治理国家的人如何呢?”孔子说:“唉!气量狭小的人,哪里称得上算作士啊”

【悟读】

开卷神交天下士,着书学立一家言。

“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夏商周属于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家臣;春秋末年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期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宋以后 ,士或士人一词逐渐成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不再特指品官。

儒家文化历来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及理想人格的塑造。他们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首要前提,把“慎独”作为提高自身修养的最高境界,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终极目标是“治国平天下”。

本章夫子明确界定了“士”的三个层次:其上是有知耻之心不辱使命之人;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之人;再次是言必信行必果之人

本章夫子再次强调了“行己有耻”的儒家传统观念。即羞耻心,这是做人的底线,也是道德自律的基础,强调以自身名誉为重。

“无耻之耻,无耻矣”,语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有耻有所不为,无耻无所不为。

有人甚是奇怪,夫子距今两千多年,为什么人们对儒学依然津津乐道?

儒家思想立足点是人性。两千多年过去,人还是那人,人性还是那人性。有人甚至认为,一部千年史,其实就是一部人性史。所以,儒家思想自有它的现实价值。比如,儒家的道德耻感就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相比于西方的罪感文化,道德耻感更像是一种美德,向着积极的方向不断前进,建立道德耻感或许是一条有特色的塑造道德之路。

无论如何,人生成败,首在做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