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绸都少年说(二十四)书里书外

 吴越尽说 2021-04-16
书里书外

作者:盛泽中学 顾沈馨雅


       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春雨,我翻开了《百年孤独》,熟悉的文字又映入了眼帘,“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无疑是一部惊世之作,复杂的人设、曲折的情节,又或仅仅是这样一个名字——百年孤独,都为这本魔幻现实的代表作增添不一样的光彩。影响读书人至深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书历经几千年的风吹雨打,虽然内容形态不断变迁,但其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却不曾流逝。翻看一本本书籍,上面描写的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又不仅仅如此。书籍上流淌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浓缩的是一个社会的剪影。

       当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吉普赛女郎而舍弃生命时,浪漫主义的时代到来了,人们对理性王国倍感失望,将个性解放与情感抒发到笔墨上。当马内特医生一家与圣安东尼区的矛盾愈演愈烈时,现实主义的时代来临了,人们开始追求客观冷静剖析现实的社会心理,揭露社会的黑暗。书籍在不同的时代扮演不同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人们情感的宣泄,更是对当下社会的追问与思考。书里书外,每一个鲜活的角色似乎只是虚构,又恰恰好像是人们真实的自己。

       书籍是一份记录,一份写照,更是一份警醒,它在推动社会进步、解放人们思想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康有为写下《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来宣传维新思想,推动戊戌变法的实行。鲁迅用《呐喊》《彷徨》等作品以期来唤醒万千沉睡的中华青年。古往今来,无数的名人志士挥洒笔墨,用自己的言语勾勒出一幅幅的鸿篇巨著,用自己滚烫的爱国之心来为社会转型与升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毛曾经这样写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读书是一种习惯,是人们的修养与底气;读书是一种生活,厨师读菜谱,投资人看金融解读,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你对宇宙之外的世界充满了无限幻想,可以向霍金的《时间简史》取取经;你对历史的变迁充满了称赞,《全球通史》也许可以为你带来更为专业的解读。

       读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它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打破种族、语言的差异,使人们因此而联系在一起。

       《百年孤独》中马尔克斯曾经说过,“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但此刻是真实的,书籍是你我心中永恒的灯火。窗外的雨似乎停了,我想天气很快就会放晴了吧!


(指导老师:朱阜生)

2021-04-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