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不多,就2味。疗效呢?就2剂。

 老王r3bwfkume5 2021-04-16

图*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何庆勇教授

泽泻汤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该方仅由泽泻、白术两味中药组成,用于治疗眩晕证,具有利水消饮的功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何庆勇,遵仲景经旨,屡愈杂病。

其临床常将泽泻汤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死后遗症等属水饮上犯证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今天,小师妹将其经验分享如下,供优秀中医师参考学习。

泽泻汤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记载:“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支饮为四饮之一,水饮停聚于心下,若其上犯至胸部,则见“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

若上犯至头面清窍,则出现冒眩。

冒,指头部昏蒙;

眩,为眼前发黑。

何教授认为,患者常表现为头昏沉、额头发紧、舌胖润、便溏等症状,此为水饮上犯之证,当以利水消饮之法治之,方用泽泻汤。

方中泽泻味甘寒,长于行水,淡而能渗,主利膀胱三焦之水;

白术味苦温,长于补益脾胃,调治中州,升清阳降浊阴,燥湿利水。

二者相合,泽泻主开决口以利水邪,白术培土筑堤,健脾以绝生饮之源,是为攻补兼施之法。

运用泽泻汤的经验

1.方证辨证与方证鉴别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九》说“今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使之便于查找,是为方证辨证之始。

方证辨证是临床使用经方的捷径,而方证是直接指向该方的症状与体征。

何教授认为,泽泻汤的方证是:头晕,前额如有贴物,呈持续性,头晕与体位无关,大便溏稀,舌体肥大异常,苔水滑或白腻,脉弦沉

其主要方证是:头晕,前额如有贴物,头晕与体位无关,舌淡胖

凡是符合上述方证者,不必拘泥于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还是脑梗死后遗症等,用之皆效。

临床运用泽泻汤时,泽泻汤证当与其他方证相区别。

如“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之真武汤证,真武汤亦治眩晕,但是此眩晕属阳虚水泛,患者必当畏寒严重,并伴有水肿、心悸、小便不利。

再如“起则头眩”之苓桂术甘汤证,苓桂术甘汤也能治疗心下痰饮上冲之证,但其头晕应当与体位变化有关,动则头晕或动则心悸。

泽泻汤证寒热征象不明显,且头晕与体位变化无关,由此可鉴别。

虽然《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使用苓桂术甘汤温阳利水未尝不可,但不如泽泻汤效专力宏,刘渡舟谓其乃“单刀直入之法”,对于严重的眩晕可获奇效。

2遵循原方比例与重剂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使用经方,当遵循其药物比例。

改变了方中的药物比例,也就改变了治则治法和疗效。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载泽泻汤说“泽泻五两、白术二两”,泽泻与白术的比例应为5:2,可知泽泻汤主泻实之法。

患者甚苦于“冒眩”,病情甚重,当以大剂泽泻峻下水饮,不宜缓图。

何教授临床上常用经方原量,汉代一两等同于现代13.8g,故临床上何师常用泽泻50~70g,白术用20~28g,量少则无效。

且泽泻、白术是2017年国家卫计委药食同源目录中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一般可放心大剂量使用。

因生白术量大时可通便,若患者大便溏稀,在用至如此大量时应该用炒白术。

3类方加减与经方叠用

临床上使用经方不可任意加减,不可破坏原方配伍和比例。

中医泰斗岳美中说:“若证与方合,最好不要随意加减……若欲加减,宜谙习古人之加减法而消息之”。

何师认为使用经方,加减药味应当依照《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后注加减,但多数方子没有方后注,则可以按类方加减。

泽泻汤属五苓类方,若患者头晕,舌淡胖,伴口渴、小便不利、心悸、脉浮,则可在泽泻汤基础上加猪苓、茯苓各10~15g,以增强渗湿之力,加桂枝10~15g以温阳化气,取五苓散之意,可温阳利水定悸。

由于泽泻汤仅有两味药,而临床上患者通常会伴有其他的症状,故何教授常常叠用经方以扩大其治疗范围。

若患者头晕目眩,伴有胸中如有气堵、短气、舌淡胖、苔厚腻、脉弦滑,则用泽泻汤合茯苓杏仁甘草汤,以利水消痰,宽胸理气。

若患者头晕,额头发紧,伴有心悸喜按、畏寒、舌淡暗、苔白、脉沉弦,则用泽泻汤合桂枝甘草汤,利水消饮同时温通心阳。

若患者头晕如带帽、乏力,伴有胃脘部停滞、堵塞之感,苔厚腻,脉滑,则可用泽泻汤合枳术汤以理气行滞。

验案举隅

病案一

患者张某,女,48岁。

初诊时间:2017年11月13日。

主诉:头沉紧,发蒙3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2017年8月27日因脑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检查发现: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右),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左A2),时测血压128/86mmHg,出院后遗留头沉紧,头发蒙,头胀的症状,现为求中医治疗,就诊于我处。

刻下症:头部有沉紧感,如物裹头,头发蒙,舌尖发麻,身体发紧,大便1次/d,偏稀,纳眠可。

查体:体型偏胖,面色微红,脸部有黑棕色斑点。

舌淡红,有液线,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眩晕病水饮上犯证。

治疗:方用泽泻汤

泽泻55g,炒白术22g

7剂,1剂/d,水煎服,分3次早、中、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二诊(2017年11月20日):

患者诉服药第2天头发紧发蒙即痊愈,近1周基本无头部不适,觉全身舒适,且感觉汤药味道适口,微有甜味。

随访1周,症状未见复发。

按语:

本案患者因脑血管病遗留头沉紧、发蒙的症状,因水邪蒙于头面,故见头沉紧如物裹,脸部黑棕色斑点为“水斑”,其舌淡苔薄白,为水邪内蕴,阻滞清阳所致,水从肠间排泄,故见大便溏稀。

此病虽为脑血管病引起,但患者没有头部刺痛、舌紫暗、舌下络脉曲张的血瘀证征象,根据症状体征考虑为水饮上犯之证。

根据其方证,辨为泽泻汤证,故使用泽泻汤治疗,以大剂量的泽泻利水渗湿,以炒白术健脾利水,患者服药2剂即痊愈,而且患者反馈该方口感不差,容易接受。

病案二

患者宋某,男,54岁。

初诊日期:2017年12月1日。

主诉:反复头晕5年,加重半个月。

现病史:患者5年前腔隙性脑梗后遗留头晕、头昏沉,反复发作。近半个月来出现额头发紧,似有贴物感,每天均有。患者甚苦于此,遂就诊于我处。

刻下症:头晕,与体位变化无关,头昏沉,眼难睁,额头发紧,似有贴物感,全身乏力。大便3次/d,偏稀,夜尿1次。

查体:体型中等偏胖,舌淡,边有齿痕,苔薄黄,脉沉弦。

诊断:眩晕病,水饮上犯证。

治疗:方用泽泻汤

泽泻69g,炒白术28g

7剂,水煎服,1剂/d,分2次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二诊(2017年12月8日):

患者诉服药1剂后头晕大减,双眼即能睁开,服药2剂即无头晕。目前仅残余少许额头贴物感,大便1次/d,不干不稀。

患者来复诊时直呼此方有奇效,描述该汤药味道似豆汁,不难入口。

按语:

本案患者头晕,头昏沉,眼难睁,额头发紧,似有贴物感,皆因水饮所困,阻遏清阳,头为诸阳之会,湿邪水饮缠绵,恰如梅雨纷纷,日光不明,故见头晕、头昏沉、困乏、眼难睁等症状。

《内经》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支饮阻遏清阳之升,可知其大便稀溏,舌淡,边有齿痕也佐证其脾虚不能制水之证候。脾虚不运水,停则成饮,饮邪上犯则头晕发作。

诸症均指向泽泻汤,是以予泽泻汤7剂,患者服1剂而有效,2剂而痊愈,不得不叹之神秀。

本文从多角度总结了何师运用泽泻汤的经验,何教授尊崇经典,主张方证辨证,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泽泻汤的方证是头晕,前额如有贴物,呈持续性,头晕与体位无关,舌淡胖,苔水滑或白腻。

临床无论西医诊断为何种疾病,凡符合上述方证者,均可用此方治疗。

在使用该方时,应当注意泽泻与白术的比例,患者大便稀溏时应当用炒白术。

还应嘱咐患者在服用此方时,避免或减少饮酒、乳酪、生冷食物,避免淋雨、居处潮湿,注意保暖,适当运动,杜生水饮之邪以顾护脾胃之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