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图绕过理性和逻辑的思想很难成为理论 | 赵汀阳

 冬可燃冰 2021-04-16

Image

作者赵汀阳 选自《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

原载《哲学研究》2020年第7期

思想本源既然是普遍的,就不会拒绝任何一种语言。每种语言都直达真实,因此都能看见普遍问题。但因其路径不同,每种语言的文学方式具有某种不可通约性,因其特殊性而形成排他性。人不可能占有普遍性,因此试图占有特殊性,并以特殊性去宣称特权。

西方哲学中有许多普遍有效的问题和理论,比如关于理性、知识、真理、自由和公正的研究。但也有一些问题只在西方语言的地方知识中特殊有效,我愿意举出“存在”(Being)这个最有西方性的问题。“存在”不是本源问题,而是语言的想象。这个分析哲学式的判断令人反感,但我们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必须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可能答案选项,假如只有唯一选项就不构成问题,而是伪装为问题的事实陈述。

例如“为什么有物存在而不是无物存在”就是伪装为问题的陈述,因为答案只有一个,即有物存在。假如无物存在,也就没有任何思想了,因此,存在不是问题。问句并不等于问题,问句可用于学校里的知识性提问,而问题期待的是对可能性的发现。以康德式的例子来说,5+7=?是问句,而12是唯一答案;当12=?这就是问题了,因为可以有多种可能答案。哲学从问题开始,而不是从事实开始。

“存在”所以被误认为哲学问题,是因为在西方语言中存在是一个系动词并且可以名词化。借助名词化的语法功能,存在从事物那里脱身独立出来变成一个额外对象,变成了被提问项,而实际上,存在是任何事物本身的状态,没有独立意义。这个由语法造成的特殊语言现象,在作为元语言的逻辑语言中就显示为冗余的,因为x等于xis。

即使在自然语言中,“存在”有语法功能,但在思想上也是冗余的,说到“白马”就意味着“白马存在”。需要澄清的相关问题是,存在(is)不等于实存(exist)。上帝存在于概念中,绝对圆存在于几何学中,孙悟空存在于《西游记》中,但都不实存。无论某物存在还是实存,都可化归为一组定义或描述性的存在论承诺,甚至化归为构造步骤。所以,存在只是一个语法功能,不是哲学问题。

中国的许多思想概念也紧密附体于中文语境,但通常与语法无关,而在于文学化的具象性,与其说是概念不如说是意象,例如道、阴阳、气、天,含义深广,但其思想性难以摆脱文学性。另一些概念在实质上是形容词,例如玄、虚、空、静,甚至只有文学性。这些概念在逻辑上难以分析或定义。文学性可为思想增加吸引力,但严格地说,文学性对于理论是多余的。很多形容词指向主观经验,其感悟或可至深,但无理论功能,而作为意象的概念虽非主观经验,但所蕴含的可能性过于发散而难以定位,也有理论化的困难。

关于中国思想的模糊性,有一种辩护认为,模糊性不是缺点,反而意味着超越了理性和逻辑的更高境界。道家、佛家或儒家都相信心理境界高于理论,相信身体性或私人性的修养能够超越理性思维而直达至性恒道。

身体性和私人性的无敌魅力在于个人拥有自我解释的特权,因此自我意识可以拒绝任何外在标准,这种自我主权是一种危险的诱惑。只要身体性和私人性被赋予思想的最终解释权,就是指定了方便法门,意味着思想和真理不需要智力和劳动,只需一念。

主观性的最大竞争优势在于拒绝外在标准,因此不可能从主观性的外部去驳倒唯心论。这是主观唯心论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但主观性并非真的无懈可击。主观性可以拒绝外在性,但至少需要自身具有内在一致性,否则自我消解,因此,要否证主观唯心论,就只能从主观性内部去证明主观性自身不具有内在一致性,从而使主观性发生内在崩塌。从主观性内部去否证主观性,这是高难度的哲学论证,一直到维特根斯坦提出“反私人语言论证”,无人发现这种可能性。

维特根斯坦从主观性内部去解构主观性的要点是:似乎驳不倒的主观自我证明在于私人性,那么一个人必须保证自己能够理解其私人性的意义,等价于拥有一种只属于自己的私人语言,因此私人经验可以等值地“映射”(即一一对应)为私人语言。私人语言不可破译,即使公开,他人也无法理解,因此区别于密码。密码只是变形而隐藏起来的公共语言,一旦破译即可理解。意义的保存方式在于规则和可重复性,私人语言却无法为自己建立规则和可重复性,因为私人语言的词汇、语法或操作必须是一次性的才能保证私人性,可是也因此使每一个意义都瞬间消失而无法保值。

这就是主观性的内在悖论。所以,私人语言不存在,也就不可能形成思想。意义和思想只存在于公共语言中,否则一无所有。维特根斯坦论证的力量在于,没有借用外在标准,仅以主观性的自身悖论证明了主观性无法自证。维特根斯坦论证虽然针对的是西方的主观唯心论,但对于依赖主观性的中国内圣之学也同样是无法回避的挑战。

我想给出一个补充论证,进一步说明私人性的局限性。私人体悟如何确认其境界高度是个难题。通透、澄明、了悟、静虚、空灵或神明之类的形容词无助于事,因为没有分辨力。假如每个人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结果就是每个人说什么都不算什么。

在思想中,形容词的作用趋于无穷小,但对于体悟,除了形容词,再无可用之材。既然不存在客观标准可以确定主观境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那么,任何状态都可以被任何人自认为是境界的最大值,结果是,在主观性中无法区分最大值或最小值。既然主观性不含分辨标准,也就无从构成思想。

试图绕过理性和逻辑的思想很难成为理论,深刻的经验可以促成伟大的文学,但不是哲学。把中国思想本体落在追求体悟的人生论之上,恐怕是一种可疑的解释。

即便主观体悟真的能够实现内圣,也只是私人成就,也不可能“自我坎陷”而实现外王。关键在于,私人性没有能力转换为公共性,两者之间存在着跨界鸿沟。文明、社会、秩序和制度肯定是通过实践性的智慧而建构的,这是一直被相对忽视的重要思想资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