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郑州房地产发展的20多年,我们生活的城市和居住的小区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房地产行业改变着这个社会,让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 经历过世事的变迁,印证着沧海桑田,那些让城市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房地产人收获几何呢? ■ 撰文 | 边城雪 ☞ 资深地产人 1 把酒言欢 几多感叹 ▽ 有时候,灵感来自于聊天。 前几天几个老年人私下聚会,聚会的形式就是喝酒、吹牛逼。吹牛逼的话题自然离不开让这帮人又爱又恨的房地产业。 首先说的主题就是我又开始写稿子了,我开始自我辩白说,以前写东西是为了爱好,是希望这个行业发展得更好;虽然有点盲目的主观,但还是希望郑州房地产行业发展得更像我理想中的行业。 但是失败了,最后还让某些所谓的大人物心里不舒服,号称联合了什么跟什么来封杀我,后来一帮朋友说我,如果想找公司上班,肯定没有人用我。 现在呢?现在写这东西只为了一个爱好,不至于让自己失去思考的能力,让自己不能老跟红包耗时间。 尔后大家一阵欢乐,一杯杯的白酒不停的喝下去,喝得我忘记了所有。等到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喝酒时的聊天,不由的几多伤感。 伤感之一是,做为一个不知名的乙方或者丙方的我,曾经在甲方混过十多年,不知道什么理由就出来了。 曾经,在2011年我开始全身心投入代理行业的时候,曾自嘲过自己:年轻工作不努力,年纪大了干代理。 既然做了就做了,那就一如从前的投入和努力,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弹指间6年过去,我依然狗屁不是! 不是说在什么方就会很牛逼,该牛逼的不管在什么行业都牛逼,不牛逼的人在牛逼的公司也不会牛逼。 这相当于是个牢骚,其实也真是这个么理,不管好听不好听! 你是在乙方,但并不是所有人的乙方,那些跟你没有业务关系的人跟你是什么方没有一毛钱关系,诚然,他们在甲方,但也不是所有人的甲方,没有业务关系,甲方乙方没有什么好说的。 不管身在何方,合作共赢才是王道。甲方或者乙方也是两个公司的事情,个人只是其中的关联者而已,双方的合作是建立在双方公司都能够赚钱才是王道的基础之上,对吧? 第二个问题就更简单了,郑州地产稳定发展了二十年,在这些日子里,郑州的房价基数从一千多块钱飞奔到一万多块钱一平方,这其中产生了巨大的利润和社会价值,那么谁在地产行业赚到了钱呢? 2 郑州房地产的二十年 到底谁赚到了钱 ▽ 每个行业都是名利场,也是一个江湖。 既然是江湖的名利场,那就离不开利益,地产行业一直被诟病、被责骂,甚至被打压或者被调整,可购买房子的人真正因为这些有经济利益损失了吗? 每次房地产调整的时候,都是房价上涨的关口,这在过去成了一个惯例,一边是社会大众对房地产的义正辞严,一边是偷偷的买了房子,到最后呢? 最后是炒房成了这个国度最稳定、最高效的投资方式之一。甚至在北京的一些上市公司2016年为了完成公司整体经济指标,卖掉几套房子就赚了很多钱,以至于有关领导发出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语,这说明了什么? 部分有眼光、有思想的地产人趁着公司新盘开发的时候,买了几套房子,等到正式开盘的时候已经赚得比工资高了好几倍,这就是专业。 更多的还是市场上那些什么都不管不问,只管买房的业主,在不停的买房过程中不知道赚了多少钱,从而完成了自己的财富积累。 他们开始的想法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有合适的房子就买,然后再不停的卖出去,你调控了我买,不调控我也买。这样的做法有点像老家的农民,为了生个孩子,不管惩罚多严重,代价有多高,我就是要生个孩子! 到最后呢?最后的结果验证了行动比专家的任何预言都有效果,他们得到了应该得到的实惠和利润,而作为身在这个行业的我们却一直纠结于房价的上涨迟迟不敢下手。 因为,你买房的时候的单价是一平方两千块左右亦或更低,然而面对一直上涨的房价你心里都没有了底儿,估计除了没感觉外可能更多的还是不能接受这样的房价吧。 那些所谓的专业对于你来讲就成了弊端,专业有时只是代表你在这个行业,并不代表你在这个行业能够合理赚到很多钱。 除了这点自我感觉,像我这样的人慢慢在岁月中老去,什么也没有得到,再觍着脸去那些大公司应聘,估计都没有人要了。 而身在行业之外的那些什么都不太懂的客户,却靠着房地产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华丽转变。 听起来像是发牢骚,但道理是可以用来验证现实的。 面对着这么好的市场,面对着这么好的机会,像我这样没有眼光的人也只有暗暗的叹气。 这也就是为什么郑州房地产一直火而且还会继续火下去的原因,让敢于购买的客户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郑州的房地产市场依然会一直发展壮大,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 让那些所谓的专家言论见鬼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