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军变身地产大亨,小米北京拿地是有钱任性还是野心膨胀?

 地盘说房 2021-04-16

地盘说

无论小米是否进军房地产,能不能彻底扭转高房价的局面,这个消息依然值得大家激动,因它代表了年轻人的声音!

 撰文 | 鲁西西 ☞ 《地盘》特邀撰稿人

小米在北京拿地的消息不胫而走。

小米掌控人雷军从互联网大佬摇身一变成了地产大亨。习惯了用小米手机、小米家电的用户,住起小米的房子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1  

事件始末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最近,一则北京市土地成交公告在全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11月5日,北京市规划和资源管理局上悄悄更新一条土地成交公告:

©示意图

“曾想把房价干到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的雷军,又让网友充满了小米是否进军房地产的想象。小米进军房地产”的消息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解读,众人都对雷军的此次出手感到意外,但小米方面却没给出正面回应。

于是有人翻出近年来雷布斯与房地产的前世今生:

1.   2014年雷军4分钟拍板投资you+公寓1个亿。

2.   2015年初,雷军投资6000万给爱空间作为A轮融资。

3.   2017年3月万科斩获永丰自持地块,有传言小米有和万科进行合作建房的意向,小米公司内部已经全员自愿认购登记。

同时,为证明此次拿地不是雷军第一次对房地产伸出友好之手,还有人翻出了雷军关于不碰房地产的言论,竟多达5次:

©示意图

1、2013年9月5日,面对微博网友“是否会做小米地产”的问题,雷军答:“克制,克制!小米专注把现有产品做好就不容易了!”

2、2014年6月,针对某公司混淆试听的小米公寓,雷军发出一条微博“sorry,对不起,小米精力和能力有限,做不了房地产,请大家原谅!”

3、2014年7月12,雷军微博说:小米专注在移动设备(手机和平板)和智能家庭设备(电视、盒子和路由器)上,把产品做好,让更多人买得起!目前,不考虑电动汽车和房地产等新领域。

4、2014年9月24日,针对冯仑对房地产的担忧,雷军说:小米能力有限,做不了房地产,还是专心把手机做好!

5、2015年2月10针对爱空间获融资后被冠以“小米家装”之名,雷军说:小米一直强调专注核心业务,不考虑进入家装或房地产等业务,实际上是尝试用小米模式改造家装市场。

把上面这两种迹象一起看,雷军的矛盾很容易让人想到建业的陈年往事,都是搬石头砸自己脚的典型案例。

  2  

打脸与坚持

如今,在这个人人都重视个人IP的社会,企业家就是企业的IP。

说起董明珠就想起了格力,说起马云想起了阿里,说起刘强东就想起了京东,所以说起雷军就是在说小米。

©示意图

虽然此次拿地的主体是小米,但之前无论是投资you+公寓还是爱空间,其实都是顺为资本做的事,并不是小米真身。

雷军是顺为资本的创始人之一,顺为还投资了其他项目,比如:爱奇艺、丁香园、一起作业、阿姨帮、无忧英语及Misfit等,这些不能直接等同于小米进军了这些行业。

雷军关于不做房地产的言论主体都是小米,不是顺为资本,当然也并不是指做天使投资人的他自己。雷军名下有142家公司,小米也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有些需要小米做,有些不需要小米来做,雷军心里有本账。

©示意图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之前的那些行为与言论其实不能说是前后矛盾,只能算吃瓜群众不明其意。

但是此次北京拿地的竞拍主体确实是小米,是广州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怎么赖也赖不掉,雷军的确算是啪啪打脸了。

之前打的是左脸,不算数?这次再打一次右脸?

不过从雷军打肿的脸上倒是能看出他一贯的坚持

作为一个敲代码出身的理工男,雷军对于技术有着强烈的热爱,对于高效有着执着的追求,他喜欢做事半功倍的事,喜欢花少量的钱买到高质量的东西,喜欢物美价廉,而真正的物美价廉来源于他的本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压缩消费中间环节

©小米生态链示意图

在一般人的认知中物美价廉是不存在的,对此,雷军有过思考:

我们回顾一下过去30年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30年前,刚刚改革开放,我们中国制造业生产的很多产品,说实话,质量不咋地,价钱卖的也很便宜。而进口品牌人家质量好,设计好,卖得很贵,所以自然而然在过去的30年里边给大家形成了一个观念,便宜没好货,贵的就是好的。

但是今天,中国制造业的实力越来越强,加上互联网的信息打通以后,我觉得是有机会把好产品做便宜的。(摘自雷军在央视二套的公开演讲文字版)

今年上半年,雷军在小米6X发布会上宣布: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如有超出的部分,将超出部分全部返还给用户

小米手机就是靠着高性价比、物美价廉的优势受到年轻人的一路追捧,以至于后来小米做智能家居也是如此,比如:不到300元的小爱智能音响,几百元的空气净化器,一千多的扫地机器人等等。

©资料图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雷小米极其重视渠道

小米没有库存,线下只有小米之家,没有经销商,在极力压缩从制造商到消费者的中间环节里打造一个优质高效的渠道。

这个减少中间环节的招数被雷军一以贯之,小米公司快步扩张到今天已经有1.5万名员工,对办公大楼和产业园区的需求都很大,但是小米不从别人那里买成品房,他们自己拿地、自己盖。

©图片来自于网络

同样,与华润合作的这块地也是这个思路。

所以,就像学文的自带酸酸文艺风,搞教育的自带传道受业的使命,搞技术的自带高效体质,专业对人的塑造是长期的。

  3  

行业新变

小米华润联合体以26亿元的低价在北京市昌平拿下的这宗土地,总建设用地面积46848平方米,控制建筑面积137272平方米,是公建混合住宅用地,包括商业、办公、居住用地。

©成交信息图

其中公共建筑面积70%,住宅面积30%。换算如下:

住宅面积41181平方米,占地大约21亩左右,建设住宅体量也不大。且还有均价不超过54197元/平方米,最高销售单价不得超过56907元/平方米的限制,所以浪花不大。

公建96090平方米,且50%自持,自持年限不低于20年。有媒体猜测是公建部分可能会建设小米办公楼,但是从小米的招股书来看,小米旗下已经有过多处商业性质的土地资产:

©小米公开资料

而且公建部分指的是公共文化、机关、团体、科研、设计、教育等建筑用地,此次竞得主体是广州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并不具备房地产相关的开发资质,所以商业可能是用于公共办公。

当然,在当事人未正面回复之前,所有的猜测不过是大家酒足饭饱后的谈资而已。

实际上,小米此次拿地是十分低调的,但由于房地产行业积重难返,房价虚高不下,人们对于新改变企盼已久,所以才会对小米此举心怀希冀。

©网友关于小米此次拿地的评论

其实,房地产行业的确在迎来新改变:

10月25日,贵州茅台集团增加了主营业务范围,其中就包括房地产开发及租赁等内容。

11月6日,华为在东莞松山湖区域连续拿下三宗工业用地。

越来越多的企业主体跨界而来,房地产是该换换花样了?

不过,无论换成什么样,其一,雷布斯变身地产大亨也要行政力量说了算,大家还记得万科自持地块与小米合作被叫停的事吧。

其二,无论小主设计出什么样的产品,都改变不了行业现状。就算有新改变也着急不来,要买房的不要等这些遥远的事,抓住当下的机会远好过虚无缥缈的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