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疼到打止疼针的老胃病,1个穴位竟然调理好了

 为什么73 2021-04-17
原创客观 活法儿 今天

最近我们收集了很多朋友在生活中养生、体质调理的真实经历,经本人同意后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想要分享的朋友也可以在文末扫描二维码参与分享,被选用还有惊喜小礼物哦!

图片

今天是来自云烟小姐姐的分享:

小编你好,看到有分享的机会,我想把自己与胃病斗争的故事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助到和我有类似烦恼的朋友。

现在想起,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坚持过来的。

那时候吃点儿东西就胀气,还总是反酸水,大部分食物都不敢吃,水果更是碰都不敢碰,而且不知道为啥,心口发凉,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永远跟塞着个冰坨子一样。

那时晚上胃疼的躺不下,严重了连带着后背也疼,佝偻着蹲在地上吐,胃里的食物全都吐出来,吐到只剩下黄绿色的胆汁,大概到凌晨3点疼痛又会神奇的消失。

这期间无数次跑急诊,打止疼针,并没有任何用。

图片

也吃过很多药,西药吃过奥美拉唑,一开始一天一次就有效果,后来改成早晚各一次,再之后也没效果了。西药没用改投中药,各种口味的中药都吃过

前前后后看了三年,吃了各种各样的药,但并没有任何改善。

后来偶然接触到了艾灸,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买来艾灸的东西。

第一次是晚饭后1个小时,用那种随身艾灸盒中脘、足三里穴,灸了一个小时左右,很神奇,灸完当天晚上就没有胃疼,睡了三年以来的头一个安稳觉。

这期间也灸过膻中和肚脐,但主要是灸中脘穴连续艾灸大概一个月左右,肚子上起了一片疙瘩,痒的挠心挠肺,痒完以后就起了水泡,戳破一会儿水又满了,然后再戳破....大概处理了有三四次

图片

从灸疮出来以后,我的胃病渐渐的越来越好,吃东西不会胀气了,最主要的是晚上能睡好觉,不疼了。后来慢慢的反酸、心口发凉都好了,附带着鼻尖的黑头都没有了。

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自从胃病以后,水果、肉、很多食物都忌口了,现在都可以吃,胃病再也没有犯过,感觉生活更美好了。

艾灸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艾灸确实这么神奇,尤其是调理虚、寒性的问题,比吃药还好用!

胃胀气、反酸水是脾胃虚的常见问题,一吃东西就容易不舒服。

肝木乘脾土”,脾胃虚弱的时候肝就会来欺负它,晚上1-3点肝经当令的时候会很痛苦,而过了3点疼痛就会缓解。

艾灸中脘、足三里穴位,温暖补益了脾胃,脾胃强不怕肝欺负,晚上就不疼了。

那为什么会心口凉呢?

胃在身体左侧,心脏下面,胃太寒,就容易感觉心口部位凉,不是真的心凉了。

寒性收引,寒邪带来疼痛时人就容易蹲着、蜷缩着,寒性的痛经也是这样。

痛则不通”,寒邪、痰湿等郁堵在一起,气血不通就会疼痛,晚上阴气盛,阳气弱,寒冷带来的疼痛会更明显一些。

艾灸出水泡,是体内寒邪、湿浊等脏东西被身体阳气推出来的表现,出水泡时特别的痒就说明寒邪出来了,鼻尖的黑头是脾胃脏的表现,脾胃好也就都消失了。

图片

调理虚寒、疼痛的最好方法

《黄帝内经》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

艾灸补阳气比吃药效果还好!

可以温煦气血以散寒,加快气血运行以通络,可以散寒、止痛,同时补中益气,温暖脾胃,让脾胃不再弱弱的。

尤其是对于虚、寒、阴症为主的问题,或者寒性体质都适合艾灸,比如:手脚冰凉、容易劳累、易受寒、怕冷、腹泻等问题。

选对穴位最重要!

中脘穴,推荐大家都灸一灸,尤其是脾胃弱、气血虚的朋友。

中脘穴是胃经募穴,整个胃经的气血都在此汇合。

按揉、艾灸中脘穴能直接调控胃腑气血,进而补益全身的气血。

图片

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搭配健脾祛湿的强身穴足三里,更是强强联合,像腹胀、腹痛、吞酸、便秘、食欲不振、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等,但凡是脾胃的问题都可以调理到。

脾胃是身体气血生成的源头,只有消化吸收好才能生成更多的气血,所以气血虚、抗衰延寿的朋友也适合

注意!

小姐姐的胃病寒性特别重,所以在晚饭后1小时艾灸感觉很舒服,而一般体质不那么寒,上热下寒容易上火的朋友最好白天艾灸。

随身艾灸盒艾灸时火力一般,每次1个艾柱,1小时左右就可以,悬灸的话,火力较强,用艾条灸20~40分钟左右比较合适。

艾灸出水泡扎破时一定要注意做好消毒!

如果实在不喜欢艾草的味道,可以多晒晒太阳,多吃生姜暖胃,感觉生姜单独吃太辣,也可以吃怀姜膏健培五珍粉这些让脾胃舒服的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