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律人生有价值

 心平气和5mmxp4 2021-04-17

1.衰老和死亡是物理规律的必然结果,但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延迟他们的到来——返老还童是可能的;只要努力,我们可以活到想死的时候。

2.死亡对于人类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参见《奇葩说》第五季的一起节目。

3.将物理定律拓展到精神领域,我们的启发是有价值的人生需要起码的两个条件:自律与目标。

以上观点是通过阅读得到的,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我还是觉得有参考价值。感兴趣的朋友请阅读下面的三篇文章。

这三篇文章均来自《得到》APP,是罗胖——罗振宇先生的团队开发的一个手机应用,里面可以学习的内容非常不错,推荐一下,也在此表示感谢!

衰老不是疾病,而是热力学现象?

    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身体有没有可能获得永生呢?如果你对科学信心十足,或许你会比较乐观,可不是吗?随着生物技术和医学的发展,许多以前是不治之症的疾病,现在都已经被攻克了,咱们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大幅升高。你可能会认为,等到有一天所有的不治之症都被攻克了,咱们人类不就可以长生不老了吗?

    不过呢,我这里可能要给你泼一盆冷水了。最近“译言网”上刊登了一篇科学文章,作者就说啊,即使生命科学攻克了所有的疾病,人类的衰老死亡还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因为决定咱们衰老死亡的根本因素并不是生物学上的原因,而是物理学规律导致的。

    实际上,直到不久以前,科学家们还认为,衰老和死亡是一种自然选择。也就是说,为了给年轻的生命让出空间,那些衰老的个体就应该走向死亡,以免占用过多资源。这样一个说法看起来有道理,似乎冥冥之中有个造物主在清理着生物种群。但是仔细想想,你就会觉得不对。比如说,为什么偏偏是老人死亡率高呢?就算年轻人和老年人死亡率一样高,因为只有年轻人有生育能力,所以最后的结果也会是年轻的人越来越多,这样也不会出现老年人占用过多资源的情况啊。所以说,这种理论不成立,压根就不存在老年人需要给年轻人让出资源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为了解释衰老和死亡,科学家们就只好求助于物理学规律了。你可能会想,物理学规律不是用来描述那些没有生命的物体的科学吗,怎么还牵扯到生命的演化上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只需要明白一条描述世间万物的物理法则就行了:那就是,咱们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一定都是从有秩序朝混乱的方向发展。如果你深入了解物理学的话,就会发现,它本质上就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热力学第二定律

    是不是听糊涂了?给你举一个例子,把一滴墨水滴到清水中,一开始我们还能知道墨水的具体位置,过了一段时间后,墨水就和清水完全混在一起。我们也说不出之前那滴墨水在哪儿了,这就是墨水在从有秩序的状态朝完全混乱的方向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例子,有序的建筑如果不加以维护,最终会随着地质运动化为沧海桑田;新造好的机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氧化变成混沌不清的一堆铁锈;而动物的尸体在数亿年之后会化作一团黑乎乎的石油,谁也不知道这堆石油在过去都是些什么东西。

    生命也是宇宙万物的一部分,所以生命的演化也必定是从有序朝混乱演化的。也就是说,不管一个人多么美丽动人,只要时间足够长,就一定会化为一抔尘土,与自然融为一体。后来的人再也没法知道你在哪个具体的地方。从物理学上看,这就是Ta在逐渐变得混乱无序。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再往小了看,咱们的细胞浸泡在细胞液里。每时每刻都遭受着数十万亿次水分子的轰击,最后必定会产生损伤,而这样的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成了我们肉眼可以辨别的衰老

    你可能会问,既然万物都会朝混乱演化,为什么小孩子还能长大发育呢?长出一颗牙齿或者发育为成人,这不是形成了新的身体组织吗?应该是更有序了才对啊?你说得没错,但是小孩成长所形成的有序组织,是牺牲了更多食物本身的秩序达到的。又晕乎了是不是?想想看,食物在吃进去之前,是高度有序的,蔬菜的根茎,动物的骨肉,都很容易分辨,然而被消化成为排泄物之后,便成了一坨化肥不分彼此了,这就是食物变得无序的过程。任何生命早期的成长,都必将付出将更大量的食物变得无序的代价。简而言之,就是咱们造粪产生的垃圾,要远高于吸收营养为我们身体形成的秩序。

    你看,这就是决定生命演化的物理定律,任何生命都必将朝着无序的方向演化,从生物学上看,就是咱们不可避免的衰老和死亡啦。即使有一天所有的疾病都被攻克了,咱们也永远没法打败物理定律,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医学使得人类平均寿命大幅增长了,但咱们人类的极限寿命——也就是最长寿的那些老人的年龄,却并没有显著变化的原因。

    不过,你也被太沮丧,即便如此,未来新的纳米和基因科技,还是能够帮助我们尽最大可能地来对抗物理定律的摧残。另外,虽然咱们人类的身体是没法永垂不朽了,但如果能让咱们有限的生命更有质量,也挺值得追求的,不是吗?

    本文源自:译言网(衰老不是疾病,而是热力学现象?物理和生物又较上劲了)

生命以负墒为生

    从维勒的尿素合成,到米勒的烧瓶实验,我们已经有足够证据相信,构成生命最基础的物质并不神秘,完全可以在实验室中造出来。

    从此,至少在构成生命物质这个层面,生命现象才成为了一种可以被科学研究的正常自然现象,而不再是扑朔迷离的神话。

    可以想像,从生命走下神坛的那一刻起,人类就产生了一种无法遏制的冲动:制造生命。

既然我们能够制造生命物质,那么能否像用零件制造机器、用砖头盖大楼一样,制造人工生命呢?

在得出结论前,首先说点乐观的。

    从制造生命基础物质,如氨基酸,再到制造复杂物质,如蛋白质,在这条路上,人类确实取得了大量重要突破。

    先说蛋白质,1965年,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牛胰岛素,这是一个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到今天,我们可以用机器自动合成更多的复杂蛋白质分子。或者更进一步,利用微生物帮助我们制造几乎所有的蛋白质。

    再说DNA,2017年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居然人工合成了一个超长的DNA链,并且利用DNA编码规则,在里面存储了一整套计算机操作系统和一部法国电影。

    从DNA中读取出的电影效果,影片是1895年的法国短片《火车到站》。

    你看,至少在构成生命的复杂物质这个层面上,人类取得的成就还是很大的。那制造出活的生物体,是不是指日可待呢?

    肯定不是。

    一个最简单的比方,我们常说“煮熟的鸭子飞不了”。鸭子在煮熟前后那一瞬间,身上的物质构成还没有发生变化呢,但生命却是有和无的区别。这说明除了物质之外,生命的运转还需要一些别的东西。

    别的东西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把生命比喻成一座大厦,那么氨基酸、蛋白质、DNA这些物质就是建造大厦用的砖头瓦块,显然砖头瓦块并不能自动盖起大厦,而需要盖楼的人。

    同样的道理,构建一个生命,给物质赋予活力的又是谁呢?从这节课开始,我将要讲到生命的第二个必不可少的元素:能量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还要提到一个人:薛定谔。我在上一讲中讲到了他的名著《生命是什么》,但并没有提到这本书中最经典的观点:“生命以负熵为生”。

    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要理解“熵”,这里需要补充一个重要的物理知识点: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说在任何一个孤立系统里,总体的混乱程度,只会增大不会变小,直到达到混乱的最大化。

    请你一定要记住这个定律,因为所有生命活着的终极使命只有一个,就是对抗它。如果有一天不再对抗它了,那生命就离终结不远了。

    我举个形象的例子,帮你粗略地理解一下热力学第二定律:请你想象这里有半杯咖啡,现在往里倒入半杯牛奶,并且不搅拌,会发生什么呢?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当然是两者开始慢慢融合,咖啡的颜色变浅,而奶也不再有乳白色,最后融合成一杯牛奶咖啡。

    这个事太常见了。那你想过下面这些问题吗:

    咖啡和奶为什么会融合呢?在微观的分子层面,发生了什么?

    咖啡和奶的融合会停止吗?什么时候停止呢?

    混合了的咖啡和奶,还能再分开吗?

    回答了这三个问题,你就大致能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说些什么了。

    咖啡与牛奶接触的那一刻,这个杯子里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系统”。这个新系统形成之初,咖啡分子和牛奶分子仍然更密集地集中在自己那一半空间里,自己人挨着自己人,比较有序

    在没有任何外力干涉的情况下,随着时间流逝,双方的分子都会逐渐向对方的空间扩散,和对方分子混合在一起。这时,我们看到的是咖啡和牛奶的慢慢混合

这个过程会停止吗?

当咖啡分子和牛奶分子混合到最均匀状态的时候,这个系统就达到了最终的平衡。什么是最均匀的状态呢?

    就是假如有一艘分子大小的潜水艇沉入这杯液体中,会看到无数多的咖啡分子和牛奶分子乱糟糟地随机混合在一起,完全没有排列规律可言。要想把这两种分子彻底分割开,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现在我们把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应起来看。

    刚刚加入了半杯牛奶的咖啡杯,这是一个独立的系统,系统形成之初,分子排布呈现出较大的有序性。

    在没有任何外力介入的情况下,随着时间推移,分子的秩序自发走向越来越大的混乱,直到达到混乱的最大化,系统达到最终的平衡。

    这个过程是完全可逆的,混合一旦开始,我们就再也没有办法把牛奶从咖啡中分离出来了。

    这种从有序到混乱的变化,背后的驱动力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这个定律的表述里,系统的混乱程度被称做“熵”。任何一个孤立的系统,都会走向更大的混乱,也就是熵会不断增加。熵最大的时候,就意味着丧失了变化的能力,新的平衡出现了。

    一个苹果,落在地上之后,内部秩序从有序走向无序,熵不断增加,从腐烂变质,到最终融入大地,达到新的平衡;

    一根钢筋,熵增的过程就是不断被锈蚀的过程;一块岩石,熵增的过程就是被风化的过程……

    这里要再重申一遍,我们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解释其实很肤浅,如果大家要深入理解,还是要读一读物理书。

    生命以负熵为生

    简单了解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你很可能马上就会想到,生命现象好像根本就不该出现啊。

    生命是个多么有序的现象啊,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自发地在生物体内发生,动辄数以百万亿细胞在一个生物体内自发分工协作运转。

    如果大自然必然走向不可逆的无序,那么生命这样复杂精密的时空结构,是怎么在无序中产生的呢?

    不光如此,只要生命体还活着,它就必须有能力持续地保证它的混乱程度非常小,时空结构高度精密,这都是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恰好相反的。难道你我真的是逃出自然规律之外的异类吗?

    解答就藏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

    不知道你注意没有,我刚才的表述里有“孤立系统”这4个字。 什么是孤立系统?就是没有能量和物质输入、输出的系统。

    如果有能量持续地输入,那么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打开了一扇后门:在一定空间、一定时间的范围内,混乱程度有可能持续下降

    只要有持续的能量输入,生命现象、高度精密的时空结构,是能够存在并得到很好的维持的。

    所以,能量才是生命现象得以发生的根本动力

    薛定谔说,一个动物想要活着,就得持续不断地吃下去混乱度比较低、熵也比较低的食物,然后排泄出混乱度比较高,熵也比较高的粪便

    这样一来,动物就等于是从环境中攫取了负的熵,从而能够降低自身的混乱度维持生命现象的发生。

    当然听到这儿,你可能会问,动物可以从食物中获得能量、攫取负熵,那植物呢?薛定谔也给出了一个解释——最终的负熵来源,就是太阳光携带的能量。

    因此,吃东西或者晒太阳这些日常行为,其实是生命体在完成一个崇高的使命——吸取能量,对抗热力学第二定律,维持生命现象,这就是“生命以负熵为生”。

    回到我们开头时提出的问题:人类有可能像制造汽车一样制造生命吗?

    也许有。但无论如何制造,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要让那些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拥有自发从环境中获取能量、利用能量的能力。

    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思考了只有物质是不能构成生命的。通过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我们知道只有不断地输入能量,生命现象才有可能发生。这就是薛定谔的名句“生命以负熵为生”的真正含义。

负熵与精神熵

    什么是熵和精神熵

    我先简单说说熵本身的意思。物理学家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均在运动状态。运动产生“能”。能量因为运动又可以随时转换。不同形式的能量在传递与转换过程中守恒的定律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

    在有了第一定律后,物理学家又导出热力学第二定律。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呢?

    其实,除了能量,物理学家还以物体内部分子不断震动的频率来衡量大小,定义出概念说,这叫“熵”的大小。可见“熵”表达的是一种系统的混乱程度。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熵增定理”,也就是孤立系统中的熵在不可逆过程中会增加。熵的增加表示系统从比较有规则、有秩序的状态向更无规则、更无秩序的状态演变。最简单的例子是,宇宙膨胀是宇宙中总体的熵值在不断增加。

    这时候又有物理学家提出“负熵”的概念。当然理解了熵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负熵,就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比如,那位热爱哲学的情圣,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1994年写了一本书叫《生命是什么》,以物理学家的眼光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一个反例,生命奇异的现象,它们将太阳能转化成生物能,又在自身系统中从无序发展出有序。

    到此为止,好像倒腾了太多与这本书无关的物理学概念。真不是,米哈里正是借鉴了物理的熵,提出了“精神熵”的概念。他说:“每当资讯对意识的目标构成威胁,就会发生内在失序的现象,也可称之为'精神熵’,它会导致自我解体,使效率大打折扣。这种状况若持续过久,对自我将造成严重的损害,使自我再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实现任何目标”。

    资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能导致我们内心失去秩序,这个你以前想过吗?体会过吗?还有重要的呢,米哈里还说“精神熵是常态”。

    “外在事件进入意识时纯属资讯,不一定具有正面或负面的作用,必须由自我根据本身的利害关系,对这些素材加以阐释,才能决定它是否有害。我们每接收一条资讯,都要经过自我的评判。它对我们的目标是威胁、支持、还是中立?”他举了个很生动的例子,“股市下跌的消息往往令银行家担忧,但对异议分子却可能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这下就明白了吧,米哈里要说明的是,面对着常态的“精神熵”,怎么办?他说,虽然“一条新资讯可能会让我们必须付出所有心力应付威胁,造成意识失序;但也可能强化我们的目标,激发我们更多的精神能量。”

    最优体验“心流”

    就这样,米哈里利用精神熵,提出了它的反面概念,“最优体验”,他还用了一个生动的词,称这种体验为“心流”。

心流也就是我们讲的这本书的名字。我称这本书为奇书,因为它内容新奇,还因为很难归类。这本书涉及的问题,既有科学,也有哲学,甚至形而上学,而作者的奇思妙论,却不是基于玄想,而是源自严格的调查统计。

    在调查统计中,作者和他的研究小组访问了几千位职业、学历各异的男女老少。让每个对象佩戴一个电子呼叫器,为期一周。呼叫器每天不定时呼叫八次。呼叫器一响,受测者就要记录正在从事的活动,并按照满意度分级即时给予回复。

    这样的记录、分析超过十万份。作者说“心流”这个词儿其实不是他创的,是参与试验的志愿者的描述——许多被调查者就用“一股洪流带领着我”,来描述他们获得好的体验时的感受。所以米哈里说“最优体验”是一种流动的“心流体验”。也可以说是精神负“熵”。

    那么,从熵到负熵,到精神熵,再到精神负熵。通过米哈里先生的这个类比,我们形象地理解了意识的状态。但我们真正关心的,当然还是如何获得这种“最优体验”,心流。

    我把心流的成因过程和特征概括为:

    第一,注意力。米哈里说:“最优体验出现时,一个人可以投入全部的注意力”;

    第二,有一个他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要紧的不是目标是什么,只要目标能将他的注意力集中于此;

    第三,有即时的回馈;

    第四,因为全神贯注于目标,忘记、屏蔽掉了日常恼人的琐事;

    第五,进入忘我境界。

    米哈里举了攀岩爱好者、外科医生、诗人、剧作家等各种职业人的例子,来说明心流在他们身上涌动的情况。一位攀岩选手描述自己的感受时说:“越来越完美的自我控制,产生一种痛快的感觉。你不断逼身体发挥所有的极限,直到全身隐隐作痛;然后你会满怀敬畏地回顾自我,回顾你所做的一切,那种佩服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它带给你一种狂喜,一种自我满足。只要在这种战役中战胜过自己,人生其他战场的挑战,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很多外科医生表示,给多少钱也不干其他科的工作。他们认为:除了目标清晰,外科医生在诊断和动手术的过程中,会不断得到回馈,评估进展,这支持了他们全神贯注地继续工作。

    他还举例说:很多人认为,“诗人与剧作家往往是一群严重沮丧或情绪失调的人,或许他们投身写作这一行,就是因为他们的意识受精神熵干扰的程度远超一般人;写作是在情绪紊乱中塑造秩序的一种治疗法。作家体验心流的唯一方法,很可能就是创造一个可以全心投入的文字世界,把现实的烦恼从心灵中抹去。”喜欢科学的王小波一定知道熵这个东西,他就说过:他的写作是“反熵”行为,跟米哈里的看法如出一辙。

    专注是产生心流的关键

    但你可能会说:全神贯注某项活动,虽然当事者心甘情愿,却可能大量消耗精气神儿——这似乎是个常识。但米哈里告诉我们:不对。实验证明,全神贯注能减轻脑力负担。“最合理的解释好像是:心流较强的那组人能关闭其他资讯的管道,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接收闪光的刺激上。这使我们联想到,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找到乐趣的人,有能力对外来刺激进行筛选,只注意与这一刻有关的事物。人们通常以为,注意力集中会增加处理信息的负担,但对于懂得如何控制意识的人来说,集中注意力反而更轻松,因为他们可以把不相关的信息都抛在一边。他们的注意力有巨大的弹性,跟精神分裂症患者完全不由自主的注意到所有刺激,恰成强烈对比。这种现象称为'自得其乐的性格’,或许能提供神经学上的解释。”

    我现在就有三个案例,可以旁证米哈里的判断。第一是,那位打电话问自己住址的爱因斯坦曾说:进入科学殿堂的有几种人,第一种人智力超群,进来就是为了出人头地;第二种人,把科学研究当享受。但科学的殿堂之所以是殿堂,不是因为前两种人,而是由于第三种人的进入,他们出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走进科学的世界,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最终进入到殿堂,载入史册。第二个是陈景润,他暴得大名后,荣任全国政协委员,少不了出席两会。陈委员常常逃会,且避开室友,躲到厕所中思考他的数学。第三个案例就是我本人。我的经验是,在写一篇较大作品的时候,通常是几个月,身体总是很好。相反,不做大活的时候,身体常有这样那样的不自在。

    可见,专注是产生心流的关键。于是问题又来了:中国的高中生在应试的压力下不是也很专注吗,他们体会到心流了吗?我的判断是否定的。爱因斯坦就抱怨他的一次应试经历,说那以后很长时间他都不能复原。为什么这样呢?第一,应试是被迫的。第二,无数次重复复习,没有任何新的刺激,乏味无聊。所以高考结束的日子,正是全体考生背叛之时,我们常能看到考生参加完高考,集体抛书的场面,他们不止在发泄,很可能还在庆祝解放。而上面列举的造成心流的活动,比如攀岩、写诗、思考哥德巴赫猜想,怎么能想象发生考生式的背叛?一句话,能造就心流的活动,大多还需要当事者自觉自愿,乐在其中。

    造就心流需要挑战

    关于心流还有一个层面的问题。就是可以造就心流的活动必有挑战,且挑战应该是动态的,也就是当挑战与你的技能匹配时,就可能体验到心流现象。而当挑战的目标大大高过你的技能时,将产生焦虑,这时你该做的,是降低挑战目标。当你的技能高过设定的目标,继续持续这种活动将产生厌倦,那你就要提升目标,保证挑战和心流的持续。正是在技巧提高、目标上调的过程中,当事者感受到了成长的乐趣。这大概就是幸福的精髓吧。

    总结

    米哈里借鉴物理学中的“熵”,提出“精神熵”的概念,它的反面就是心流。郑也夫先生总结出五点获得心流的方式:注意力、目标、即时反馈、全神贯注与进入忘我境界。实验证明,全神贯注能减轻脑力负担,因此专注是产生心流的关键,但前提是需要当事者自觉自愿,真正乐在其中。此外,造就心流还需要与技能相匹配的挑战,在技能不断提高、目标不断上调的良性循环中,感受成长的乐趣,就是幸福的精髓。

   对照我们自身,你是否体验过沉浸在某个活动中而产生的心流呢?如何找到凝聚注意力的目标,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