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锦绣太原城》之明清太原城

 传递着 2021-04-17

明清太原城

——历史上中国城市的平面布局(节选)

 

    明初太原城扩建后,共开设8座城门,每面两个。东宜春门、迎晖门,西振武门、阜成门,南迎泽门、承恩门,北镇远门、拱极门。每座城门都筑有瓮城,城东门外有先农坛,城西有河神庙,北门外有社稷坛、厉坛,南门外有神祗坛。
    明清太原城,钟楼偏居东南,鼓楼是全城布局的中心。鼓楼东北也就是全城的东北部,为明代的晋王府及下属机关集中区,占据高地。晋王府城由宫城和外城组成,宫城有三个城门:东华门、西华门、南华门,北部没有设门,可能是因为多大风的缘故。宫城之外有东西南北四面萧墙,这是晋王府的外城。晋王府城内为王府服务的机构繁多,有长史司、审理所、典膳所、奉祠所、典宝所、纪善所、良医所、典医所、工正所、群牧千户所、仪卫司等。晋王的后代又在王府周围修筑了一些王宫府第,如庆成、宁化、临泉、方山、广昌王府等。
    明清时期,鼓楼以北主要为政府机关所在地,以太原府为中心,呈环状分布。明布政使司署在府治东,即元代的行中书省治所;按察使司署在府治西南,后移鼓楼东南;清代的都察院署在府治东等等。
    鼓楼以南直到大南关一带是明清商业市场集中的地方,“城三面惟南郭数千家之市”。这里著名的集市与街名多合为一体,诸如帽儿街、活牛市街、柴市巷、前后铁匠巷、靴巷、剪子巷、帘子巷、麻布街等等,这里商业繁华、人口密集。明代南关一带商业发达、人口繁盛,形成新的居民点和集市区,景泰初巡抚朱鉴筑南关城。大南关一带曾是宋代最初建城的地方,商业集市代代相承,加上交通便利,所以商业长盛不衰。
    明清太原城是山西省省会所在地。明太原城为九边重镇之一,城内设左、右、前三卫,位于城的西半部。明太原城北部军事地位重要,镇远门外筑有北关城,驻扎军队。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北关又筑新堡,“以居营兵”。清顺治六年(1649年)在城西南角筑起一座周八百四十三丈四尺的满城。满城开有两个东门,驻扎八旗兵,位置在今天水西门街和大南关一带。这里地势低洼,屡遭水患,光绪十八年(1892年)又在城东南角另建新城。现在大南关的旧城街和火车站一带的新城街就是因新、旧满城而得名。明代位于城东北的晋王府城,清顺治三年(1646年)被大火焚烧殆尽,留下一片废墟,雍正年间在这里建成营房4千余间,驻扎精骑营。精骑营以北有演武场、火药库,形成军事区,今天的精营街、教场街、营坊街、营西街都因此而得名。
    明清时期太原城东南一带以太原府儒学、贡院、书院、考棚为主形成文化区。太原府儒学位于府治东。贡院在迎泽门东、承恩门西,面城背水,占地47亩多。考棚在承恩门内东侯家巷。顺治十七年(1660年)建立的晋阳书院,一名河汾书院,位于北门附近。乾隆十三年“以北门逼处阛阓,不免嚣杂”,于是移于城区东南三立祠,又名三立书院。
    明清太原城四面各有两个城门,但东西之间、南北之间并没有街道直通。城市的主要干道有入镇远门的大北门街“涂(途)容四轨”,入迎泽门的大南门街“涂容三轨”,直抵黑虎庙,入振武门的水西门大街“涂容四轨”,入阜成门的旱西门大街,入承恩门的新南门大街。主要干道大都与城门相连,这不仅说明城门交通地位的重要,而且城门对城区干道的形成也起了重要作用。干道中以水西门大街和大南街在城区西南十字相交。次一级道路勾通主干道,把城区内各功能区分隔开来,如柳巷、三道巷、都司街、棉花巷等。鼓楼虽是全城的中心建筑,俯视城内大街小巷,但没有大街和城门直通,除大南门、水西门外,从其他城门均难于直达鼓楼。明代太原城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拓展后,原来的丁字街并没有多少改变,影响城区的交通。八个城门中,迎晖门(小东门)、拱极门(小北门)交通能力最差。交通地位最为重要的是迎泽门和镇远门。明代晋王府城占据城区东北大片地方,阻碍街道的延伸,迎晖门、拱极门交通能力最差,也与此有关。
    明清太原城在空间布局上呈现一定的功能分区:宫殿区、官衙区、工商区、文化区。这些功能区与城区地理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宫殿区位于城的东北部,地势高爽,容易形成气势宏伟的建筑;官衙区,主要集中于鼓楼之北,位于城的北部,便于控制全城;工商区,主要集中在大南关一带,这里交通地位重要,人口云集,是商业贸易的最佳场所;文化区,位置在城区东南,这里人烟稀少、环境幽静。由此可见,明清太原城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以及道路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地区地理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锦绣太原城》之明清太原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