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汇嘴•历史》:惠南一个湾

 飘影23号 2021-04-17

这个湾,叫六灶湾,在惠南的乡野。

作为一个地名的存在,人们想起这个湾,也只是一闪而过。而就在这个湾上或湾里,有着不一样的人文历史让我们追溯。

浦东有很多的“嘴”,也有很多的“湾”。这些“嘴”和“湾”,是一个时代历史的注脚。我们今天的想起或是书写,是对历史的尊重。

历史是多情的,在多情的历史里,有了今天的繁花盛开。

《南汇嘴· 历史》

《南汇嘴·历史》:惠南一个湾

话说六灶湾

《南汇嘴·历史》:惠南一个湾

图文 / 潘水春

浦东(南汇)的一些老集镇,多数分布在乡野村落。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隐藏在各角落的老集镇有着不同的命运。这些集镇或已成旅游景点,或已彻底消失,或行将消失。深入腹地才能找到那些鲜为人知的老集镇,至今还留存着一些过往,六灶湾便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南汇嘴·历史》:惠南一个湾

六灶湾由来

历史如同一条长廊,一头系着遥远的过去,一头连着今天伸向未来。话说六灶湾的前世,离不开南汇“熬波煮盐”的过去。

南汇是从大海里长出来的,这里曾是重要的海盐产地,许多地名烙上了海洋文明的印记。煮盐有灶,运盐有港。“灶”是当时沿海盐民熬波煮盐的烧灶,南起大团,依次向北,共有15个灶,分别是南一灶、南二灶、南三灶……南七灶、北一灶、北二灶、北三灶(原三灶镇)……北八灶。每座灶边上都有一条东西向的盐运灶港,共有15条灶港,分别是南一灶港、南二灶港 、南三灶港……南七灶港、北一灶港、北二灶港、北三灶港……北八灶港。

《南汇嘴·历史》:惠南一个湾

(六灶湾方位图)

六灶湾并不在六灶镇(那是北六灶),是惠南镇南三公里处的一个小集镇。浦东大地上的灶港基本东西走向、南北平行,一条南北走向的浦东运河(在原盐运河基础上多次疏浚开挖而成)连通着各灶港。

浦东运河在南六灶港口处有个大弯(河流的凹岸处称“湾”),六灶湾地处河弯畔而得名。这里曾是下沙盐场二团治所,清末为二团乡驻地。民国时期,南汇县第一区区公所设于六灶湾。解放后,六灶湾地属黄路乡友爱村和勤俭村,今为惠南镇六灶湾村。

《南汇嘴·历史》:惠南一个湾

(浦东运河六灶湾段)

六灶湾集镇

浦东运河水道悠长,是条通达江海的水上运输要道。在以水路交通为主的年代,浦东运河是沟通联系南汇县城和大团经济中心的纽带,是粮食、物资等的水上重要供应线路,这里舟楫南来北往,商旅往来不绝。日暮时分,船只驶近南汇县城时,南汇城门已关,遂就停泊暂歇。六灶湾离南汇县城不远,又地处浦东运河凹岸处,是供船只避风停泊的天然港湾。

《南汇嘴·历史》:惠南一个湾

独特的地形环境,六灶湾成了水上交通驿站,这里商旅往来频繁,集镇因地就势而建。据记载,集镇始建于明末清初,沿运河东岸老护塘一字排开,至清末已颇具规模。那时,六灶湾河边船只密集,樯橹相连,集镇人口剧增,街头生意兴隆。

《南汇嘴·历史》:惠南一个湾
《南汇嘴·历史》:惠南一个湾

民国时期,浦东运河上有大团至川沙客运航线,每天有“小火轮”在六灶湾码头停靠,货运船只及客流进出频繁,六灶湾成了黄路地区最大的集镇。这里商贾云集,市井喧嚣,纵贯南北的街道两侧,店铺林立,有榨油、碾米、棉布、米面、药铺、典当、酒楼、茶馆、书场、钱庄等近百家商铺。

《南汇嘴·历史》:惠南一个湾
《南汇嘴·历史》:惠南一个湾
《南汇嘴·历史》:惠南一个湾

解放后,黄路乡政府迁黄路集镇,六灶湾集镇店铺日益减少,商业功能逐渐向外转移,曾经热闹的集镇开始凋零,老街仅存综合商店、鹤令堂中药铺等。后随时光流逝和现代交通兴起,曾经繁忙的商业街完成历史使命退隐于野。如今的六灶湾镇只剩下空屋旧铺,虽还有些老镇味道,但已不见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

《南汇嘴·历史》:惠南一个湾

(六灶湾集镇老屋)

走近六灶湾老街,穿越到时代变迁的岁月里,看着那些凋零的门窗和斑驳的院墙,触摸渐渐模糊的雕花和门楣,倾听住户聊那往日的繁华和喧嚣。鹤令堂、顾家宅、濮家大院……带给我们的是隐含其中的一些往日轶事。

《南汇嘴·历史》:惠南一个湾

(鹤令堂药铺)

“鹤令堂”是临街药铺,首创时期无法考证。清同治年间,由顾家顾祖基用500石大米盘进。据传,该药铺专营各地上等药材,参、茸、燕等备货齐全,因药真价实、童叟无欺而闻名四方,成为南汇同业之冠。药铺存续期间,堂中有老中医为患者诊脉看病。“鹤令堂”是幢很有特色的二层木制楼房,二楼走廊里的木扶栏、扶手、扶杆等均采用上好木料,精致木雕传递着往日的繁华。

《南汇嘴·历史》:惠南一个湾

(顾家宅部分)

顾家宅位于六灶湾集镇南不远处,始建于清末民初,为当时南汇最大的地主住宅。顾家顾祖基(号锦花),约生于1845年,清咸丰年间副榜贡生,曾入京师国子监读书,后任江苏睢宁县教谕(相当于县教育局长)。1895年,顾以病辞官,荣归故里,花巨资置办家产,在二团营建宅院。至解放初期,经后代不断续建,顾家宅分东中西三宅,共有房间400余间。目前顾家宅只剩部分老屋,宅内杂草丛生,昔日辉煌宅第已是残垣断壁,一片凋敝。在老宅西北,一间老屋按传统工艺作了修缮,虽未能修旧如旧,但依稀能见老宅昔日风采。房梁上有“状元及第、五子登科”字样,寓意望子成龙,期待晚辈考取功名和高官厚禄,表达了美好愿望。

《南汇嘴·历史》:惠南一个湾

(濮家大院及仪门)

濮家大院位于六灶湾集镇北端,濮家过去在六灶湾是大财主,解放后,濮家大院曾作国家仓库存放粮食。目前濮姓在六灶湾并不多,多数已于早年迁出。据说,上海各地濮姓多数迁出于六灶湾。

六灶湾人文

近代历史上,六灶湾有两位民间艺人享有声誉,丰厚了这个村庄的历史人文。

顾秀春,生于清嘉庆年间,二团(即六灶湾顾家村)人,浦东锣鼓书祖师。擅长讲故事和说笑话。他在朋友的鼓励之下,向道士借了一只破钹和圆通,开始进茶馆说书。2004年4月,南汇(浦东)锣鼓书被国家文化部列为上海唯一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文化工程项目,在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南汇锣鼓书又榜上有名。

《南汇嘴·历史》:惠南一个湾

倪清泉,浦东派琵琶第四代宗师,清末民初二团(即六灶湾倪家村)人。浦东派琵琶武曲气势雄伟,文曲沉静细腻。代表曲目有霸王卸甲、十面埋伏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汇嘴·历史》:惠南一个湾

后记

在充满现代感的都市生活里,昔日热闹的六灶湾集镇已成历史。集镇周围已被新式建筑所替代,部分老街被道路覆盖,或淹没在荒草之中。如今,年轻人早已不住在低矮阴暗的老屋里,只住些舍不得搬离的老人。

没有集市,没有人流,更没有浮尘喧嚣,这里少了几分嘈杂,多了几分幽静。所幸的是,锣鼓书和浦东派琵琶已有传承,有些老宅得到重视保护,集镇印记并未完全磨灭。留存下的那些历史遗迹,仍不失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让你感受它的前世今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