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港、中港得名与下沙南场界域探索

 小藏身馆 2022-01-18
一、缘起
我是在老港中学读的初中,从此便和老港结下些许不解之缘。碰到老港人,我也会套近乎说自己是“老港额”,然后憨憨一笑。老港,是我的第二故乡!


由于从事地方志工作——老实说我对文史的兴趣大部分是在老港培养的,平时也写点小文章,隔壁老王班长看到后总是催促“可以写老港了”!每当此时,我总好像被电光石火击中,负债感油然而起。对老港的历史,我处在熟与不熟之间,这好像是极难写的状态,老港早前的历史资料,几乎一片荒原,自己水平又很有限,这类文章不好写还没人看,写不好砸了“孟教授”——老港同学们酒桌上授予我的高级职称的牌子,又怕写错得罪人,心里不免有点“港东港西”。

那就先从老地名入手,这几年陆续写了《老港前世》《老港中港地名再探索》等文章,发表在公众号上,阅读量在五六百,算比较好的。最近,写作《新场繁华,始于北宋》后,感觉以前写的文章似乎应再重新审视一遍。果然,又有一些新的发现。
二、老港、中港集镇得名探讨

老港和中港是两个不同的集镇。2004年出版的《老港镇志》记载很详细,部分摘抄于下:

“一、老港集镇

老港集镇位于南汇县惠南镇(县城)东7公里、中港集镇以南1.5公里,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古镇。2001年,集镇有人口近1000人。老港地区成陆较晚,这里原是一片海滩芦苇地,海潮长期涨落、泄水,自成一条小沟;清光绪十年(1884年)彭公塘修筑后,农民开荒造田,在南汇县东南沿海地区最先开挖此沟为港,故称老港(区别于其他以后新挖的港),集镇形成即延用此名。……

二、中港集镇

中港集镇自1960年起是历届社、乡、镇政府的所在地,是老港地区第二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处于老港镇的中心位置,南果公路在此经过,系老港镇的新兴集镇。

中港因位于老港与一灶港中间而得名。中港原来不是小集镇,而是小地名,仅有一家理发店,一家小百货店,人烟稀少,比较冷落。1960年,老港公社机关自老港集镇迁往中港。从此,沿中港卫星河南岸和南老公路(现南果公路中港段)两侧先后建起供销社的烟塘门市部、百货门市部、肉铺、饭店、粮油管理所、机械厂、织布厂、服装一厂、邮电局、农机站、用电管理站、汽车运输队、航运管理所、兽医站、清洁所、氨水站、内河捕捞大队等单位以及居民住宅楼,初步形成小集镇。……”

《老港镇志》对老港、中港集镇的“今生”记述较详,成功再现了老港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读来令人感奋。但对两者“前世”的记载上,有些美中不足。

 南汇老县志中,老港、中港之名,早已有之。成书于光绪五年(1879)的《光绪南汇县志·卷二》载:“老港,沈家路直出;中港,朱家路直出。”在1879年前,老港和中港,都已是颇具规模的“沿海洪漥”。

以此“顺藤摸瓜”溯源——《南汇县续志·卷一·团路》记载:“沈家路,黄家路市北半里许有路往东,曰沈家路,直东至老港镇,即王塘矣。”而在南汇县首部县志,雍正时期钦琏主纂《分建南汇县志·卷之二》中,沈家路、朱家路均已是下沙盐场三团团路。


凡盐场团路,都有灶门港相伴,故可肯定,老港和中港西段,至少都有300年以上历史。“老港”的“另一半”是“沈家路”——两者关系,有时还合二为一的。在《南汇县续志·卷二·川港》记载:
“老港,见《光绪志》“洪漥”,即沈家路。源自南七灶港东来,过老塘太平桥,转南至袁家路,过塘往东,为正流。别支自南关水洞往东过黄家路,又东北行,两支合流”。“中港”的“另一半”,从《光绪志》看似乎是“朱家路”,但《南汇县续志·卷二·川港》记载:“中港,见《光绪志》“洪漥”,源至北一灶港东来,过老塘万安桥,至钦塘丁家路,越码头而东”,又似乎是“丁家路”。“朱家路”“丁家路”是两条相邻的团路,从《南汇县续志·城东乡图》看,清末民初时,“中港”的“另一半”是丁家路。

老港、中港集镇,均得名于同名河流,这没有疑问。《南汇县续志·卷一·邑镇》:“老港镇。邑东南十五里,老港直出,附王公塘东西两面为街,而塘西为盛。该处原系芦荡,迨翻垦成田,居民渐多。光绪廿八年后建市廛,贸易渐盛,惟往来多崇沙客民,故又名大沙店。”这和《老港镇志》的记载基本相符。

和老港相比,中港在南汇旧县志中也并不是“小地名”,它的每次出现,几乎都和老港“并起并坐”,民国初期成书的《南汇县续志·卷一·团甲》记载:
“三团十甲:王家滩码头、中港路、小朱家路、老港镇”,甲是按人口数量划分的,总体看,十甲管辖范围很大,属于地广人稀,人口集中于上列四处地方。

再进一步分析,笔者认为,老港河之前本名沈家路港。沈家路港,从钦公塘起,一路流经海沈村、沈港村,直东至老港镇。

关于海沈村得名由来,答案应在沈家路(港)名之内。同时,惠南还有个已撤制的海王村,该村附近有王家滩。海沈、海王之“沈”“王”,均应为姓氏,“海”者,大海也,姓氏前加“海”,是为区别于海塘西的本族。

沈港村在老港集镇西部,成陆早于老港,得名也应与沈家路港有关。所谓“老港”,是“这条港比较老”,不是“在南汇县东南沿海地区最先开挖此沟为港,故称老港(区别于其他以后新挖的港)”。
三、中港系下沙南场之“中”港
《分建南汇县志》只见“中港”,未见“老港”,故无法判定当时中港与“老港”的关系。我们只能从《光绪志》 “老港,沈家路直出;中港,朱家路直出”中得知,清末时,老港、中港是两条河。

中港得名由来 《分建南汇县志·南汇县全境图》,县城正东沿海,“中港洼”已赫然在列。

浦东旧志中的“洼”“洪”等,指的是沿海滩涂有一些汛期和涨潮时可行舟的水道,如川沙洼、清水洼、烂泥洼、范家洼、张别洼、大洪洼、五团洪、六团洪、七团洪等。洼的繁体字“漥”,从水,窐声,字义为“清水”“深池”。这些洼、洪的形成,似乎与塘内河流(灶港)的长期冲涮有关,其命名也有一定的规律,或以河名、或以团灶名、或以物名、或以人群(姓氏、来源地等)命名。
    
中港洼名,显然得自“中港”河。中港为何叫中港?我有次在复旦大学,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的讲座上,听历史专家胡阿祥教授讲中国之“中”的由来, 我觉得他讲的很“中”。查阅其著作《吾国与吾名·释'中’释'国’》云,《说文解字》:“中,内也,从口从|,上下通也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下通者,谓中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内也”;“中”,还有引申义和诸多美义,《说文解字注》有云:“中者,別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古代中国政治文化视“中”尤重,所谓“天地之道,帝王之治,圣贤之学,皆不外乎中”,为政要“允执其中”“用其中于民”“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以一切言行要无过无不及,中为“天下之大本”;表现在文化上,中为正,为顺,为和平,为忠信,为合宜。
由此推测,中港之“中”,大致和“中国”之“中”相似,“中”是个方位字,同时也有美好的寓意。

从《分建南汇县志·南汇县水利图》可见,中港处于南汇东南沿海之中。它的北侧,从南向北,依次是北一灶港、北二灶港、北三灶港、北四灶港、北五灶港、北六灶港、北七灶港、南场界港;它的南侧,从北向南,依次是南七灶港、南六灶港、南五灶港、南四灶港、南三灶港、南二灶港、南一灶港、界浜。中港,介于北一灶港和南七灶港之间,正好处于下沙南场之“中”,其(丁家路港)延伸线位置,也恰好在南汇县城东城墙之“中”。

图片


如何判断中港是下沙南场中间的“中港”,而不是下沙南场和下沙北场之间的分界港呢?判断的依据北八灶港之北的“南场界港”(在六团湾镇北)河名。下沙南场北达六团北,南至杭州湾,范围非常大;而下沙北场则在“南场界港”之北,范围相对较小。
中港洼定位 《分建南汇县志·南汇县全境图》中,挨着中港洼西南边,有一小墩,上插一小三角旗,旁注“新建墩”。而今老港镇西南,原有一个烟墩村。《浦东新区村史》记载:“烟墩 位于欣河村(原烟墩村)7组。明代,为防倭寇来此东滩侵犯,当时朝廷在此筑一土墩,高约8米,直径4米。每当发现敌情,老百姓就在土墩上燃烧烟火,发出信号聚众抵抗,故名烟墩。原烟墩村村名也由此而得。”

该座“烟墩”,《分建南汇县志》可查到相关记载:“康熙二年,钦差大人苏於遵旨阅看海塘事案内,临营察看,缘离海路远,內墩声息难通,题请建外塘斥堠十七座”“外墩十七座(在备塘外。每墩相距六里。雍正四年,知县钦琏每墩捐造草房三间,以资汛兵栖住、瞭望):靖海墩(奉贤交界)、董家宅墩、靖氛墩、黄家洼墩、方家棚墩、新建墩、赵家棚墩、外六墩、宋家棚墩、外八墩、殷家路墩、外十墩、江家路墩、大洪墩、杨家路墩、南新墩、邱家路墩”从《南汇县全境图》中南汇城、中港洼和各外墩的相对位置看,南起第六墩新建墩为老港“烟墩”的可能性较大。而从朱祖尧绘制《江苏南汇全境图》(1909)可确定,该墩确为新建墩,在沈家路港(老港)南侧,沙坎西侧。

图片


 从《钦志》可知,这批建于清代康熙初年,外捍海塘(又名备塘、钦公塘)外的外墩,是军事设施“烽火墩”,但起初设立时,它们与明代內墩的防御对象不同——主要为防范南明残余武装登陆突袭,日常由汛兵驻守、瞭望,发现敌情燃烧烽烟报信。

老港“烟墩”的位置,在大海与钦公塘之间——而在黄路钦公塘东侧有2、3公里之遥,说明修筑钦公塘时,离海岸线是较为遥远——钦琏派人、船到海里撒砻糠,最后以海岸沉积砻糠线筑塘的故事,只是“传说”,并不符合真实历史。

以《钦志》成书时间,即可判断中港地名至少有300年。但能否再上溯呢?

位于新建墩和中港洼之间有两条“沙带”。据历史地理学家张修桂《上海地区成陆过程概述》“东、西沙带是一南向分汊状沙带,北起白龙港,向南经军民至马厂为西沙带,碳14测定为距今600±85年;东沙带自白龙港向南经中港至泥城,碳14测定为距今580±90年。则浦东东部成陆过程,在距今600年左右,曾有一个以东、西沙带为海岸的相对稳定阶段。

以前老港的沙岭中学,就在这条西沙带(即“沙坎”)上。中港洼的位置,应该也处于东西沙带附近,成陆距今约600年。也就是说,明洪武十九年(1386)南汇县城修筑时,距海岸线已老远啦!
中港河形成时间  而中港这条河的历史,则比中港洼更早。皇祐四年(1052)~至和元年(1054年),华亭知县吴及,在华亭沿海筑堤长约百余里,历今浦东、奉贤、金山境,又称老护塘,而明初南汇城就选址筑于这条老护塘之内。而下沙南场,在宋代《云间志·场务》中即已出现(“下砂南场,在县东南九十里” ),其撤销期应不晚于明初正统五年(1440)——之后下沙盐场称为下沙一场、二场、三场,每场辖3个团。据此可推断,中港河形成日期,应不晚于1440年。

另,据《嘉庆上海县志》附图,古东江东段(即闸港)过新场西分水墩后,有一支经高阳里朝东入海。而中港附近有一块“水晶宫”(据《南汇水利志》:“老港水晶宫地区地处老港工业园区内,南起中港河,北至灶泓港,东接随塘河,西至白龙港,区域面积5.4平方公里”),是南汇地势最低的几个区域之一,地面高程一般在吴淞基准2.9米~3.5米,该地会不会就是当时的河口区域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