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频繁下馆子,死亡风险增加49%!在家做饭次数越多越长寿

 晚风是如此温柔 2021-04-18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许多年轻人由于没有时间,懒得做,不会做等等原因,很少自己做饭,吃馆子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常态。但是美味和方便的背后,却隐藏着健康的隐患。

最近,发表在《营养与饮食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外出吃饭会增加全因死亡的风险。

定期外出吃饭增加49%的死亡率

调查者对年龄在20岁及以上的35084名参加了1999~2014年美国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的成年人进行了面对面的家庭访谈。调查者对问卷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被调查者有饮食习惯,包括经常在餐馆就餐。调查者随后将这些记录与2015年12月31日的死亡记录相关联,尤其是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

随访16.75年,有2781人死亡,其中51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638人死于癌症。对年龄、性别、饮食和生活方式以及身体质量指数等因素进行调整后,研究数据表明,与很少在餐馆就餐(每周少于一顿)的参与者相比,经常在餐馆就餐(每天两顿或更多)的参与者,其全因死亡风险增加49%,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18%,癌症死亡风险增加67%。

一份发表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报告指出,快餐店离家越近、数量越多,居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大。

这项临床研究包括了超过240万名年龄在35岁以上的成年人,这些人都至少生活在同一个地方15年以上,而且都没有心血管病史。经过一年的追踪观察,研究小组发现,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在靠近住宅500米的地方有2家快餐店,其冠心病的发病率约增加13%;在靠近住宅1000米的地方有5家快餐店,其发病率约增加17%;在靠近住宅3000米的地方有快餐店,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较小,这可能与快餐店远离住宅有关。

饭店饮食含油量高,含盐量低

研究人员称,与在家烹饪的食物相比,在餐馆里吃饭,尤其是在快餐连锁店里,食品的质量通常较低,通常是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盐分的食品,而有益营养素如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含量较低。

另外一个英国学者对1948名9~10岁不同种族的儿童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方便是有代价的,经常吃外卖会增加儿童患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发现,外卖的卡路里高,维他命和矿物质少,经常吃外卖的孩子体内和血脂胆固醇较高。研究人员指出:“如果长期这样做,这些吃外卖的儿童长期患心脏病的风险将增加10%。

有证据显示,经常外出吃饭会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建议大家尽量少外出吃饭。“对于外出吃饭和死亡危险之间的关系,我们知之甚少,”美国爱荷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助理教授鲍伟说。

在外面吃饭主要有三个问题。“北京饭店就餐者膳食营养消费调查”是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员王竹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下馆子就餐时,每个人都要摄取超过建议全天摄取量的脂肪和钠,这是必须要注意的。第一,油是多盐的。中国营养学会建议食盐每日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钠2200毫克),而下馆子的人一餐钠的摄入量为2902毫克,超过了建议每日摄入量。二是畜禽肉食过多。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的建议,成年人每天应摄取50~75克的家畜肉类,而在外就餐时平均可摄取120克的肉类,加上水产和蛋类50克的肉类,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就会增加。三是主食相对少而过多。民众下馆子时更喜欢精制的点心和面食,这样碳水化合物的供给就会减少。专家提醒,如果长期这样饮食,势必会导致慢性病的高发。

在家里煮的越多越长寿

所以,高级餐馆的营养状况是否会得到改善呢?调查发现,不管是快餐店,还是高档餐馆,虽然可以填饱肚子,但是那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却很低。研究者们利用美国心脏协会的饮食评分来评估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数据表明70%的快餐都是低营养的。奢华的餐厅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大约有一半的食物没有什么营养价值。

大量的发现表明,人们应该多在家做饭。早先的研究显示,喜欢烹饪的人寿命更长。不久前,一项来自中国台湾的研究表明,经常烹饪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们经常烹饪会使寿命延长,死亡率降低50%。而经常做饭的人,吃肉少,蔬菜多。

这项研究也发现,经常做饭的人寿命更长。相对于那些从来不做饭的人,经常做饭(>5次/周)可以减少50%的死亡率。在调节了身体机能、认知功能、营养知识等多个共同变量后,经常做饭的人的死亡率也下降了41%。调查还发现,妇女比男人从烹饪中获益更多。研究人员对随访人员延长两年。

进食是一门大学问,除了健康饮食外,还应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之前有研究显示,经常与家人一起进餐的青少年,其肥胖率明显降低。最近一项美国研究发现,和家人一起吃饭,虽然这和肥胖风险倒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如果经常在家自己做饭吃,吃饭时不看电视,那么肥胖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