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29日全球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个关于 脂肪和碳水的摄入量,对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的研究结果: 对比『多吃油』和『米面糖等主食』,哪个死的更早,更加容易得心血管疾病? 让国际医学,营养学界,健康界立马炸开了锅。 问卷调查了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死亡率和饮食之间的关系。 这个研究,评估了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心血管疾病,和总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 1,较高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会增加总死亡率的风险。 2,脂肪的摄入量,可能降低总死亡率的风险。 (各种脂肪,和碳水,与总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3,高饱和脂肪(肥肉,椰子油等)的摄入量,可能降低中风的风险。 4,总脂肪,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和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没有相关性。 结论: 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和更高的死亡率有关, 总脂肪和部分脂肪,能降低总因死亡率, 脂肪和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没有关系,饱和脂肪可能降低中风的风险。 这些研究结果,全球的膳食指南,恐怕都要重新考虑定制标准了。 说得再通俗些,就是: 1,吃米面糖等主食(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可能让你死得更早。 2,多吃好的脂肪,吃油,可能让你活得更长。 3,吃肥肉,椰子油等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降低中风的风险。 4,吃油和心脏病没有关系,吃多少油都不会提高心脏病的风险。 5,我们信任的传统膳食指南,可能让我们越吃越不健康。 (少吃米面糖,让你活更长) 看了这些毁三观了,有一点点懵…… 但大部分人还是害怕脂肪!
最可怜是一些老人们 大部分中国的老人们,已经被低脂饮食彻底洗脑, 因为他们接触的所有医生,都告诉他们,要少油少盐少吃肉,饮食要清淡,清淡,再清淡…… 很多老人,常年不吃油,一天几碗面,几碗米饭,不敢多吃肉,不敢多吃油,最后,心脏病越来越严重,糖尿病永远都无法治愈,中风问题越来越严重。 50岁以后,请停止粗茶淡饭。 在过去,老年人不沾荤腥是一种教条,荤食是高血压、高血脂、 高血糖疾病诱发的罪魁祸首。 而现在,越来越多高龄者, 被营养学家、中医师建议“要吃肉”。 影响健康的原因并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人类的处理方式、 食用量。 绝对禁吃荤菜,并不能保证健康长寿。相反, 可能造成蛋白质等营养素供给不足,而最终加快衰老,导致死亡。 “老人健康的关键,与其说是疾病,不如说是老化。 若要抑制老化, 粗茶淡饭不但没有帮助,反会增加老化速度。” 年纪越大,营养不足,每五位80到84岁的老人就有一位被归类为“低营养族群”。85岁以上的人,则有1/3没有摄取足够营养。 原因是,老年人胃口变小后,三餐要是粗茶淡饭, 热量和营养素就会不足,免疫力因此下降。 营养不足, 使得因心肌梗死、狭心症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变大。 “ 若高营养族群的死亡风险是1,低营养族群的风险就是2.5倍”。 而且,营养师慎重告诉您, 不吃肉的人比两天吃一次肉的人患痴呆症的概率要高一倍~ 一位女性,曾经尝试低脂饮食,素食,不敢吃脂肪,最后患有糖尿病,她移民到美国后,找到了自己的问题,最终改变饮食结构,多吃脂肪,最后成功逆转糖尿病。
很多老年人最基本的饮食结构都是错误的。
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穷人患糖尿病,心脏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越来越高,为什么呢? 因为国外的菜太贵了贵得吓人,穷人都消费不起,只吃得起廉价的碳水化合物。
确实,主食是最廉价的食物,也是最直接的能量来源, 不吃主食,会增加很大的一部分费用,特别是中国老人,特别舍不得,只要能吃饱,就不想花更多的钱去改善饮食。 还好,中国的菜比较便宜,大部分人都还吃得起。 目前,最难的是,说服中国的成年人去改变饮食结构, 大部分国人都会觉得,不吃米饭,不吃面,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米饭,面,和糖一样是会让人上瘾的,大部分国人已经碳水上瘾,若要想改变,得需要较长的时间。
一个老的,不健康的观念,一旦植入大脑中,可能一辈子也不能改变, 低脂饮食的神话,在国外早就破灭了,目前在国内还是大行其道。 低碳饮食,在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已经是一个最基本的健康共识了。
我们身边的人,大部分人还没这么吃,医生也不建议低碳水化合物, 都会认为这种论调的人是疯子,另类。 可能多年后才会发现,原来这才是真理。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吃呢? 肉炖一小时,是营养宝库 长寿之乡冲绳的长寿老人,都有吃肉的习惯,基本每天都吃肉,几乎没有人患心血管系统的老年病。 他们喜欢吃肉,但制作方法却与众不同:不是顿顿炒肉、炸肉, 而是把肉煮2∼3小时后,再加上罗卜或海带,然后再炖1小时才食用。他们把这种菜叫 “营养宝库” 。 这种做法,肉经过长时间的炖煮, 其不饱和脂肪的含量明显增加,胆固醇含量会大大下降。 这种肉既含丰富的营养,又不会引起心血管疾病, 是延年益寿的营养佳品。 延迟老化的饮食要点 1、每一餐都很重要,红肉白肉都要吃,但不多吃 吃肉(包括内脏)时,要掌握一条原则:少量、 多样化。 肉食多样化,可增添人的食欲。 老话:“ 吃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鱼肉。”是很有道理的。 2、三餐份量均衡 三餐份量平均分配,可以让肝脏稳定合成白蛋白, 使合成代谢反应安定运作。 3、食物选择上,充分摄取动物性蛋白质并选取高抗氧化食物, 动物性蛋白质食物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建议摄取量比国际饮食参考摄取量再多一些。 抗氧化食物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缓老化速度, 比如一些深海的鱼。 4、不要只挑软的吃 咀嚼能力,反映身体的老化程度。 为了维持咀嚼能力,建议选择适当食物,每口食物慢慢咀嚼。 5、维持口腔环境的清洁 每半年到牙医报到一次,检查牙齿、洗牙,保持口腔环境清洁, 以维持咀嚼能力,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风险。 6、每周多出去吃几次 50岁以后,建议积极创造想吃的欲望。就算一个人, 也可以到不同的餐厅用餐,挑战味蕾。一周来一次, 穿上最喜欢的衣服,带上自己的伙伴们,出门享受一次年轻! 7、多炖少炒 在蒸、炒、炖、煲等烹饪方式中,最适合中老年人的是炖和煲。 合理安排科学的膳食, 在荤食方面不应取偏颇态度, 科学处理好荤素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