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言语道断,不可说,一说便错。

 江夏大心学 2021-04-19

2021-4-19摘于豆瓣

言语道断,不可说,一说便错。


茵陈三月2019-02-08 11:20:43


每一次翻看从前写的东西,都会质疑自己怎么可能写出这些语句,哪怕只是10小时以前的昨天。我所制造的语言或文字越多,便愈加对他们充满疑惑。这真的是我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吗?包括我正在写着的话。


我不知道我,所以我是我。


真实应了那句“言语道断,不可说,一说便错”。


我知道这句话,是朋友推荐的《天道》第九集,丁元英劝解芮小丹辞职。


我有几句不能跟你讲理也无法给你解释所以然的话,希望你能听进去。关键一句:你应该辞职。请注意,我说的是你应该,不是我希望。只要你一分钟是警察,那你这一分钟就必须要履行警察的天职,你就没有避险的权力。但是,国家机器不缺少一个迟早要被淘汰的女刑警,而社会应该多一个有非常作为的人才,这不是通俗的英雄主义和通俗的平等意识可以理解的价值。


(规劝也罢,禅道也可,总之这段话是理性角度思维形式下的必然结果的阐述。也就是丁元英理性剖析芮小丹职业的价值)


赶快把后半部分拿掉,你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嘲讽了。你这么严谨的一个人,今天怎么会说这么过头的话?


(芮小丹的回答是个警察应有的回答,或许不该冠上职业的标签,可结果如何,过程必须去经历,去经历就有了思考,理性思考不被人认同的根源,是远离生活之外的事实)


我再重申一遍,我不能跟你讲理,也无法给你解释所以然。我说过,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


(你不知道你,是因为你在此山中,你知道你,你就不是你了。是因为你出了山,出了这锁住了人性却又不脱离人性的讨论)


这就对了,我就应该是我,为什么你非得让我不是我呢?既然是我知道了我就不是我,那就是不可知,不能知,那就别知了。


(不可知,不能知的背后是知道了就出世了,佛家出世入世讲的是因果,追求的缘慧。俗家人入世再出世,是居士,是在出世中寻求入世红尘的枷锁,然后解开它,就成道成佛了,难就难在,只可意会)


果然是言语道断,一说就错。


(不能说,不可说的禅语背后,是明知镜花水月不为真,却当真,当真了就为真。知真非真的背后,说假就成假了。假了就不为真了,也就当不得真了)


关于上达学问的无法言说和没法思考,我找到了以下答案。


一、佛家


《五灯会元》曰:世尊临入涅槃,文殊大士请佛再转法轮。世尊咄曰:“文殊!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汝请吾再转法轮,是吾曾转法轮邪?”。文殊请释迦摩尼再转法轮。释迦摩尼训斥道:“文殊,我四十九年没说过一个字,你让我再转法轮,难道我曾经转过法轮?”这里,佛祖否定了自己说法和转法轮。


同样,在《金刚经》佛言:“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意思是,如果谁说我如来说佛法了,那么他就是诽谤我。大家知道,释迦摩尼说了49年佛法,阿难记录,浩如烟海的佛经便是证明。那么佛祖为什么否定呢?答案就是《维摩经阿閦佛品》所言:“一切言语道断。”。佛法是非语言对待的,释迦摩尼担心人们执着于文字导致不能悟入。


《缨络经》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止观五上》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名不可思议境。”;


《文殊师利所说不可思议佛境界经》曰:“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非思量境界是佛境界。何以故?非思量境界中无有文字,无文字故,无所辩说,无所辩说故,绝诸言论,绝诸言论者,是佛境界。’”


《仁王经》曰:“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


《六祖坛经》慧能: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以上佛家的论述无非在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是言语能说出来的,也不是思考想像能够得到的。一说就错,一想也错,叫不可思议,即不可思不可议。这就是所谓的“悟道者,不涉文字语句”。


般若实相离言语离心行,不管你怎么说都说不到它,不管你怎么思议也与它不相干。禅宗认为:靠见闻之知和语言文字可以形成关于外部世界的观念,却不能认识心体本身;所谓“不在境上生心”,“说即不中”,“以心捉心,终不能得”,“第一义不可说”等等便是此意。


语言和思考与六尘境相应,是生灭法,而般若实相无生无灭,故无法言语思议。一般人听经不能开悟,就是着了相,着了什么相?就是言说相、名字相、心缘相,堕落在第六意识里永远不能见性。尸弃佛有偈曰: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金刚经》有:“应无所住生其心,”,所谓的“无所住”是无为境,即为非思量之境,亦即不落文字之境。唯此境方可“生其心”。“如来所说法,应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境界。


通过上面的讨论,知道了佛法无法通过语言和思考而得,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心灵去悟。


几段佛家公案:


释迦摩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大家都感到莫名其妙,唯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释迦摩尼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外道的人问释迦摩尼:“昨日说何法?”曰:“说定法。”外道曰:“今日说何法?”曰:“不定法。”外道曰:“昨日说定法,今日何说不定法?”世尊曰:“昨日定,今日不定。”


外道问释迦摩尼因:“不问有言,不问无言。”释迦摩尼沉默良久。外道赞叹曰:“世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乃作礼而去。阿难不解,问佛:“外道得何道理,称赞而去?”世尊曰:“如世良马,见鞭影而行。”


佛家关于真相或真理的不可言说性质,有的朋友可能怀疑,有那么神秘吗?这是不是佛教故弄玄虚的说法呢?答案:不是的。今天介绍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家和儒家的观点,它们与佛家的观点是一样的,大家参考。


形而上的问题在西方或港台可能好一点,因为全球80%的人都有宗教信仰,而宗教都是形而上的。绝大部分中国人没有信仰,加之长期接受唯物主义的洗脑,所以喜欢动脑筋思考本体问题,实际上,大脑思考是不可能领悟形而上真理的。


二、道家


1、老子不可言说的“道”


人们都知道《道德经》的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即,说出来的道就不是“道”的本身了,可见“道”是不可言说的。


'道'是什么?无法说,它是《老子》的核心概念。勉强说,“道”主要有以下五种含义:一是指形而上的本体,即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原,可感而不可道和不可见;二是指“无”,“无”是“有”的前提,“有生于无”,“道生万物”这就决定了任何物质存在的本质,没有道就没有天地万物。三是,“道”是宇宙万物发生、存在、发展、运动的内在原因,由此形成了所谓的规律;四是万物在变,“道”却如如不动。五是,“道”是人生在世的一种准则、标准。


“道”意味着唯一、绝对、最终、真实和究竟,它是理解道家思想的关键所在,因其无法言说,所以只能用心慢慢体会,这样才能悟道。《道德经》里的提到的圣人就是悟道者。


进而,老子在《道德经》五十六章提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意思是知“道”者的说不出来,而言“道”者却不知“道”。有趣的是,白居易在《读老子》里质疑:“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我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其实,《道德经》是老子在无奈之下而写的,而且在文章的开头已经打了向大家打了招呼:“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哎,各位,我说的道可不是“道”的本身啊。


2、庄子“口不能言”


庄子在《天道》中有“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蕴含事物中的本体是不可言说的。庄子又谈到读书问题:“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可见庄子清楚地意识到书籍和言语的局限性,所以,他在《秋水》篇中提出“至言,无言;至为无为”的观点。


在《庄子·秋水》里有“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语可以说个大概,但其中蕴含之真相是说不出来的。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又曰:“道不可言,言而非也”。这与佛家是言语道断,一说就错同出一辙。


很明显,庄子推崇“无言”之美。好了,矛盾来了,大家知道,庄子著述颇多,且文章雄浑飞越,想象奇特,超凡脱俗,恣肆汪洋,仪态万方。人们不禁要问:你庄子说“不可言传”而自己却写了一大堆,怎么解释?


我们还是来看看庄子是怎么解决这个矛盾的。在《外物》里,庄子言道:“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蹄”是捕捉兔子等用的“圈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挂在河里的筌本是用来捕鱼的工具,可等捕到鱼后,就已经成了没用的东西;设在山里的圈套本是用来捉兔子的工具,可等到捉住兔子以后,也成了没用的东西。语言和文字是用来表达心意的工具,既然得到了意,言就可以忘了。但如今的学者,本末倒置,太看重语言和文字,却把“意”给搞没了。这句话告诉我们:你本来是求道的,结果却执着于文字,考据训诂,而把“悟道”的目的给忘了。


佛家大珠慧海禅师非常赞同庄子的这个观点,他说:“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遗教。亦犹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也。”。这就是“悟理而遗教”,如果达到了“悟”的境界,佛教经典就可以全部忘掉了。而现实中,很多儒释道的学者们却常常忘记第一要义的目的,而执着于第二、第三要义的手段工具,过多地纠缠于词语的诠释并为其苦苦思索,做了一辈子无用功。妙心寺的开山祖关山国师在其“遗训”中曾说:“望汝等务求其本,……切莫误去摘叶寻枝。”。


庄子在清晰地认识到语言文字局限性的的同时,也认识到语言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他在肯定“言不尽意”的前提下,提出了“得意忘言”这一符合中道的真知灼见。所以,“得意忘言”就是庄子解决“言不尽意”却要“言”这一矛盾的方法。


在这里,庄子的“得意忘言”提醒我们,读书时不能执着于文字,而是要突破语言文字的束缚,用心体悟文字背后的东西,悟到蕴含在语言里的深层内涵与言外之意。


通过上面的论述,佛家认为实相“不可言说”,道家认为道“不可言传也”,而实相无相,就是无影无形的道。庄子说“得意忘言”,慧海禅师说“悟理而遗教”,都是不执着于文字,观点完全一致。显然,佛道是一家。那么,儒家呢?


三、 儒家


1、“子欲无言”


《论语》中有:“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为何无言?还是因为形而上的学问无法言说,即所谓“言不尽意”。《周易·系辞上》记载:“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进而他又提出“子曰:'圣人立像以尽意’。”即通过“立像”来帮助理解心意良知。


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解释道:“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通过言和像而得意后就应该忘了言和像。显然,这里王弼把儒道合二为一了。


王弼天纵奇才,他以老子思想解《易》,开一代新风---'正始玄风'。王弼的易学观体系庞大,内容深奥。他留下了《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等诸多著作,可惜天妒奇才,24岁即去世,何晏曾叹道:“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


另外,“子欲无言”完全符合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天地不言,万物却因为天地的存在而生机勃勃,所以,人要效法天地,也“讷于言”。到了形而上的学问,儒道也是处处相通啊。


《礼记》里有,“人死曰鬼”“鬼者,归也”,就是说人死了就回到来的地方,曰“归”。但鬼是什么样子?鬼怎么生活?我们为什么看不见鬼?等等问题是无法描述的。所以,当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回避了这个问题。再问死。孔子又说:“未知生,焉知死?”,又回避了。学生子贡无奈地叹道:“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屡言知天知命,然却从不深言天与命。这就是佛家提出的言语道断,一说就错。


对于不可言说的鬼神,孔子只是点到为止,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这句话有三层意思,第一,鬼神是存在的,我们要尊重、尊敬、敬畏它。第二、“远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接近,因为那是另一个维次的存在,是不可言说也不可思议的东西,接近了容易把自己的思维搞乱。“敬而远之”就是不左不右,不偏不倚。这就是中庸之道。这一点和佛家的观点一致,佛家的神通可以看到鬼神的活动,但释迦摩尼反对表现神通。第三,“可谓知矣”是说,只有敬畏鬼神而不接近的人才是智慧的。关于鬼神问题,孔子在《孔子家语》里有比较多的论述。


2、孟子“难言也”


孟子说人生有三乐,其中一乐就是得天下英才教育之。在《孟子·公孙丑上》谈到,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说:“请问老师,您最擅长的是什么?”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言也!”,意思是,难以用语言描述。


孟子勉强解释“浩然之气”道:“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转了一大圈,说清楚“浩然之气”到底是什么了吗?没有。可见浩然之气是一种来自本体的东西,属上达的学问,所以“难言也”。其实,历史上又有谁能说清楚呢?我们看到,孟子的学生中并无像颜回一样的得道之人,可见根器好的人还是太少了。


3、王阳明“道不可言也”


大儒王阳明出入佛老,自然和儒释道的圣人一样,他说:“道不可言也,强为之言而益晦”,道不可言说,勉强说则越说越乱。


佛家和王阳明想普度众生,告诉世人这个真相,无奈也说不出来,只好采取方便说法,结果人们执着于语言文字,学佛的人去行善捐款放生去了,阳明先生的学生去经世致用了,真正的佛法和心学就此远离心灵,跑到心外去了。语言会带来这个可悲的结果,王阳明知道吗?他知道,他提醒学人:“今却只从言语文义上窥测,所以牵制支离,转说转糊涂。”,盯着语言文字去推测的结果就是越学越支离破碎,越理解越糊涂。可见王阳明深知此理,可惜又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经常叹息无语。


王阳明说:“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见闻之知是由良知发出的,是良知之用;但良知却不能靠见闻之知获得。所以,王阳明说:“此须自己体认出来,非言语所能喻。”,“用功到精处,愈着不得言语,说理愈难。”,这里的用功就是禅宗的实修,一般人不懂得实修这个道理,依赖见闻之知和语言文字去握良知,结果反而体认不出良知。


对于这样一个不能用语言文字和见闻之知去把握的良知本体,王阳明认为只能靠“悟”去把握,“在不睹不闻上着实用功”,王阳明说“自家痛痒自家知”。“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尔要知我苦,还须你自吃。”。这与佛家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模一样。


形而上学问的这个性质让圣人们很无奈,知道却说不出来,所以王阳明经常为此沉默不语,暗自着急。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他的学生“不省得”,听不懂阳明学的原因了。阳明学没有接班人的原因也在这里,所以,今天的中国是没有人懂阳明学的。


4、南怀瑾无奈罢课


南怀瑾先生是佛家,同时也是儒家和道家。他是非常风趣幽默的学问大师。他非常善于方便说法,谈儒释道的上达学问旁征博引妙趣横生。但即使如此,还是经常看到听课人一脸茫然,怎么说也听不懂。无奈,只好一声叹息,中途“罢课”。南师心里很难受,对听课的人说道:就算我累死了也没事,可是你们一点进步也没有,怎么办?


在场听课的人不禁泪流满面······唉!有什么办法呢?根器不够,心灵的智慧不启动,只知道动脑筋有什么用?


总之,以上就是为什么上达学问“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一说就错,不可思议,大家细细体悟。


人们常说的放下、淡定、逍遥、淡泊名利、了生死等等境界只有上达之人可以自然做到;下学之人可以通过克己止欲而勉强做到;下下学之人即使拥有再多的知识也是做不到的,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一切的根源在于没有入心,大脑理解并接受,心不认可,一切都是白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