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第110条解读

 经方人生 2021-04-19

一以参详|群疑冰释

《伤寒论》是一部医学经典著作,

对学中医者来讲,乃是必修之课。

历代为之研究与做注解者有数百家之多,

大家都墨守着“六经辨证”这一常规,

鲜有敢越雷池一步者,

先生运用五运六气注解和批驳了

千余年来六经辨证之错误,

大胆地踢开了旧框架,

提出了“阴阳六气辨证”的看法,

可谓是还原了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本来面目。

我们将在这里逐条载录先生之注解,以飨读者。

(110)太陽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硬,小便当數,而反不數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榖气下流故也。

【提要】

此以下七节,皆论太阳病误用火攻而致变证之证治法也。

【释注】
太阳病二日,邪尚应在表分,证不当见躁。今却见躁者,是病邪已入少阴分野,故曰反躁。躁者,少阴真阳之虚也,阳虚阴盛,故发躁也。少阴真阳既虚,则卫阳不足以卫外,所以太阳之气病也。太阳病而兼少阴阳虚,治之当用麻黄附子甘草汤以扶阳解表,而医反用火法熨其背,此误也。火法熨背,首使火热之邪直逼胃中,竭其胃中之水津而为大汗出,再则火热内逼,扰乱心神而为躁烦谵语,如此之变,不惟阴邪盛,阳邪亦盛矣。阴邪阳邪两盛,体内阴阳不支,仲师曰:“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十余日后,其人振慄自下利者,阴阳自和之兆也。正气来复,与邪抗争,故而振慄,正气驱邪外出,故自下利,故曰此为欲解也。
以下文字,乃仲师补叙误火后之变证与阴阳自和之征兆。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句,乃仲师详火熨其背时汗出之情状也,以用火熨逼汗在背,故只上身出汗而腰以下不得汗。真阳本虚,汗之则重虚其虚,关门开阖,无以司摄,故既欲小便不得,又有欲失溲之感;火邪上逼,胃气上逆,故反呕;火逆于上,阳虚于下,故足下恶风;其大便鞕者,以理推之当小便数,而反不数及不多者,以大汗既竭胃中水津,肠道干燥,膀胱乏液故耳。是误用火法之后,除大汗出,躁烦,谵语之外,尚有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大便鞕,小便少诸证也。若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热,此亦欲解之兆也。正气复,阴阳和,津液生,故大便自通;邪气去,中结开,气机上通下达,故头卓然而痛而其人足心热也。谷气下流者,水谷之气流通也。

编辑 廿八亩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