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话伤寒论5)太阳温病

 愚公移山之志 2018-01-18

人人都可以成为中医5)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7、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前面说了两个《伤寒论》中狭义伤寒的病症分别是太阳中风、太阳伤寒。这个第六条引出了一个新的病名“温病”。

其实大家对温病不是很了解,大家了解莲花清温、银翘片、清开灵口服液等这样的药吧?经常很多朋友在感冒的时候会服用这样的药物,尤其是咽喉疼痛的病人。这些个药都是清热解毒的药物,一般用在身体内有热邪的病。

而这个温病的“温”与伤寒的“寒”也是相对来说的。寒自然是阴寒,温就是偏热了。历史中很多人都说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治疗寒邪的,其实上文说过《伤寒论》也有温病的描述。只要有发热为特点的病伤寒论都有涉及。

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的明显特征就是恶寒。临床一旦看到病人发热,但是他不恶寒怕冷,而且还很口渴这个时候的病就叫做“温病”了。

这里有一个矛盾就是开始冠以太阳病的字眼,所以很多人就认为这个病也要发汗。但是太阳病本来是恶寒怕冷的。这个病明显告诫后人不恶寒,而且口渴。临床还会有舌苔干燥或者舌苔发黄,有的人也会有咽喉疼的现象。这个病是不能随便发汗的,尤其是用治疗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的桂枝汤与麻黄汤来发汗。因为这两个汤液是都比较辛热,是针对表偏风寒的病症。刘渡舟先生曾经用类似的九味羌活治疗过一个病人,完后就问题严重了。

其主要原因就是温病本来是体内热邪过盛的一种疾病。陈修圆认为是少阴化热的一种病,他总强调太阳的相对底面是少阴,少阴本来可是化热。还有陆九芝,胡希恕等人认为就是阳明病。后面学到阳明篇就会发现阳明病的本质就是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反恶热。我记着曹颖甫认为有一种病就是太阳温病。一般葛根汤为太阳温病的主方。所以这个温病其实比较复杂。历史上到了清代温病才完全成为一个体系。但其理论根源都是来源《内经》与《伤寒论》。

临床发现温病初期也会有恶寒怕冷的一个短暂的过程,因为很短暂所以经常被忽略。所以这里说冠名“太阳病”也不过分。本来温病就是从内而发,有时候自然界的风邪只是个诱因。就是没有这个诱因温病也会出现口渴、烦躁、发热不恶寒的情况。可是这一条并没有说明必须“恶热”,所以有待讨论是否一定等于胡希恕老师说的阳明病。

有外邪束缚了内热的时候才会考虑用发汗的方式。这个时候发汗用的是辛凉解表。陈修圆他们认为是麻杏石甘汤,还有吴鞠通的银翘散、桑菊饮等。没有外邪束表的时候一定不能用任何解表发汗的药物。

《内经》说的温病的病因也有不同。比如“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不藏精,春必温病”“先夏至日为温病”等。从字面上讲说了三种情况,冬伤于寒,邪气没有完全驱除,留有的寒邪在体内化热,冬天的时候由于冬季节令封藏,所以不发病,等到春天阳气上升,邪热由内而发,所以陈修圆说少阴郁热也不是没有道理,必经胡希恕老师认为少阴为表之阴。冬不藏精,说的是冬季消失了身体精气,这个包括肾精,包括冬日出汗过多而伤害的津液,还有每晚熬夜所伤害的神志,以及肾中的阴阳平衡。这个时候也是由于冬季节令封藏在冬日不发病,但是因为伤害导致身体阴虚而阳盛,春日阳气生发,因此热邪内发。治愈先夏至的温病,与后夏至的暑病。这个也是阴外界气候而界定的不同病症,但内热是统一的。因为都发热,都伴有短暂的恶寒,所以说与伤寒都是同类病,但是温病与暑都口渴这个是区别与太阳伤寒与中风的必要症状。所以一般外感病中医大夫就会问道口渴吗?这个是关键。(以上理论源自于黄元御)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首先温病是不能随便发汗的。其原因就是内热消耗了体内的津液和水分,所以会口渴。即使有外邪束表必须发汗也要辛凉解表药来发汗,如麻杏石甘汤、银翘散的方法。如果用了桂枝汤或者麻黄汤发汗,这些个药本来就辛热,所以服用后内热更严重,发汗后津液更亏损,这个时候身体内在的热邪会外越,身体就会更加热,热的烫手。这个时候就成了“风温”证。

“风温之为病,脉阴阳俱浮”。之前说过脉有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三部都浮。阴阴阳俱浮。其实还有很多人认为右手脉属气为阳,左手脉属血为阴,左右手两个脉都浮也为阴阳俱浮。浮没有说有力无力,临床分病人的体质,彭子益认为温病多数人是内虚,所以脉浮而无力。这个说法比较正确。阳明病内实的情况脉会有浮洪有力的情况。也就是分为两种,一是内热盛经过发汗,内热被发出来,出现阳气外浮的脉,如果内盛,血分的津液还有的时候阴阳气血两脉都会浮,而且比较有力;二是阳浮而内虚脉浮而无力。

自汗出,阳加于阴为之汗。无阳气的时候汗也就没了,人也就驾鹤西游了。自汗出与阳明证法多汗一样,都是内热蒸腾津液外出。也是由于发汗药的作用,导致肝气衰竭出现的阳脱证,张锡纯的来复汤对此证有一定的叙述。后来的医家也给了“风温”另一个解释:风代表肝风内动。李士懋先生说本条后面的直视、惊痫、瘈瘲为肝风内动的表现。

身重,一般情况下多数人认为身体湿气太重了,或者脾虚不能化湿的人会身重,胡希恕老师也认为是身体有湿。其实情况没有那么简单,身体内热消耗的时候,血液就会干燥,里面的水分少了,身体的血液本来就是热的,所以发热严重,水分蒸腾出来,血液流动出现问题就会身重。人有大热的时候也会身重,不仅仅是身体湿邪重的人才会身重。后面的“直视”就是大热造成的血液损耗不能润目。

“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说实话,在医院工作的护士大夫,或者护工,或者家里老人住院伺候多的人,这个样的情况见到的比中医临床要多的多。多眠睡,临床上少阴病到了严重的情况也会有,就是阳气衰,人的精气神都没了就会多睡;再有就是阳明证严重的人会这样,还有因实热脑中风的病人,这个都是因为热邪干扰心脑以后出现的神昏的状态。鼻息必鼾也是热邪上涌,有时候会伴有痰邪上犯,医院这个样的老年人多的是。热邪重,发汗又再一次伤了体内津液和血液,神志就不清楚了,说话自然说不出,阳明病会胡眼乱语。

以上是被发汗后的表现,都有共同的特点,发汗后都有阳气从上脱的表现,如脉浮、汗出、鼻息、语言等。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温病不但不可以轻易的发汗,用下法,也就是大承气汤之类的方子,去掉腑中的大便,这样的方法也不要轻易用。首先这个下法是阳明腑实病,也就是肠道中有干燥的大便的时候才可以使用。没有肝脏的大便就是是阳明热病也不能用。后面阳明病会说到。医生看到病人发热,不恶寒,口渴,或者有恶热的症状,认为是阳明腑实病,就用了承气汤。这个时候就坏了。温病为内热,但没燥屎。这个时候下法会带走肠道内动津液,会伤害下焦的阳气。出现了下脱的症状。

小便不利,夏天出汗多,小便自然少。这个时候,内热消耗体内津液,下法的时候会拉肚子,把体内的液体带出体外,拉肚子就会阴阳俱脱。正常人都不能一天三次,何况是病人。直视,因为下焦的肝血上润眼睛,这个时候下法伤害内在的生成血液的精微物质,造血出现问题。下法伤害下焦的阳气,没有蒸腾血液上升的能力,也就危险了,眼睛都不能动了。“失溲”不是小便不利的矛盾。小便憋不住了,其实是阳气脱了,人快死的时候,大小便都会失禁。这个主要是小便失禁了。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瘲;”这个也是错误的治疗方式。火主要是之古代的火疗。现在针灸大师贺普仁擅长“火针”。还有艾灸等治疗方式,都是火上浇油的办法。

微微发黄,这个不是黄疸的发黄,是外热消耗体表津液,出现的皮肤发黄,血液的一部分津液渗出的结果。后面阳明病也会谈到,因热而发黄的。

惊痫,瘈瘲,一方面说明惊痫是如受惊吓的发抖而抽搐,瘈瘲也是抽搐,像小儿惊厥,和癫痫的情况。这个两个解释,一个是《内经》说的宗筋与肝胆和阳明经有关系,阳明内热,津液没有了,而肝主筋,津液不能润筋所以就会抽出。另一个就是热邪冲脑,脑子得不到津液的结果。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这一条也是警告后来的学医者,不要用火熏的方式,比如火炕,火炉等。其实这个和前面的“被火者”的形式是一样的,都是火上浇油。这样的治疗,一次两次就会要人命。

后世医家研究的温病学和张仲景说的这个温病在理论上有了更多的解释和理解。其中黄元御的温病理论着重在少阳相火外泄和肾补藏阳有关系,从肝肾出发。陆九芝说的阳明病与后来胡希恕的观点一致。民国的彭子益写的《圆运动的古中医》是发展了黄元御的理论。除此还有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王孟英的《温病经纬》,以及薛生白的经验,作为中医学的继承者,后人都要逐一研究,在结合临床实践,才能有所成绩。

下面一些资料供参阅。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燻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且夫太阳病之即发者,有中风、伤寒之异。

至于不即发者,《内经》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伏邪蕴酿成热,邪自内出。其证脉浮,头项强痛,故亦谓之太阳病。

但初起即发热而渴,不恶寒者,须于中风、伤寒之外区别,为温病。

治宜寒凉以解散,顺其性以导之,如麻杏甘石汤之类。

若无头项强痛之太阳病。但见发热而渴、不恶寒之证,是太阳底面少阴为病。《内经》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是也。

若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莲阿胶汤主之,

稍轻者,阳盛阴虚之人,周身之经络浑是热气布护,治法只宜求之太阳署之里,阳明署之表。职所云心中懊恼。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

渴欲饮水、口干舌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之类,切不可用辛温以发汗。

若医者误用辛温之剂汗之,其内蕴之热得辛温而益盛。不特汗后身不凉静,而且发汗已,身反灼热者,是温病为风药所坏,遂变重证。名曰风温。

风温之为病,若何?

其脉阴阳俱浮,其症自汗出,犹为太阳中风之本象,而大可患者全显出少阴之危象,

肾主骨,热在骨,故身重,

热入阴分,故神昏而多眠睡,

鼻息必鼾,为肾热而壅于肺;

语言难出,为肾热而壅于心,以肾脉上连心、肺也。

若被误下者,津液竭于下,而小便不利,津液竭于上,则目系紧急而直视,且既竭之余,肾气将绝,不能约太阳之气而失溲。危乎,危乎!

若被火炙或烧针者,以热攻热,肾败而现出克攻之象。微者皮肤发黄色,为土克水。剧则热亢攻心,如惊痫,热极生风,时瘈疭。其皮肤不止发黄,竞若火熏之,现出黄中带黑之色,是被下主一逆,被火再为逆。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推而言之,凡服一切消导之药,皆犯被下之禁;凡服一切辛热之药,皆犯被炎之禁,医者可不慎乐哉?

此言太阳病中有温病,误治即变风温也。(陈修圆)

温病者,春时之感于风露者也。《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强不能秘,阴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阳强不密,即冬不藏精之义。

四时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木火司乎生长,金水司乎收藏。冬时寒水当令,阳气潜伏,宜顺天时,以藏水精,精藏则相火不泄,肾阳乃秘。若冬不藏精,坎阳泻露,相火升炎,孔窍常开,是以易伤于寒。寒束皮毛,相火莫泄,虽当冰雪之天,实行曦赫之令。及其令气一迁,寒去温来,袭以春风,开其皮毛,营愈欲泄,气愈欲闭。卫气敛闭,遏其营血,郁热燔蒸,温病作矣,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冬伤于寒者,因肾精不藏,相火发泄,外寒闭其内热也,春必病温者,因卫气得风,遏其营血也,非叔和《序例》所谓冬时严寒,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而为温病之谓。此与若痉、若湿、若暍、若霍乱等,较之风寒之病,虽不同气,而实则同类。热病论:热病者,伤寒之类也,故将伤寒同类之证,列于六经之后。风、寒、温、痉、暍、霍乱等,皆是外感之病,故为同类也。

温病一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齁,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春温之病,受之少阳、厥阴两经,其初感则在少阳之经,其经尽则在厥阴之脏。以其寒水不蛰,阳根失秘,当冬藏之时,而行春泄之令,风木发扬,不俟春交,相火升炎,无须夏至,其木火之气,久泄于蛰闭之秋,故胆肝之经,必病于生长之日。少阳、厥阴,实为春温受病之所也。

太阳寒水之经,主司皮毛,风寒外束,皮毛不开,经气郁遏,必见恶寒。温家风露外袭,木火内应,感于太阳之部,应在少、厥之经。木火当令,寒水无权,故但见发热,不觉恶寒。风烈火炎,津枯肺燥,是以发渴。

是其津血耗伤,最忌汗、下、火劫。若发汗方已,阴亡火烈,木枯风飏,身热如灼,名曰风温。风性发泄,故脉浮汗出。木邪克土,土败则身重,土气困乏则多眠。胃逆肺阻,气道不通,则鼻息必齁。厥阴之脉,上咽环唇,经络枯燥,开阖蹇涩,故语言难出。被下则亡脾胃膀胱之津,土燥水涸,故小便不利。太阳之脉,起于内眦,少阳之脉,起于外眦,目系焦缩,是以直视。风木疏泄,膀胱不藏,是以失溲。被火则益其肝胆之热,微则枯木贼土,而发黄色,剧则神魂惊惕,筋脉瘈疭,黄变而黑,色若烟熏。

五行之理,病则传其所胜,发黄、瘈疭、惊痫,皆少阳之病气传于阳明者也。《素问·诊要经终论》:阳明终者,善惊,色黄。以土色为黄,而木主五色,木邪逼土,土郁则黄色外见也。肝胆藏魂,故发惊骇。

《素问·阳明脉解》: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缘甲木生于癸水,甲木之降,随乎戊土,甲木下降,而戊土培之,根深不拔,是以胆壮。阳明热甚而恶火,(脉解语)。被火则胃热愈增,气逆不降,甲木升泄,胆气无根,虚飘浮荡,上侵戊土。木者,阳明之所畏也,一闻木音,则土气振惊,畏其所不胜也。惊者,胆胃之合病,阳根失培,土木皆怯也。肝胆主筋,筋养于阳明,而滋于膀胱。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阳明之津衰,则宗筋不养,是以缓急失中,发为瘈疭。(瘈,急也。疭,缓也)。痿论:阳明虚则宗筋纵,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反折瘈疭,正此义也。血者,色之华也,火逼血燥,无以华色,色之黄者,加以枯槁黎黑,故形如火熏也。是皆缘于诊治之逆。一逆尚可引日而待时,再逆则追促其性命之期矣。

温病与温疫不同,温疫之热在经,因外感而内郁,原无里热也,温病之热在脏,因外感而内应,原有里热也。温疫原于外感,或但传经络,而病外热,或入脏腑,而病内热,视人里气之阴阳虚盛,各有不同,温病原于内伤,而发于外感,热从内应,自里达表,无但传经络不传脏腑之理,即《内经》之热病也。三日之内,病在三阳,三阳未伤,可用汗法,三日之外,病在三阴,阴枯热极,必用泻法。《内经》汗泻,俱是针刺,改而用药,汗宜辛凉之剂,泻以清润之方,滋其燥热,以救焚毁可也。(黄元御)

辨温病一

温病之于风寒.在太阳病初起时.已自不同.仲景于伤寒中风而外.明揭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太阳中风.啬啬恶寒.翕翕发热.太阳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太阳温病.但发热.不恶寒.而其辨证最要之诀.又全在渴之一字.盖风寒之邪.由外而入.必待传变后里热炽盛.方始口渴.若温病初起便渴.此在太阳病时.早与里热相合.消烁津液.不即善治.真阴之亡.可立而待.且风寒之病.或微汗.或大汗.或战汗.病随汗解.温病虽汗不解.若汗出热不退而脉反躁盛者.内经即决为死证.阴精亡故也.故凡治温病者.当以阴精为至宝.此自轩岐以来一脉相传之宗旨.仲景既揭明温病.苦无专方.后人以意造方.思补仲景之缺.究未可为典要.以予度之.仲景于中风病.以风为阳邪卫气易泄.尚不取大发其汗.则温病之不宜发汗.此理断然莫易.内经云.温者清之.意者当以清里为主.而微兼解肌可乎

辨温病二

仲景既言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温病.更剔出风温之为病.而特申发汗之禁.是有二说焉.

温邪内发.误责其汗.卫气既疏.风邪又袭.两阳相合.身反灼热.此一说也.温邪内伏.少阴既病.肾精不藏.内风易动由里出表.汗出之后.身乃灼热.此又一说也.二说可以并存.而其不宜发汗则一也.余按温之为病.本有新邪伏邪之不同.新邪者.内热本郁.适与时令之温邪相感召.身乃灼热.此病之兼内外因者.伏邪者.阴分自病.风自内生.虽见表热.其病全属内因.而绝不关外因.若发汗后而身反灼热者.不惟阳脉本浮.即阴津与汗俱泄.阴脉亦浮.故脉阴阳俱浮.若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语言难出.何一非津伤之象.更逆之以误下.则阴虚重泄其阴.逆之以误火.则阳亢益扰其阳.一误再误.不至促命期不止.仲景禁例.如此森严.能知其所禁而治法可微会矣.然则治温病者.亦当于未发汗之前.详审病因.慎勿误治焉可矣.

辨温病三

门人问曰.内经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言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仲景但言温病.并未指明春温.温病果专属春时发乎.答曰.冬三月此谓闭脏.古圣人顺冬气以养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养脏之道.预为来春奉生地步.故月令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诚慎之也.冬伤于寒者.以无固密居室之功.致泄皮肤而寒气内薄.然当其时不即病.感春月之温气始发.肌肤乃阳明胃经之所主.寒毒藏于肌肤.阳明经中久郁之邪.一旦发出而外达于太阳.是由阳明而太阳.不尽由太阳而阳明少阳.故与风寒之邪由表入里者.治法不同.然此犹病温之轻者.若冬不藏精之温病.则更不守闭脏之令.数犯房室.其人肾水先亏.一遇温邪感触.乘虚直入.遂有勃然不可御之势.此邪往往直入少阴.更不得以太阳论治.大凡冬伤于寒之温病.病在太阳.即当急存胃中之津液.冬不藏精之温病.病入少阴.尤当急顾肾中之津液.至谓病温必在春时.则四时之中.非其时有其气者.当亦不免.即如内经言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岂咳嗽必在冬时耶.故仲景大法.断不泥四时言病也.

辨温病四

门人问曰.有病温而反宜用温药愈者.何也.答曰.此正仲景所指伏气之为病.仲景云.伏气之病.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患云.实喉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按喉痹一证.多由温邪郁结三阳.宜按阳经论治.今咽中虽痛.似伤而非真伤.又脉见微弱.则病不在太阳阳明而在少阴.冬不藏精之人.少阴肾脏.先已自病.少阴之脉夹咽.故为咽痛.阳僭于上.阴亦无以自固.故虽咽痛.热必复作下利.咽痛复下利.此为少阴证.若误作喉痹而以阳经论治.亡可立待矣.更有身体灼热.绝.似阳经表证.而脉见微弱且多杂以少阴证者.是内挟真寒.外显假热.误进寒凉.即速其毙.凡此皆当急温之证.仲景大法.森森俱列.同一病温.而阴阳寒热.判然不同.藉非脉法辨别真确.毫厘千里.几何不为疑似所惑哉.(吕震名)

辨温病脉证并治篇

『内经』言,热病皆伤寒之类也,非谓类乎伤寒,乃谓与伤寒同乎一类之病也。盖伤寒因伤时令之寒而得名也,温病、热病,亦随时而易其名耳!经曰:冬伤于寒,则为病热,此实时而病者也。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过时而病者也。经曰:凡病寒伤而成温者,先夏至为病温,后夏至为病暑,暑即热之谓也,此随时而病者也。是则秋分以前,皆得以热病名之;秋分以后,皆得以伤寒名之矣。此轩岐、仲景立伤寒、温病、热病之名义也。经又云: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此明过时不病之原也。经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此明过时必病之故也。于此可知伤寒为病,不在精之藏与不藏,而但有触犯即得为病。非若温病、热病、藏精则不病,不藏精则必病也。但能藏精者,纵偶感于邪,或温或暑,其病自轻;不藏精者,虽微感其邪,或温或暑,其病必重,差为稍异耳!若专以冬不藏精,毫无外感,为少阴本病,热从内生,则悖仲景温病之旨矣。仲景论中,但言太阳初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辨其非伤寒,非谓太阳之寒,不由表入,竟从少阴之热内生为病也。经又曰: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是明指温病之发,因感春风辄动内热而始发,所以阴阳脉俱浮也。盖以温病、风温与热病论,互发其义。但热病一论,经已昭然,若复立论,未免赘疣,非仲景详于伤寒,而略于温证也。今将伏气、温病、风温合为一篇,其温热治法,同于六经,读者再细玩『素问·热病论』,及『刺热』、『评热』诸论,与是论互相参考,自有得焉。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

【注】

四时令气,正气也;非时之气,邪气也。正气之中人也浅,感之甚者即病,微者藏在肌肤,不即为病,壮实之人可以自已。邪气之中人也深,感之虽微,亦即为病,甚则直入于藏不能自已,虚者死焉。此篇所谓伏气之病,即四时令气正病,非四时不正之邪,与非常异气之疫邪也。所为伏气者,如感冬令之风寒,其重者,伤于荣卫,实时而发者,名为中风、伤寒是也;其感之轻者,伏藏于肌肤,过时而发,名为温病是也。故时气、伏气之为病,二者不可不辨焉。春三月名曰发陈,是伏气欲发之月也。假令旧有伏气之人,乘冬不藏精之隙,而病者,当须以脉识之。今月之内,初病伤寒、温病者,脉若微弱,是少阴脉也;若喉中痛,是少阴证也。然其痛必缓,非若外感时气之喉痹肿伤暴痛也。今既云实咽中痛,而脉又微弱,故知为少阴伏气内发之阴火也。虽尔咽痛,恐复欲下利,不可以时气外感阳火之喉痹治之也。

【集注】

张锡驹曰:此条言伏气之病,由内而出,非若时行卒病,由外而至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注】

发热不渴,恶寒者,太阳证也。发热而渴,不恶寒者,阳明证也。今太阳病始得之,不俟寒邪变热,转属阳明,而即热渴不恶寒者,知非太阳伤寒,乃太阳温病也。由于膏梁之人,冬不藏精;辛苦之人,冬伤于寒,内阴已亏,外阳被郁,周身经络,早成温化,所以至春一遇外邪,即从内应:感寒邪者,则无汗,名曰温病,当以河间法用水解散,审其表里以解之。水解散,即天水六一散,防风通圣之合剂也。感风邪者,则有汗,名曰风温,当以水解散减麻黄,加桂枝,倍石膏,令微似汗以和之,若大发其汗,则益助蕴热,必令身热如火灼也。盖风温为病,乃风邪外盛于表,故阴阳六脉俱浮;热邪内壅于胸,故多眠睡,鼻息鼾也。风邪伤卫,表气不固,故自汗出;壮热伤气,故身重倦,声微语难出也。若被下者,则愈夺阴液,故水泉竭而小便不利也。

太阳府气将绝,故目直视也。少阴藏气不固,故遗失溲也。若被火者,则以火益火而阳气熏灼,将欲发黄,故微发黄也;剧者热极生风,故如惊痫时瘈瘲也。微黄,病深色渐加黑,故若火熏之也。温病、热病不恶寒者,表热也。口渴引饮者,里热也。表热无寒,故不宜汗;里热无实,故不宜下。表里俱热,尤不宜火。曰一逆者,若汗、若下、若火也;再逆者,汗而复下,下而复火也。一逆已令阴竭,尚可延引时日;再逆则阴立亡,故曰促命期也。伤寒者,伤冬月之正寒也。温病、热病者,伤三时之暴寒也。非时暴寒乃异气也,以其兼令气而为病也,故春兼风温,即以风温名之;夏兼暑热,即以暑热名之。世人通名曰伤寒,又名曰时气,医工见其传变六经,表里情状皆同,故同乎一治也。其温病、热病无汗者,宜大青龙汤;时无汗、时有汗者,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有汗者,宜桂枝合白虎汤。内热者,防风通圣散。表实者,倍麻黄;里实者,倍大黄。量其病之轻重,药之多少而解之,三日之前,未有不愈者。其有外感邪重,内早伤阴,已经汗下而不愈者,则当审其表里,随其传变所见之证,治之可也。此法惟西、北二方四时皆可行之,无不随手取效。若江淮间地偏暖处,冬月初春乃可用之。若春末秋前,即脉证允合,当用麻、桂、青龙等汤者,亦必轻而减之,随证消息,适可即止,慎不可过,过则反致变逆。经所谓同病异治者,此之谓也。

【集注】

程知曰:温病热自内出,故发热而渴不恶寒。风温内外交热,加之自汗,故有身重多眠诸证,有轻重死生之分。医者当以有汗、无汗为辨别之大要,亦即可汗、不可汗为救治之微权。又曰:仲景之青龙、白虎神矣!得此意而推广之,可以应用于不穷。盖温病宜于发散中重加清凉,风温不可于清凉中重加发散也。

程应旄曰:太阳初得之一日,即发热而渴不恶寒者,因邪气早已内蓄,其外感于太阳,特其发端耳。其内蓄之热,固非一朝一夕矣。盖自冬不藏精而伤于寒时,肾阴已亏,一交春阳发热,即病未发,而周身经络已莫非阳盛阴虚之气所布浚。所云至春发为温病者,盖自其胚胎受之也。

音切鼾音旱痫音闲瘈音炽瘲音踪 《医宗金鉴》

温病本气篇导言

自来治温病,以新感与伏邪为两大原则。吴鞠通《温病条辨》,谓风寒伤人由皮毛而入,温病由口鼻而入。初入上焦,再由上焦入中焦,再由中焦而入下焦,直行中道云云。人身由上部至下部是整个的气化圆运动,即以形质而论,亦曲折重叠,并无直的中道可行。所谓新感温病如虚。王孟英着《温热经纬》,称仲景有伏气温病之文。仲景伏气温病之文,乃谓伏有何脉,即有何病,乃泛言各种病如此。非专言温病,非谓冬月伏有寒气,至春变温。只因王叔和于《伤寒杂病论》首,妄加序例曰:冬日伤寒,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云云。后人遂认为伏气温病,此王叔和误解《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寒字之贻祸也。《内经》云:风寒中人,使人毫毛毕直,岂有寒气伏藏于肌肤三月之人,安然无恙,至春变为温病之理。所谓伏气温病如此,一唱百和,不求甚解。原则既差,理路遂乱。因就经过事实,根据原理,作温病本气篇。言温病乃人身之本气自病,非由口鼻而入,非伏去年之寒,变成今年的温。认为温邪由口鼻直入中道,认为伏邪变温,于是以去邪为主义,遂用去邪之药。去邪之药,最伤本气,本气受伤,病必加重。及至病加,犹以为邪深难去,比比然矣。认为本气自病,自知用调和本气之药。病去身安,乃无遗误。抱本气自病的原则,以研求《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所载证状与方法,自能得着适当的妙处,而不为其所持原理的错处所误。

欲知病理,但凭药性。世之治温病,皆以银翘散桑菊饮为宗。银翘散桑菊饮之药,皆疏泄降肺之药,乃燥病之药,非温病之药。燥则金气敛结,药宜疏泄。温则木气疏泄,药宜收敛,断无疏泄之病,用疏泄之药,治之之误也。

温病的意义

伤寒病起于荣卫,终于脏腑,荣热卫寒,腑热脏寒,腑热则实,脏寒则虚。脉象紧数,按之明爽,病人神色清明。温病起于荣卫,终于气血,荣卫气血,皆热不寒,皆虚不实,脉象或洪或小,按之躁急模糊。病人神色昏晦。亦有强壮之人,脉象较实者。虽脉象较实,仍按之模糊,不似伤寒脉象之明爽。特强壮之人,少有病温病者耳。世谓右脉大为温病、左脉大为伤寒,事实上并不尽然。

温病者,人身木火偏于疏泄。金气被冲,而失收降之令,水气被泄,而失封藏之能。水不藏则相火益事飞腾,金不收则风木益事泄动。上焦则津液伤而热气冲塞,下焦则相火泄而元气空虚,中焦则中气衰败,交济无能。一年的大气运动,春升夏浮,秋降冬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身春木之气,升动生发失其常度,则温气病焉。此乃人身本气之病,非中今年之温,由口鼻而入,非伏去年之寒,变为今春之温。不过虽是人身本气自病,必须感受时令偏于疏泄的大气,引动里气,然后病成耳。

《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此乃借温病以分别伤寒之言,非专为温病整个说法立言。温病的事实上,常有得病一日,常有发热之中仍带恶寒者。不恶寒之发热作渴,脉象应无虚象,而事实上则脉虚者甚多,且多不渴者。脉虚之温病,关系生死,较脉不虚者迅速。温病诸书,对于脉虚温病的方法,少注重者。大概遵守论文,而由口鼻而入伏寒变温病的讹传,未及就六气的事实上寻原理也。温病实证少,虚证多,实证易治,虚证难治。此篇注重虚证,因正当厥阴风木之时,阳气幼稚故也。如果脉实,则易治矣。虚证如肆用散药,凉药必死。实证的实字,乃比较上的实,非真正的实,所以温病的下证,无承气汤证,只有黄龙汤证。黄龙汤详下文。

伤寒表里之分,为荣卫腑脏;温病表里之分,为荣卫气血;亦有病在肠胃者,如两感温病,则责在肾家,各详下文。病在肠胃,乃肠胃自病;病在荣卫气血,乃荣卫气血自病。自病的意义,无人讲求,皆王叔和误解内经文字,后人又盲从叔和之故。叔和误解《内经》文字详下文。

伤寒易治,温病难治。伤寒表里寒热,界限分明。温病表里皆热,界限难分。此篇于难分之中,求分之之法。能分得出,然后用药有着落也。(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

远古中医

2018年1月17日星期三晚

给中医一个机会,还您一份奇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