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失足成千“骨”恨——如何防治女性骨质疏松

 劲元堂 2021-04-19

>>骨质疏松性骨折已成为老年女性健康“杀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21年到2050年,将是加速老龄化阶段。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总数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将提高到30%以上。随着研究我国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呈现逐年增长,可以得出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情况,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脊柱、髋关节、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这些部位压力高,骨皮质相对较弱。据估计,人们每天将会发生2.5万例骨质结构疏松相关性骨折,相当于每3秒就发生一例[3]。特别是女性,相关风险大于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癌的总风险。

 

  


骨质疏松性骨折由于致残率、病死率以及再发骨折风险较高,很容易造成影响极大的危害。髋关节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有研究表明,髋部骨折1年内约20%的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的患者会致残,生活质量显著下降[6-7]。出现髋部周围骨折后再发髋部骨折的风险将会增加2.5倍,而发生一次椎体骨折后再发椎体骨折的风险将增至5倍,同时通过其他不同部位造成骨折患者风险将增至2~3倍[8-9]。

>>预防骨质疏松症是关键

事实上,骨质疏松症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整体病理基础。有人会问,那该如何进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呢?首先,我们需要调整饮食,遵循“多钙少盐”的原则,保证每天蛋白质的适当摄入。其次,就是晒太阳,一般建议在11点到15点之间在阳光下晒15-30分钟,每周两次即可,以补骨质疏松症的指标主要是其骨骼的骨密度值。此外,戒酒、补钙和维生素D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措施。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尽可能通过饮食补充足量的钙[11],当饮食文化无法得到满足时再考虑补充钙剂及药物临床。

>>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乃是预防相关骨折发生的一大“利器”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我们主要从骨折及骨质疏松症两方面进行干预。对于这种类型的骨折治疗,我们主要采取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值得我们重视的是,无论如何选择何种治疗发展方式,都应在抗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基础上可以进行。

  



那么,如果骨质疏松已经发生了,该如何治疗呢?或者说,针对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之后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我们国家应该可以采取何种管理措施呢?临床上,我们大多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来治疗患者。现在我们常用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主要包括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传统中国中药发展及其他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等[12]。

骨吸收抑制剂,顾名思义,是阻止骨成分被人体吸收从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类药物,常用的有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

骨形成促进剂多为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如特立帕肽,为人内源性甲状旁腺激素(rhPTH)),可以促进骨的形成;

中药我们经常选择骨碎来补充总黄酮制剂、麻黄素制剂和人工虎骨粉制剂:

其他药物包括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维生素K2类以及锶盐等[12]。

>>新型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给医生和患者更多更好的选择

随着生物制药产业蓬勃发展,许多针对骨质疏松症更具针对性的靶向药物及单抗类药物应运而生。新兴企业进入国内经济市场的地舒单抗,治疗以及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是抑制骨吸收。大量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 desumab 的有效性和安全。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绝经有高风险患骨质疏松的女性患者进行联合应用地舒单抗与骨形成剂特立帕肽治疗24个月后,相较单独研究应用系统任一种药物在患者各骨骼发展关键作用部位中骨密度的升高幅度可以更为明显显著(如图所示),且如果一个特立帕肽转换至地舒单抗用于治疗方法可进一步通过增加骨密度,联合使用治疗方式转换至地舒单抗后全髋关节和股骨颈骨密度增幅达到最大[13]。

 

如图所示,在第24个月,用地舒珠单抗联合特立帕肽治疗的患者的骨和关节骨密度显著高于用特立帕肽或单独地舒珠单抗治疗的患者

因此临床上无论是跟特立帕肽联合还是特立帕肽转换技术治疗,地舒单抗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另一方面,去硫昔单抗的治疗成本远低于特普拉替德,在安全和有效性方面更具优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