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朋友留言说,想了解邓焕新老师每天是怎么吃饭的,稿子来啦! 47年来,我采取饮食、运动配合药物治疗糖尿病,收到很好的效果,不仅制服了糖尿病及30多种并发症,还结合自已的实践出版发行了13本医学书籍,撰写了200多篇科普文章。 我今年79岁了,血糖、尿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都还正常,还担任多个社会职务,继续在为糖友排忧解难,为“健康中国”贡献余热。 我的日常饮食方法如下: 1.饮食宜杂 人体需要7种营养物质,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水,这7种营养物质缺一不可。因此,我在日常生活中什么都吃,只控制进食数量,不控制食物品种,从而满足了身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 2.饮食宜粗不宜细 加工太精细的食品有居多弊端:一是损失了营养物质;二是加工精细的食物升糖指数高,血糖上升快,对控制血糖不利。 在日常生活中我选食五谷杂粮,如:玉米、荞麦、燕麦、麦麸、红薯、豆类等。 3.宜淡不宜咸 我以清淡饮食为主,不抽烟,不饮酒。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不吃或少吃用食盐腌制的蔬菜和腊制品,防止钠盐摄入过多加重肾脏的负担。 4.改正进食顺序 以前我先吃饭和菜,再喝汤,最后吃水果。后来我改为先喝汤,接着吃蔬菜,再吃主食,最后吃水果。 这样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5.细嚼慢咽 吃饭时我不慌不忙,反复咀嚼食物,然后慢慢咽下。这样既可减轻胃肠的负担,又可以让肚子“满意”。 6.定时定量,少吃多餐 我按照人体生物钟运转规律,对饮食定时、定量、定餐,从而稳定了血糖,减轻了进餐对胰腺造成的负担。我一天早、中、晚吃3餐,共6两米左右。 晩上睡前吃几片水果或饮半杯牛奶。如果晚上加班,到12点左右再吃点糕点或半杯果汁,以防止夜间发生低血糖。 7.少吃单糖、双糖食品 单糖和双糖食品进入人体后,在肠道内就可以直接吸收进入血液,使血糖迅速升高。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双糖有蔗糖、乳糖、麦芽糖等。 除了发生低血糖时,我会吃单糖、双糖食品,一般不吃或少吃,吃了后就按“食品交换份“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8.少吃燥热生火的食品 我与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一样,属于阴虚火旺体质,肝火旺盛,脾气暴燥,不宜食用燥热生火的食品,否则就会“火上加油”,肝火更旺。这类食品有高丽参、茴香、桂皮、八角、鹿肉、羊肉等。 9.科学加工调配食物 科学研究发现:人体血糖与食物升糖指数有关,食物升糖指数越高,吃进后体内血糖也亦高,反之,则越低。如烹饪时,在普通面条中加鸡蛋,制成的面条血糖生成指数由原来的81.6%下降到55%。 胡萝卜生吃,胡萝卜素损失90%以上,如果胡萝卜切片和肉炒着吃,胡萝素保存率高达91%。 可见,食物配置和加工方法对食物营养成分和血糖升降关系密切。 10.多吃对糖尿病有利的食品 大千世界中,有利于防治糖尿病的食品比比皆是,主要有以下几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