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三周考优秀作文

 又见雁儿飞 2021-04-20

周考佳作速递

作文材料及立意解析请点击下方链接

高三周考优秀作文

穷且益坚 不改节操

高三一班  王嘉乐

孔子三日未进食,好不容易得到一些粮食,便让颜回去煮饭,米饭却在煮饭时被掉入其中的土给污染,颜回觉得可惜就把脏饭给吃了,而子贡误以为颜回偷吃而将此事告诉了孔子,后来颜回对此事进行了解释,众人方知其即使困厄亦不改节操。

像颜回这样遭受困厄的人在当今社会有很多,但可以做到和颜回一样不动摇的人却少之又少。人生在世,当将自己的尊严放在首位,不丢弃尊严,不放弃理想,不抛弃本心。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不因生活困厄而丢弃尊严。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里说: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即使是一名乞丐,也不会被踢到面前的食物打动。这告诉我们:即使生活穷困,也不能为了摆脱困苦而丢弃尊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不被利益熏心而抛弃本心。

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可以称为是最伟大的诗人,其个性之洒脱,其为人之旷达,其文风之飘逸更体现其内心之豪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体现了他不追名逐利而愿游迹四海的豪放性格。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不能被利益蒙蔽了双眼而抛弃了我们的本心,“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坚守本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因遭受苦难而放弃理想。

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反侵略,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反分裂,亦或是在朝鲜战争中的反压迫。至今日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都体现了我们党,我们国家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思想方针和建设强大新中国的远大理想,都是不忘初心的表现,也因此成就了今日盛世之中华。

作为新时代下的高中生,我们更应该坚守初心和理想,也许我们并不穷困,但我们依旧要坚守本心,坚守节操,维护自己的尊严,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繁荣奉献自己的青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德才兼备的新青年。

辅导老师:李玉琳

【作者风采】王嘉乐

风颂仁德心

高三七班  朱圆梦

当孔子受困于陈、蔡之地,七天都吃不上饭时,子贡远远看见颜回在吃米饭于是便认为他在偷吃,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但孔子却选择相信颜回,最终误会解除,大家都叹服颜回的仁德与高尚节操。我想,能够使颜回赢得孔子信任的,是他那高尚的仁德之心。

风颂仁德心,颂的是心中装有他人的奉献精神。

颜回将沾了灰土的饭吃掉,将干净的饭留给老师与师兄弟,何尝不是一种高尚的奉献精神。人类社会从不缺奉献者,你看那“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看那王氏夫妇为祖国领土安全独自守岛三十多年;看那熊氏夫妇为患者家属提供爱心厨房并且不收取任何费用……奉献是人类精神中最闪耀的明星,让渺小的人能够拥有博大的胸怀。

风颂仁德心,颂的是对长辈以及他人的敬重之心。 

颜回之所以没有偷吃掉为数不多的米饭,就是因为他心中拥有着对孔子的敬重。正是由于这份敬重让他赢得了信任与赞美。而在现在社会中,同学顶撞老师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学生,老师是我们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我们应理解并尊重他们,对于那些对老师出言不逊的人,他们的品格素养低下,成绩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这些人面临的只会是生活和学习的双向重失败。

风颂仁德心,颂的是艰苦环境中不改节操的高洁。

颜回性格的高洁傲然,使他做不出偷吃的事情。这种性格与李白是多么相似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所流传下来的诗句表现了他高洁的性格,正是这种性格使他厌恶权贵,也使得官场小人对他极尽打压,更使得后世之人对他赞赏崇拜。当一个人心中有了高洁的品格,他便不会做出违背道德准则的事,因为良心不允许。“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便是最好的诠释。颜回的仁德之心使我深深折服。他身上闪耀着无数高尚品德的光芒。

奉献、敬畏、高洁傲物,这些美好的品德造就一代圣贤。而作为后世向先圣学习的我,也将参悟人生的道德与规则,将仁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辅导老师:李培刚

【作者风采】朱圆梦

孔子,圣人也

高三五班  李艺琳

孔子,圣人也,因为他知人品性;孔子,圣人也,因为他信任弟子;孔子,圣人也,因为他善于询问。受困于陈、蔡之地的孔子,七天吃不上饭,饥肠辘辘之时听到颜回“偷吃”一事,并没有像常人那般恼羞成怒,而是以理辨别是非黑白,选择相信颜回。最终也证明了颜回的仁人廉士。在整个故事中,孔子的一言一行无不彰显着圣人的知事明理。

孔子,知人也,可谓圣矣。

当子贡问孔子:“ 仁人廉士在困窘时也会改变节操吗?”孔子表明即便处于困窘之时,仁人廉士也不会改变节操。子贡追问"像颜回这样的人,该不会改变节操吧?”表现出子贡对颜回品性的质疑,而孔子面对这种质疑却只简单地回答了两个字——是的。简单明了的回答清晰地表现出孔子对颜回品性的深刻了解。如果孔子不知颜回,又怎会给出斩钉截铁的回答。显然,孔子是知颜回的,”是的”二字是孔子对颜回是仁人廉士的肯定。由此可见,知人品性,不为他人质疑所动,是真正的圣人。

孔子,信人也,可谓圣矣。

子贡远远地看见颜回“偷吃”并将此事告诉了孔子。而孔子却说:“我相信颜回是仁德之人,他那样做或许有原因吧。”面对子贡口中的“事实”孔子仍然选择相信颜回,表现出孔子对学生的信任。所以,我们应当向孔子学习,学习他的信任品格。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往准则,也是最宝贵情感载体。眼见不一定为真,耳听不一定为实。面对“事实”,我们应像孔子听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信任。

孔子,善人也,可谓圣矣。

孔子在选择相信颜回之后,便把颜回叫进来称自己梦见了祖先,意在借此让颜回交待"偷吃"一事,同时也表现出孔子对颜回的尊重,足以令人动容,而颜回的回答也让弟子们由衷地叹服,更证明了孔子知人、信人、善人的品质,是可以称得上圣人的。

孔子在听人言,问人事的事情上给我们展现了做人的道理,为人的原则。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了解他人,信任他人,友好对待他人,成人之美,向圣人靠近。

辅导老师:李艳东

【作者风采】李艺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