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败的国际和平组织和集体安全机制——国际联盟

 James5291 2021-04-20

《全球使命》人物谱188

失败的国际和平组织和集体安全机制——国际联盟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国际联盟的半官方旗帜,1939年纽约国联大会的时候开始使用,为便于联络工作。国际联盟没有官方的旗帜和徽章。

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历史上第一个普遍性国际组织。又称国际联合会,简称国联。1919年1月召开的巴黎和会根据美国倡议,于4月28日通过《国际联盟盟约》(Covenantof the League of Nations),它被同时载入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对德、奥、保、匈、土等五个和约,作为各和约的第一章。1920年1月,随着对德和约生效,国联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主要机构有大会、行政院、秘书处、附设有国际常设法院、国际劳工局及其他国际事务机构或委员会。

南非政治家、总理杨·史末资(JanSmuts)牵头起草了《国际联盟盟约》

盟约规定,签署对德和约的32个协约国或自治领,以及被邀请加入的13个中立国家,具有创始成员国的资格。其他国家可经大会2/3多数同意而加入。国联成立时排斥苏联,排斥各战败国,美国由于未批准对德和约而没有正式加入,英、法实际上始终占有领导地位。国联的成员国先后累计达63个,但成员国不稳定,成立五年后就开始有成员国退出,到1942年已有将近20个国家退出。1937年最高时也只有58个。1934年苏联应邀加入,却在1939年被“开除”。

在1920年到1946年国联存在的26年中,成员国的变化情况

国联实际上是战胜国的联盟,作为一个世界性组织,缺乏应有的充分的普遍性。盟约称国联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和平”并“实现国际和平与安全”。为防止战争发生,盟约规定在争端提交某种程序解决之前不得诉诸战争,只有经过上述程序作出某种决定后,再推迟三个月才可以从事战争。事实上国联盟约并未禁止战争,只是对各国发动战争的权利加以时间限制。国联大会与行政院一样,都可以处理“属于国联行动范围以内或影响世界和平的任何事项”,两者职权没有明显的区分,其重要决议都以一致通过为原则,因而严重影响国联在制止侵略方面发挥作用。

1932年,国联会议上,中国代表就日本侵略满洲(Manchuria,即中国东北三省,满洲是当时国际上通常叫法)的情况发言。九一八事变后,国联派出了李顿调查团。1932年10月,英国殖民地事务官员、团长李顿爵士提交了《李顿报告书》,认为日本是侵略者,满洲应该归还中国。在1933年2月24日的国联大会上,42个成员国赞成李顿调查团的报告,只有日本一个国家反对,结果日本宣布退出国联。这代表着国际联盟的集体安全机制已死。

1932年初,李顿调查团抵达上海

1932年,李顿调查团在柳条湖勘查爆炸现场

1930年代法西斯国家四面挑起侵略战争时,愈来愈多的大国卷入争端,国联更显得软弱无力。进入1940年代之后终于名存实亡,完全陷入瘫痪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导致国际联盟彻底瓦解。1946年4月国联召开最后一届大会,正式宣告解散,其资产、财产和部分职能移交给联合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