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是成人之父·读《童年的秘密》

 zxm2829 2021-04-20
——读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一书有感
儿童是成人之父·读《童年的秘密》X

人是伟大的,能够创造出宇宙飞船、机器人、计算机等一系列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大作;人同时也是有缺憾的,在着力探索外部世界、致力揭示大自然的奥秘的同时,却疏于对人自身的成长历程、人的内心世界的探索和研究,认识自己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就拿儿童养育这件事情来说,很多人从童年走向成人之后,就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一个儿童,不去研究儿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儿童,不知道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应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从而导致自己和幼儿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很多存在心理问题的人,其根源多来源于童年阶段的这些矛盾和冲突。
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蒙台梭利对儿童发育与成长做了科学生动的刻画。它让世人了解到,儿童具有丰富的发展潜能,而且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比如在生命的早期,并不适合教孩子学习文化知识,让孩子学会独立活动、操作、走 路、说话、思维,以及自我控制,是这一阶段孩子成长的主要任务。而且这一阶段的发展大多不是通过成人的教育来实现的,而是儿童自身的创造。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成人之父”,成人在教育儿童之前,首先要回忆自己的童年,努力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理解、尊重儿童,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儿童实现自身的潜能提供所需的帮助。
一、成人与儿童
在成人的眼中,儿童处于怎样的地位呢?
在今天的城市里,儿童除了呆在狭窄的居所里,外部世界有多大的活动空间?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是让他自由地生长,还是用襁褓仅仅包裹起来?每天为工作而繁忙的父母,有多少时间能够陪伴自己的孩子?我们会想着给新生儿买一些鲜艳的物品或者玩具来吸引他的注意,但是否想过绝大多数的时间他只能仰面看着没有任何色泽的天花板呢?孩子想坐在地板上或者爬到门口的时候,经常被成人拎起来放到自己的膝盖上或者抱在怀里,为的是避免将衣服搞脏或者出现伤害,但是否考虑过孩子自己的想法呢?成人生活环境中,有很多儿童禁止进入或者触摸之处,一旦越界就会受到严厉的斥责……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相当多的成人,虽然口头上是很爱儿童的,但在行动中并没有给孩子准备好一个适宜的环境。成人并没有像尊重其他成年人一样去尊重儿童、理解儿童的内在需求,有的时候,儿童还成为成人暴虐本性的牺牲品。
童年构成了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他是成人的开始。蒙台梭利提醒我们:成人的幸福是与他儿童时期的生活紧密相连的。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确定下来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就是在他童年心灵的敏感期和秘密时期形成的。
最近这几年,在教育方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转变,那就是在教育是为了孩子今天的幸福还是未来的幸福奠基的讨论中,大家逐渐意识到,如果孩子今天没有幸福,怎么可能会在未来获得幸福呢?但仔细想想,这样的观念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变。教育要为儿童当下的幸福奠基,只有儿童幸福快乐了,他长大成人之后才会有幸福的一生。
我们对儿童还很缺乏了解。儿童的世界中隐藏着某些至关重要的秘密,这些秘密能够揭开人类心灵的面纱;儿童的精神世界中也蕴涵着某种力量,一旦被发现,就能帮助成人解决他们自己个人的和社会的一些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认识儿童,其实就是在认识我们自己,“儿童是成人之父”,还是很有道理的。
二、儿童敏感期
在探讨心理的发展时,蒙台梭利提到了她的一个重要发现,那就是儿童的敏感期。这是儿童在发育的初期阶段所具有的一种特殊,它是一种灵光乍现的禀性,只在获得某种特性时闪现出来,一旦获得了这种特性就会消失。处于敏感期意味着儿童具有积极的接受,交流和创造性的官能。在接下的论述中,她还分析了有关敏感期出现的时间和特点,如果仔细阅读会有很多启发。
对我感触最深的是蒙台梭利提到的秩序的敏感期。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秩序”具有天然的敏感。如果这种秩序被打乱,可能会引起他心理上的不安。有条理、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这些都被认为是成人的美德,而事实上,在我们童年时期,原本就有这样的天性。反而是成人自己并不具有这样的习惯,更喜欢随意丢弃物品。
儿童对秩序的敏感可以追溯到刚出生的第一个月。当他看到有东西被放置在应该放置的位置上时,就会表现出高兴和满足。一个六个月的孩子,看到有人进入房间之后将一把雨伞放到了桌子上,就立刻变得不安并尖叫起来,来人还以为孩子喜欢这把伞,并将它拿到孩子跟前,孩子尖叫的声音更响了。当把雨伞拿走放到室外之后,孩子很快平息了下来。这就是儿童对对秩序敏感的一个事例。一件东西放错了地方,会严重地打乱孩子放物有序的记忆方式,给他带来内心的不安。
蒙台梭利在她自己创办的“儿童之家”中也发现,当一件物品放错了位置的时候,儿童会最先发现,并把它放回原处,而成人往往缺乏这样的敏感。秩序感是孩子生命中的需要,是孩子为自己找寻安定的生存空间的内在要求。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孩子就会产生真正的快乐。
还有一件事情也是成人觉得不可思议的,那就是儿童的“捉迷藏”游戏。一个孩子掀起桌子桌布藏到桌子底下,一群孩子看着他钻进去之后走出房间,然后再进来掀起桌布。当看到藏在桌下的同伴后,会高兴的大声欢呼。然后另一个人再钻到桌下,重复刚才的游戏,一个个乐此不彼。如果有一个小伙伴另辟蹊径,藏到了其他家具的后面,这群孩子会装着没有看见,继续在桌子周围寻找。直到这个孩子自己站出来说:“我在这儿呢。”这种看似荒诞的游戏的背后,其实反映的就是秩序感。在孩子生命的某个阶段,快乐就是在一个熟悉的地方找到他们认为应该存放在那里的东西。
秩序感有助于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和谐,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孩子会因为成人尊重他的秩序敏感性而找到安宁的。
三、创造性工作
黄武雄认为,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原始志趣有三个,分别是维生、互动和创造。大自然促使人类依靠自己来创造出某些东西,来表明自己的存在。创造并非成人的专利,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已经将具备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时期是创造力最为强盛的时期,随着儿童逐渐走向成人,他的创造潜力也逐渐枯竭了。
在《童年的秘密》这本书中,蒙台梭利特别提出了儿童的这种生机勃勃的“工作本能”,儿童渴望通过工作来构造自己,没有工作儿童就不能形成自己的人格、不能塑造自我。儿童所进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长大成人。
儿童喜欢重复性地进行某项操作。对于他们喜欢的工作,他们会十分专注的、安静的反复进行。很有可能有些操作对成年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或者是好笑的。比如反复给一个瓶子盖上盖子又打开。但儿童正是在这种反复的操作中获得他自身发展。他之所以专注的反复进行,是因为在每一次的练习中都可能存在着让他感到不满意以及还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对肌肉的控制,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