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握好儿童各年龄段的敏感期 - 早期教育 天下宝贝早教育儿网

 源流岚香 2015-07-19
       儿童在“吸收性心智”的驱动下获取知识,心智会得到发展,在心智发展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官能的“敏感期”出现。关系到人一生的成长的敏感期多集中在0到6岁期间。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形象地说明了6岁之前,儿童个性的形成会影响他的一生。  教育要适应儿童的敏感期才能满足儿童的需要,如果得到及时的满足就会快速地发展;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满足,孩子就会反应异常;如果错过了敏感期再学习,孩子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得不到好的效果。错过敏感时期的教育,就像“织毛衣漏下一针”一样,无论以后怎样弥补都会留下痕迹,即日后儿童在身心行为品质上的偏差。  认识到儿童生命中敏感期学习的特性,把握敏感期出现的时期,敏感期在所有儿童身上都是共有的,也有大致的标准时期,因为个人的差异在具体的体现上会有所不同。每个儿童的敏感期都因其身心发展状态、个性、年龄、住所、家庭状况、遗传因素、养育态度及其身边环境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时间和表现形式。在大致的标准时间内,有的出现的早一点儿,有的则晚一点儿。出现以后,有的持续时间长一些,有的持续时间短一些。总之,敏感期显露时间的早晚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因人而异的。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敏感期”的显现
0至3岁 潜意识吸收敏感期
此时期是潜意识接收外界给予的阶段。蒙台梭利在《吸收性心智》一书中讲到,人类到三岁以前吸收获得的知识,相当于大人花六十年拼命学习后所获得的总量。这样的比喻告诉我们,三岁以前的孩子拥有一份超强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大脑生理学家也认为三岁以前幼儿的脑神经已完成60%的配线工作。这个数字说明,在这段时期里,孩子会以惊人的速度将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事物一一吸收。蒙台梭利就曾以照相机中的感光作用来形象地比喻孩子记忆的速度之快。
3个月至2岁 舌头的敏感期
这个时期的儿童渴望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发现环境中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有时用手去摸东西,有时用口去咬东西,特别是从3个月起突出以舌头去探索周围环境的兴趣,喜欢用舌头去舔,借以了解环境中事物的特质。蒙台梭利认为,人的舌头与手比身体其他部位和智能有着更直接的关联,所以称舌头与手是“人类智慧的工具”。
1个月至2岁 顺序敏感期
由于儿童成长的需要,对许多事物喜欢有顺序。蒙台梭利根据对儿童的观察发现儿童排列物品的方式在习惯上有三种。第一,如果发现物品摆放的位置或排列的顺序符合他喜欢的顺序,便显得非常兴奋;第二,看到物品放置的位置和排列顺序不合其意,便会恼怒不悦,严重时会打散推倒物品以示不满;第三,对于喜欢的物品可能不停地排序,反复排列,而且不喜欢别人干扰,做完了还会自动物归原处。
1至2岁 细节敏感期
一岁半左右的儿童,对身边会动的东西会觉得很好奇而被深深吸引。这一现象是蒙台梭利从一个一岁零三个月的小女孩身上发现的。对细小事物及动物体发生强烈的兴趣与关心,是儿童细节敏感期和手部敏感期的表现。例如,看到树上的小虫子、地上的蚂蚁都要观察好长时间;掉到桌子上或掉在床上的饼干渣也要去捏呀捏;一个扣子、一段丝线也会聚精会神地玩上一段时间。这个时期儿童有他独特的欣赏能力,喜爱一些他认为是神秘有兴趣的东西。这是儿童在运用智力细节敏感功能去探索环境中的奥秘。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实施教育的时候,应避免看电视里的恐怖片,也不宜常常到大的场所去,如去动物园看老虎长颈鹿等,因为老虎个头较大,不适合细节敏感期的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一定要给他们看小的物品和图片,先了解图片上的老虎,因为图片比较稳定,适合孩子的视野。
1.5至2岁 同一性敏感期
这个时期的儿童喜欢对事物进行对比,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和那个”的相同之处,例如妈妈的手和爸爸的手一样,他的手和妈妈的手一样;大人的衣服和他的衣服有哪些是一样的地方;这个东西和那个东西的相同之处;这本书和那本书里有同样的文字;这首歌和那首歌里有同样的音符等等。儿童从认知的角度通过“比较”、“区分”、“并列”、“集合”、“对应”和“分析”等过程,整理和认识着“一样”的概念。
1至4岁 运动敏感期
一岁至两岁半,称行走敏感期;而大肌肉运动敏感期的高峰期是在两岁半至四岁之间。蒙台梭利说:“小宝宝透过走路来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并且确认自己的存在。他走得很慢,没有和谐的步伐,也没有目的地,只是身旁的事物驱动他不停向前。如果大人想帮忙的话,应该放弃自己的节奏与目标。”她说:“不可抗拒的冲动促使孩子行走,通过行走是对自然的一种征服,是第二次降生。” 儿童行走敏感期的到来,标志着无助阶段的结束,其表现为不喜欢让大人牵着、扶着,喜欢自己歪歪扭扭,扭扭歪歪,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好象一个观察家、探险家,走到哪里并不是目的,走的过程才是目的。因此儿童在练习走路时,成人不要在他的前面保护,应该在后面,以免挡住孩子的视野。
1至4岁 秩序敏感期
一个非常重要而又神秘的阶段就是儿童对秩序极端敏感的阶段,此种敏感期出现于一岁而持续到四岁,三岁左右时的表现尤其显著。秩序是自然赋予儿童的第一种诱因,它激发儿童对秩序的爱好,使儿童能发现物在其适当位置的逻辑。在对儿童进行观察时蒙台梭利发现,秩序是儿童生命发展的一种需要,当这种需要获得满足时就会产生快乐。儿童对于秩序与一致性的喜好不同于成人对于一切井然有序环境的喜悦与满足,而是基于对确定环境的需求,对环境的认知的整体性考虑。蒙台梭利用“秩序”一词不单是指把物品放在适当的地方,还包括遵守生活的规则,理解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以及儿童在生活中要对各种物体进行分类并找出其相互关系。如果儿童正处于对秩序的敏感期,成人不要轻易地打乱儿童建立起来的秩序;如果打乱了,可能会成为儿童发展的障碍,因为如果儿童无法建立起可以让他使用的系统,就会变得极度不安或乱发脾气。如家里来了陌生人,儿童就会感到不安,表现出中午不睡觉,不好好吃饭等行为。如果把儿童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儿童也会感到不安。这就是干扰了儿童已建立起来的生活秩序的结果。为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秩序,在蒙台梭利教室里,每样东西都有固定的位置,还规定了使用物品的具体动作和程序、规则和取放方法,以适应儿童对秩序的敏感性。蒙台梭利认为,用这些方法及时满足儿童对秩序的需要,便可形成有秩序的习惯,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儿童的这种兴趣有可能被其他兴趣所替代,在行为习惯里就会出现秩序的偏差。
4个月至3岁 手的敏感期
人类的双手依靠智力的指导而运用,同时“手也是表现智慧的工具。”儿童从出生4个月至3岁都可以说是双手发展的敏感期。蒙台梭利认为手是孩子最主要的老师。不用手,儿童的智力可以发展到某个水平,但是,如果有了手的活动,智力会达到更高的层次,儿童的人格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4个月左右,儿童视觉发展到可以看清物品的轮廓,这时他第一个想用手的迹象就是想抓握东西;一旦注意到自己的手能抓握东西,他的动作就不再是本能的反射动作,而是心智活动了。十个月左右,儿童会按着自己的意愿重复地尝试,特别是对有洞的物品产生兴趣,如用手去挖耳朵、抠自己的鼻孔和妈妈的鼻孔等。抓、拉、丢、投或能摇出声音的东西,都会引起孩子用手的兴趣。  1岁半至2岁的阶段,儿童喜欢用抱拿的方式去搬动物品,用手协助攀爬等。  2岁至3岁的阶段,儿童喜欢动手模仿成人的工作,去抓、舀、夹、扫、切等。  4个月至3岁是儿童触觉发展的关键,触觉的感受力逐渐加强。必须准备好适合儿童动手工作的物品以满足其活动动机,不要在儿童需要的物品上设置一些不必要的限制。如“这个不准动”、“那个不准摸”等语令。对于那些确实不想让孩子动的东西,要把它放在儿童够不着的地方,给予适当的限制。
0至5岁 感觉敏感期
蒙台梭利认为智慧的基础是感觉和运动。感觉是智慧觉,此时应动用孩子的五官精确集中训练。她认为儿童从出生到五岁是感觉的敏感期。其中两岁至两岁半是感觉敏感期的高峰期,是感觉经验阶段,也是感官净化阶段,同时也是从潜意识走向有意识的阶段。两岁半至五岁是感官抽象化阶段,能逐步地清晰分析事物、事情和声音等。  感觉敏感期使儿童的兴趣集中到周围环境上,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感觉的功能。由于注意到了环境现象,因而产生了兴趣,随之引起活动,这样儿童的感觉就会更敏锐,更精确。过了这个时期儿童的感觉就不可能收到最佳的效果了。根据儿童感觉敏感期的特点,蒙台梭利创设了独特的感觉教具,让儿童在此时期可以自然地、不费力地学习,为将来形成抽象的概念和精确的概括能力奠定基础。
2.5至4岁 生活规范、社会礼仪敏感期
此阶段儿童不仅对外界的感觉印象有兴趣,而且对自己的行为也开始注意,也就是“我怎么做别人才喜欢。”这个时期是形成正确生活规范的最佳时期,成人要积极正确地给予引导,协助儿童建立生活规范,礼貌待人接物等。例如轻轻地开关窗户、开关门,优雅地用餐,礼貌地打断别人的讲活,培养端庄的坐姿、优美的行为举止,正确的走、跑、跳运动及日常生活的基本规范习惯等。
3至4岁 绘画敏感期
这个阶段的儿童是绘画敏感期的高峰期,主要表现是所看到的想到的东西他都想在纸上、地上或墙上画出来,并且每次画完都很高兴地拿给别人欣赏,从内在表现出一种喜悦感和成就感。这时成人应准备一个好的环境,提供大的桌面、大的纸张、大的黑板或墙面,让孩子充分发挥这种潜能,满足此时期儿童绘画敏感期的需要。
3至4岁 独立敏感期
儿童三岁以后,开始希望扮演一个独立的角色,想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不愿意别人命令他、指挥他或干扰他,也不喜欢别人帮助或协助。蒙台梭利称此阶段为“无意识阶段反抗期”。凡事喜欢自己做,故意反抗成人的意见,凡是成人说“你去做”,他的回答一定是“不”,除非成人要他做的事和他的内需相契合,否则他就会唱反调。孩子独立敏感期的来临是经过几个阶段逐步形成的。第一,出生脐带被剪断,独立于母体外;第二,6个月出现厌奶期,不完全依赖母奶,从母奶供应中加入食物,以大自然的食物生存;第三,一岁半左右自己可以走动,不完全依赖大人,蒙台梭利称之为第二次降生;第四,获得了语言,可以沟通、思考;第五,进入独立的敏感期,想完全摆脱成人的帮助,其突出的表现是反抗成人,以显示自己能独立做事情。  独立敏感期阶段,一切行为举止听从儿童个人内在动机的指引。内在的动机会影响他自由选择的意愿,若是干扰了他的内在动机就会妨碍他心智和创意的发展;若是干涉了他的工作或自由选择的意愿,儿童的潜能和智慧就不会出现。
3至4岁 幻想敏感期
由于此年龄段的孩子生活范围和知识面相应扩大,想象力和语言水平迅速发展,这样就使得孩子常常把想象的东西看成是真实的东西,把做梦说成现实。因此,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出现“说谎”的情况,这种特有的现象是3至4岁左右孩子幻想敏感期的突出表现。因为这时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由于知识和经验所限,还搞不清想要做和已经做的事情之间的不同,想象和现实容易混淆,加之孩子此时对事物的反应缺乏精确性,不够完善,不了解孩子年龄发展特点的人往往会以为孩子在说谎。在孩子幻想敏感期期间,如果因为不理解导致教育不当而强化“说谎”,反而容易帮助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成人要善于观察、分辨孩子说谎的性质,看他是在发展想象力,还是真的在说谎。当孩子把梦说成现实时,和他一起聊一聊他所做的梦,这样既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同时也能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当孩子把事情与时间混淆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回忆,帮助孩子搞清时间概念。当孩子描述事物不完善走形时,帮助他建立一个完整的关于事物的概念。幻想敏感期是孩子想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引导孩子正确的发展是重要的,敏感期过后到了5至6岁,孩子就逐渐能够把想象与现实相区别了,“说谎”的现象就会消失。3岁半至4岁半 书写的敏感期
这个时期是孩子书写的敏感期,孩子有意识地要写字,成人不应制止,而是要引导正确的握笔姿势及正确的书写笔顺。蒙台梭利在《发现儿童》一书中,对幼儿如何写字做了很深的分析和探讨。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写字前必须拥有两种能力,其一,要拥有一只“稳定的小手”,这只手能够朝向某个特定的目标移动;其二,要拥有一只“轻巧的小手”,写字的手必须能够用手指控制书写工具,并且轻轻地牵动这只笔画出特定的符号。蒙台梭利生活教具中的三指抓,感官教具中的插座圆柱体和砂纸数字板的触摸活动,已为握笔姿势及正确的书写笔顺做了间接的预备性工作。那么,能不能进入写字阶段呢?蒙台梭利认为要先做一个测试,就是用“金属嵌板”画图形,然后在图形里用与铅笔硬度相同的色笔着色(不要用水笔或蜡笔),颜色不涂出线外就可以进入写字阶段了,因为这说明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只“稳定的小手”、“一只轻巧的小手”。
0至6岁 语言敏感期
蒙台梭利认为,语言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神奇本能,若能掌握儿童的语言敏感期,透过爱心和耐心的引导,孩子必能拥有良好的语言能力。语言敏感期的表现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0至3岁听的敏感期。儿童先对声音产生兴趣,先辨别语音而非词汇,比如妈妈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不一样,所以蒙台梭利教育首先注重儿童语音的训练。  第二个阶段为3至4岁说的敏感期。蒙台梭利称为“语言爆发期”。孩子能初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可以使用基本语言与别人沟通,也有能力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这是幼儿语言增加最显著的阶段,因为儿童逐渐步入心智形成时期,会产生大量的自发性与主动性的语言形式,如喜欢在别人面前抢话说;喜欢磕磕巴巴组织较长的句子表达意愿;对抽象化的现象也具有初步理解的能力;还常常提出“为什么”来求得答案。这时孩子的认知能力、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迅速地发展。根据儿童的语言发展设计有健康性、艺术性、社会性、常识性、工作性、自然性的教育内容,协助孩子探究周边的环境,开拓孩子的视野,不断地增加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第三个阶段为4至5岁语言的高峰期。孩子很喜欢说话,词汇量迅速增加。在掌握语音、语法和口语句的表达能力上都会出现惊人的现象。在语言功能上,除了请求和问答外,还会出现陈述、商量、指示和命令,并且喜欢对事物予以“评价”;喜欢大声说话;爱多管闲事;喜欢告状批评别人;喜欢讲外语;而有的孩子却突然喜欢说脏话。这都是孩子在语言高峰期的一些表现。  另外,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始注意文字的存在,想了解文字的意思。成人不要忽视孩子对文字兴趣的萌发,要根据孩子这一特点提供字卡、图片、故事书等语言媒介,刺激孩子对语言文字的认知及阅读兴趣,做好书写前的准备。  第四个阶段为5至6岁应用语言的敏感期。自我意识产生,能用你、我等代名词像大人一样地沟通,甚至可以用来作为思考的工具。这时成人应与孩子互动,设计问题情景,让孩子思考并表达。
3至6岁 数学敏感期
蒙台梭利认为令孩子觉得数学困难,并不是数学抽象的问题,而是大人提供的错误方法所致。根据孩子的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数学敏感期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0至3岁建立数学前概念敏感期。这个阶段让儿童透过对事物的接触获得分类、配对、序列、形状、形式排列、口语数数等概念。  第二个阶段为3至4岁学习数学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喜欢借助外显的数具整理内在的知识,如喜欢数物品,喜欢做银行游戏,还喜欢用几何图形去创造内心的想象,喜欢了解数量和数名的关系等。  第三个阶段为4至6岁运用数学敏感期,也是数学敏感期的高峰期。此时期的儿童已经具有了“保留概念”能力。如把1到10的数字、数量、数名结合在一起,从中拿出任何一个数都能说出正确答案。此时,可引领儿童进入十进位的学习,以及合成与分解的数学领域阶段的学习。蒙台梭利根据儿童数学敏感期出现的时机,设计的序列数学教具为儿童日后学习数学奠定了基础。
3至6岁 服从敏感期
蒙台梭利在《吸收性心智》一书中谈到儿童“服从”问题时说,三岁之前的儿童是不能服从的,除非他所接受的命令符合他的生命冲动,否则他是不会服从的。这是因为他自己尚未发展完全,没有形成自我,在他的潜意识中正忙着建构其个性所需的机制。他们尚未建立稳固机制,无法实现其愿望,也不能接受其意识的引导。儿童的服从取决于能力的发展,也就是机制不断地牢固。当他能控制这些机制时,就进入新的发展层次了,对成人的教育有敏感的感受力,开始理解和接受成人的教育。三岁以后,服从刚刚开始的时候,儿童有反复无常的行为,就象开始要踏出第一步时,他常常会跌倒。所以儿童的服从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可能服从时期。此时期不是一直处于服从状态,同时具有服从与不服从的特性,有时会给成人留下“任性”的印象。  第二阶段为儿童总能够服从时期。此时期他的控制能力已经逐渐稳固,不只可以听从他人的意志,也可以服从他人意志的引导。  第三阶段为有选择的服从时期。此时期儿童会转向一个他自己所认为优越的人格上。如老师超越他很多,可以做他能力所不能及的事,他就会期望能够和他的老师一样聪明。有了这种感觉似乎使儿童充满了喜乐。他会发现一个人居然可以从另一个更优越的生命中获得指导,这使他产生了新的狂热,变得渴望,迫不及待地想要服从对方。服从的能力就是意志发展的结果。3至6岁 工作敏感期  蒙台梭利教育的过程就是孩子们“工作”的过程。“工作”是儿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的选择,当选择好自己喜爱的工作材料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当工作进入专注状态的时候他就会不停地工作。此时,如果成人叫他吃饭,他不肯动,叫他睡觉他也不去,强迫他离开工作岗位,就会非常不高兴,这就是工作敏感期的表现,成人应保护这种积极性,关注孩子的工作过程,千万不能打扰他,如果中断或制止他的工作,就会伤害孩子的积极性。如果孩子的工作经常被打断,久而久之会造成日后做什么事情都会虎头蛇尾的不良习惯。
4至6岁 社会化发展敏感期
三岁以前的孩子几乎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因为他们的任务是建构自己的各项身体机能,使自己成为独立的个体。四岁以后,当孩子发展到可以自己穿衣、吃饭、活动、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则会显露出对于生活社会化的关心,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同伴了,而且重视同伴的存在,其表现就是努力去了解别人的权利,密切观察别人的活动,而后转变成积极地要求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刚刚开始的社会化需求,又不知道怎么与小朋友相处,就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有的小朋友觉得没有朋友而不愉快;有的因为想和自己喜欢的同伴一起玩而被拒绝,觉得伤心,严重的都不想上幼儿园;另外,有的孩子为了交到朋友,从家里拿吃的东西玩的东西给小朋友,以此来实现受同伴重视的感觉;还有的男孩子说喜欢某某女孩子,长大了要和她结婚等等,这些都是这个年龄段孩子出现的正常现象。  蒙台梭利提倡“混龄编班”,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雏形的小社会。孩子们在其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尊重、接受帮助,体贴别人,积极互动,培养其平和地与人相处的情操。孩子可以借此逐步建立正确的社会化行为。  敏感期是量的积累,质的变化。在良好的环境中儿童经历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从而发展自己。敏感期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短暂表现。儿童在具有敏感力的时期可以持续而毫不费力地释放潜能,吸收知识,增长能力。但敏感期一旦消失,无论如何加倍努力,也不容易取得满意的效果。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发现自己有类似于“漏了一针”的现象。有的动作笨拙,有的五音不全,有的缺乏色彩感,有的不懂艺术,有的计算迟缓,有的书写凌乱,有的怯于社交,有的独立性差,有的缺乏决断能力。由此说明,儿童敏感期期间的教育是多么重要,有人称此时期是“金不换”的关键期,是很有道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