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汤显祖的祖籍地是苏州?

 苏迷 2021-04-20
《姑苏晚报》2021年04月19日 B05版

  陈其弟

  汤显祖《牡丹亭》之《游园惊梦》以“最江南”的苏州昆曲来表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独白,依稀暗示这件事情就发生在苏州。

  汤显祖小传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干,又号海若、清远道人。明代杰出的剧作家、文学家。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汤显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临川四梦”。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是汤显祖四部戏剧《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的合称。前两部是儿女风情戏,后两部是社会风情剧。或许这四部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或许这四部剧本身就是其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

  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临川四梦”中的“临川”指的就是汤显祖的祖籍,这本是没什么异议的事。可就是这几乎“铁板钉钉”的事,产生了不同的声音。

  一个来自海南省的电话

  2018年8月6日,我接到一个来自海南省的电话,来电者自称叫龚重谟,而且是《汤显祖大传》的作者。他说:汤祖上乃唐代苏州温坊市人,今临川上顿渡温坊及江苏苏州温坊,唐之前则谓“汤坊”也。故而,汤与温二字上古时同义互假。汤、阳、旸、崵、唐五字同义互假。因唐人避讳,诏令改汤泉宫为温泉宫,改汤泉为温泉,改汤州为温州,改汤坊为温坊,改汤氏为温氏。朱元璋忌“死猪最怕开水烫”之民俗,诏令改汤泉为温泉或巷香泉。毕沅曰:温源谷即汤谷。龚重谟希望苏州地方志部门帮助查实一下汤显祖的祖上是苏州温坊人的事实。

  这个消息对我来说真是石破天惊,在苏州干了30来年地方志工作,居然从没听说过此事!那位龚重谟先生可是《汤显祖大传》的作者,应该对汤显祖做过深入地研究的。在交流过程中,龚重谟先生“言之凿凿”地说,还有《汤氏宗谱》为证,不日即可将其中的复印件寄过来。于是,我只能说很抱歉,实在没有看到过,让我做一下亡羊补牢的事情吧,尽快搜寻能够找得到的旧志,然后再给予确切的答复。

  何处有温坊?

  事隔几天,8月13日,我再次接到龚重谟来电,询问其所寄《汤氏宗谱》复印资料是否收到?我说收到了,在《汤氏宗谱》中果真有“汤季珍,江西苏州温坊市人”的记载。我说,这个记载不一定可信,理由是:我查了苏州从唐代《吴地记》,宋代《吴郡图经续记》《吴郡志》,明代《洪武苏州府志》,到清代《同治苏州府志》等多种旧志,古代吴郡或苏州府境内没有“温坊市”或“温坊”这一地名。

  《汤氏宗谱》在“温坊市”前用的是“江西苏州”,如果“温坊市”真的在苏州的话,应该作“江苏”才是,而且“江苏”之名也是从清代才有的。明初,朱元璋攻取金陵后,设立过“江南行省”,定都南京(应天)后,便将“江南行省”区域改称直隶。之后还将原宋朝浙西路的苏州、松江、湖州府、嘉兴府地划给南京(直隶),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后,南京所在的直隶就改称南直隶。

  从网上搜索结果获知,“温坊”这个地方应该在今江西境内。而且有一则记载称:“温坊汤氏祖厝,位于将乐县南口乡温坊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汤氏祖厝始建于清康熙末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汤氏祖厝自建成之后,从未大修,仍然保持着清康熙年间建筑风格。”

  如何解释《汤氏宗谱》的记载?

  据上述分析推测,《汤氏宗谱》中“汤季珍,江西苏州温坊市人”的记载可能有误。较为合理的解释是:在《汤氏宗谱》的多次续修过程中,很有可能将另外一个江西的“某州”写成“苏州”。与“苏”的繁体字较为接近的,也是比较容易形近而误的就是“蕲”字,而且历史上确实有个“蕲州”。

  问题是“蕲州”在今湖北境内而不在江西,不过此处距离江西抚州,即唐代汤氏的聚居地之西不远,汤显祖的祖上即汤季珍可能就曾住在那里。

  在《汤氏宗谱》成书校核过程中,有人发现“苏州”不是江西的,应该属于江苏,于是将“江西”改为“江苏”,而没有将“苏州”改正为“蕲州”。至于温坊市在今江西境内,是否也像婺源原属徽州府,今天却在江西境内,是因为建置区划的变化形成的。

  再起波澜

  在地方志办公室工作,有一个经常碰到的现象就是有人来寻根问祖,称他们祖上是苏州某某地方的人,要帮助查找古时候的苏州某个地名。如果能够为人解难,当然也算是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了。可有时候往往是力所不能及的爱莫能助。比如,前两年接到的要帮助查找大名鼎鼎的汤显祖的“老家”在苏州这回事,当时我也尽力了,以为就此“说过翻过”了。

  可是,2020年是汤显祖诞辰470周年纪念,《文史知识》2019第十一期专门开了一个“汤显祖与《牡丹亭》”的“特别关注”,收录了一组5篇文章,其中有一篇《汤显祖家族墓园的新发现及其文献意义》也提到了“汤显祖的家乡在江西临川……远祖万四公(汤季珍)源自苏州温坊,他是晚唐宣慰使……”

  这篇文章中提到汤显祖“远祖万四公(汤季珍)源自苏州温坊”,也许也是出自《汤氏宗谱》的“原始记载”?

  试想,如果汤显祖得知其远祖是苏州人士,怎么会不来苏州寻根问祖,留下一丝足迹,或者一诗半文?

  江南情结?

  我们再从汤显祖的生平来考量。他出生在江西临川一个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

  不论是其出生地临川,还是其仕宦之地的南京、浙江遂昌,都是“大江南”的范畴,汤显祖的江南情结不言而喻。

  居家期间,汤显祖一方面希望有朝一日“起报知遇”,另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尽管后来逐渐打消了仕进的念头,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但是其“临川四梦”最适合用昆曲来展现,是毋庸置疑的。

  与苏州有缘

  从其为官期间的言行举止看来,汤显祖还是一位耿直之士,也是一位能干的地方官,因为不容于当时官场而“愤而弃官归里”。他在南京、浙江遂昌等地当过官,是否来过苏州?而且他的《牡丹亭》之《游园惊梦》是以“最江南”的苏州昆曲之艺术形式来表现的,剧中主角一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独白,依稀暗示着这件事情就是在苏州园林中发生的,鉴于如此种种,发出汤显祖的祖先是苏州人的联想也是情有可原的。

  明代昆山人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谈》里有一则记载:“娄江女子俞二娘,秀慧能文词,未有所适。酷嗜《牡丹亭》传奇,蝇头细字,批注其侧。幽思苦韵,有痛于本词者……”俞二娘在读了《牡丹亭》以后,用蝇头小楷在剧本间作了许多批注,深感自己不如意的命运也像杜丽娘一样,终日郁郁寡欢,最后“断肠而死”。临终前从松开的纤手中滑落的,正是《牡丹亭》的初版戏本,而且“饱研丹砂,密圈旁注,往往自写所见,出人意表”。

  汤显祖得知此事后,挥笔写下《哭娄江女子二首》:“画烛摇金阁,真珠泣绣窗。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何自为情死,悲伤必有神。一时文字业,天下有心人。”

  再唱《牡丹亭》

  自有后来人

  俞二娘堪称汤显祖的超级粉丝。若干年后,《牡丹亭》再遇知音,美籍华裔作家白先勇先生,集海峡两岸及香港一流的创意设计家,联手打造文化工程青春版《牡丹亭》,先后在台湾、香港和苏州、北京、上海等地上演,场场爆满,而且吸引了许多年轻人,被称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盛事。

  一种集合歌、舞、诗、戏的精致优美表演形式,一种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艺术,一出爱得死去活来的爱情悲喜剧,历经四百年经久不衰,不但是汤显祖的艺术成就所致,更是昆曲艺术在当下的延续和传承。

  著名音乐家谭盾和“昆曲王子”张军共同担纲制作的中国首部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在上海朱家角课植园推出后,上演四个演季共130余场。2012年11月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成功连演六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