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役制度 (一)内容: ·赋税 ·徭役 ·兵役 (二)主流税种: ·土地税 ·财产税 ·人口税(丁税) ·役税(兵役、徭役) 1. 先秦: (1)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 “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 (2) 春秋时期鲁国 “初税亩”——不分公田、私田,凡土地占有者均须按亩交纳土地税 (3) 意义:这些新税制都促使耕地由国有转向私有。 2. 秦: (1) 户籍:秦始皇时,让百姓自己申报土地,载于户籍。 ① 内容:户籍上有年龄、土地等项 ② 作用:国家依户籍征发赋税与徭役 ③ 意义:成为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统治人民的根本制度。 3. 汉朝: (1) 户籍制度:编户齐民 ① 含义: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 ② 特点 1) 具有独立的身份 2) 依据资产多少承担赋税、徭役、兵役 经典例题 (2019·山东高三期中)先秦思想家对地租与土地税两个概念没有区分,将两者视为一体。这是因为在先秦时期( ) A.思想家大多主张重农抑商 B.农业采取精耕细作的技术 C.统治者同时也是土地所有者 D.地租与土地税都以实物方式缴交 【解析】 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将土地转给他人使用而获得的收入; 土地税即国家向人民征收的土地赋税。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的基本政策,材料不涉及商业,A项错误; B项与材料关系不大,错误; “对地租与土地税两个概念没有区分”,是因为国家就是土地的所有者,换言之可理解为统治者也是土地所有者,C项正确。 地租与土地税的缴纳方式,并不妨碍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D项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