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天的应季水果,吃对了也能养脾胃

 yzg1977 2021-04-21
大概是因为脾胃本身就比较虚弱,我是几乎不怎么吃水果的。
 
但小时候的记忆里,仍然有水果。
 
比如,春天的樱桃。小学的时候,学校门口会齐刷刷摆满果农们自家种的樱桃。透亮的大红色,水汪汪地挤成一堆,很是诱人。
 
通常,我和小伙伴会买上一小袋,一边走一边分着吃,互相不文明地吐着樱桃核,一路说说笑笑。
 
因为到教室要走一百多阶石梯子,基本上是爬完梯子,樱桃也就吃完了。
 
对于我来说,这种记忆其实是温暖的。

 
不过,现在接触中医后就知道了,水果多寒凉,也容易生湿。很多小孩子都因为日常喂养中长期吃过多寒凉的水果,导致脾胃变得虚弱了,从而经常出现积食、发烧、咳嗽等问题。
 
所以,很多妈妈都觉得水果是敌人,对于给孩子吃水果的问题也就非常谨慎。
 
能觉知到敌人的存在当然是好事,总比不知不觉就中招要好多了。但更好的方法其实是化敌为友,跟水果们和平相处。
 
也就是说,水果是可以吃的。只是在这个季节吃水果前,不妨先问一下自己这几个问题:
 
吃水果有什么原则吗?
吃多少比较合适?
什么时间吃?
春天有什么推荐吃的水果吗?
 
总结起来就是一个问题:春天,应该如何吃水果?
 
 
春天吃水果的原则:
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孙思邈提倡的春季饮食原则,意思是春天要少吃酸的,多吃甜的食物,并且要养护好脾胃。

其实,这个原则也同样适合指导我们春天来吃水果。

中医认为,春天是发陈的,肝气也是如此,一直往上冒就容易太过。太过以后呢,肝木克脾土,也就会损害到住在他上铺的脾。比如,有的孩子或者妈妈春天肝气过旺了,就容易出现口干口苦,心烦,不想吃饭等症状。

另一方面,进入春天以后,咱们从“冬藏”进入到“春生”阶段,身体也开始发陈了,一下子就跑到活跃的状态里了,那么对能量的消耗需求也会增多。这时候,我们尤其是小孩子,会需要脾胃来做更多的贡献,供给更多的能量。这样一来,脾胃的负担也就会更重。

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那么春天就应该少吃一点酸味的水果,选择偏甜味的水果。这样就能让脾胃强大一点,而肝气不至于过旺。

春天应季的甘味水果,主要有枇杷、草莓、菠萝、樱桃等。
 


五果为助,吃水果要适量
 
 《黄帝内经》里的“五果为助”这句话,咱们大多数接触过中医育儿的妈妈应该都听过。助的意思就是帮助、助益。

可以从这两点来理解水果帮助和助益的作用。

首先,水果是一个配角。所以,它就不能喧宾夺主,不能超过主餐。吃过火锅的人,应该能很好地理解。就是当我们吃完火锅的时候,我们会再上一个水果拼盘来吃,对吧?这个水果拼盘是在我们吃饱的时候,再作为锦上添花的角色加入进来的。

其次,适量的水果才可能帮助消食。水果里面含有膳食纤维,它的作用就好像是松土的麦秆碎屑一样,会刺激胃的蠕动,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

但是,吃水果的时候,量一定不能太多了,否则吃水果就不是帮助和助益的作用了,反而会成为脾胃的负担。多吃容易生湿、生寒凉。

至于具体的量是多少呢?是因人而异的,羊爸爸还是提倡反馈式喂养方法。比如一个柑橘,第一天跟孩子分着吃几瓣,如果吃喝拉撒没问题,就可以稍稍加多一点。如果有问题就减量或者暂时不吃了。
 

孩子脾胃状态好的时候
再吃水果
 
孩子脾胃状态好的时候再吃水果,这个道理是比较简单的。

这就好像是,力气大的人能扛100斤的包裹一样。如果让一个小孩子来扛,怕是怎么也扛不动吧。


那怎么判断孩子的脾胃状态是比较好的时候呢?

总的来说,是白天比晚上好,健康状态下比生病好,对吧?

白天的时候,脾胃处于活跃的状态,阳气也充足,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就强一点,而晚上的时候,阳入于阴收藏于内,脾胃也是要休息的。这个时候你再去打扰脾胃,它也会不高兴,甚至罢工的。

那生病状态下的孩子呢,气血都调动着去抵抗外邪了,脾胃那里就相对“空虚”了,消化吸收能力难免要差一点。

比如,常见的脾虚的孩子,长期羊屎蛋,肚子又胀又凉的,舌苔白厚,或者单纯积食的小孩,肚子比后背发烫,手心比手背热一些,爱哭闹,翻来覆去睡不着,舌苔黄厚。就不建议再给孩子吃水果来加重脾胃负担了。

实际情况下,如果你判断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的状况出现了异常,就要注意了。可能孩子的脾胃状态比较差,就要适当忌口一下水果了。
 
 
果肉和果皮也可以一起吃
 
中医认为, 一般来说,水果的外皮相对来说是阳性的,而果肉是比较阴性的。有句话叫春夏养阳,春天是阳气升发的季节,通过饮食来调养阳气是合适的做法。

所以,吃水果的时候,除了果肉,我们也还可以适当吃一点果皮。

比如吃枇杷的时候,就可以掰开枇杷,把枇杷皮、肉以及核一起放到水里煮开。煮上一小碗,喝水,吃枇杷肉和枇杷皮。

这样,对于咱们的脾胃也许会更友好,也能调养阳气。
 
 
春天推荐吃的应季水果
樱桃、菠萝、枇杷
 
《本草纲目》记载樱桃,气味甘、热、涩、无毒。主治调中、益脾、止痢。也就是说,樱桃在寒凉的水果里面算是温热的水果了,味道也是甜甜的,能补中焦脾胃。但是呢,樱桃也不能吃太多了,吃了容易上火,生湿热。

一般小孩子,可以先尝试着吃几颗。

 
菠萝,性味甘平,《本草纲目》记载它,能“补脾气,固元气,益气,开心益志。”一般饭后可以吃上一点,能够健胃消食,帮助脾胃来消化食物。

但是,有少部分孩子吃菠萝后,可能会出现过敏现象,比如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发麻、皮肤发痒等症状。所以,要特别注意。
 
枇杷,性味甘平,《本草纲目》记载它,有“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的作用,能够和胃降气。

你可以用它来煮枇杷水给孩子喝,还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总体来说,水果还是偏寒凉的,所以吃的时候,一定要适量,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的状态是不是正常。

另外,对于有的孩子和大人来说,总是会出现吃多水果的情况,那这时候怎么补救呢?可以按照徐文兵老师的建议,吃完水果后,赶紧吃点姜。因为姜是辛温的,能够平衡一下水果的寒凉。

所以,最后,我们的吃又回归到了中和之道了,就像生活一样,平平淡淡地过,而不是一直坐过山车,对吧?

文 | 卡蓝

插画 | 茉莉红&石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