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一个从容淡定的母亲

 桑葚三味 2021-04-21

这封信摘自2017年1月出版的《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孩子——写给女儿们的50封信》,写于2016年10月26日。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1

亲爱的欢乐:

某晚,正在刷牙的姐姐一脸慌张地跑过来,张大嘴巴,用手指指着牙龈。

原来,可能刷牙用力过猛,牙龈出血了。

我说:“唔,没事,用清水漱下口,血自然就会止住的。”姐姐点点头,放心地走了。

这让我想起了你们更小的时候。

还在蹒跚学步的年纪,小小的你们,在前面走,我慢慢地在后面跟。

一不小心,你们脚一软,一屁股坐在地上,或者扑向前方,摔了一跤。

我总是用习以为常的口气安慰你们说:“没事,不怕,下次小心就好了。”

2

我一直觉得,父母面对困难和问题的态度,会影响孩子对困难和问题的看法。

做一个从容淡定的母亲,遇事不忙乱、慌张,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也更有自信心。

在小区里散步,经常看到老人带孩子时,如果孩子不小心摔倒了,或被小树撞了,老人们往往会很紧张。

爱孙心切的老人们,往往会着急、心疼地在孩子身上仔细检查一番,并一个劲地问:“宝宝摔了哪里?撞了哪里?痛不痛?要不要紧?奶奶帮你揉。小树不乖,我们打它……”

我也曾留心观察过孩子的反应,或许原本只是一点点痛,但看到大人这么紧张慌乱,孩子或许也觉得这个事情相当严重,就委屈地哇哇大哭起来……

我不只决定自己要做个从容淡定的母亲,也和家里的老人们商量,让他们也从容、淡定。不娇宠孩子,不大惊小怪,让孩子像小草一样野蛮生长、寂静开花。

3

从容、淡定,贯穿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比如,你们上幼儿园后,放学回家,总会心急火燎地告诉我你们眼中的“大事”。

姐姐说:“星期一升国旗,每个小朋友都要轮流去国旗下讲话,我不会讲,怎么办呀?”

妹妹说:“幼儿园要举办文艺晚会,老师让我们跳舞时穿黑色高领毛衣,我没有,怎么办呀?”

我总是用轻松平常的口气说:“没事,国旗下讲话,有很多话题可以讲啊,我们待会讨论讨论。妹妹的衣服嘛,我帮你找找。如果没有,待会就去买一件。”

4

你们上小学后,考试成了家常便饭。

我常常和你们说两句话,一句是“学习是你们自己的事,爸爸妈妈负责工作,你们负责学习”,另一句是“考试嘛,没什么大不了。你们只要把每次作业都当成考试,把每次考试都当成作业,就一定行”。

我一直觉得,不能让孩子的考试成绩左右我们的情绪。不论孩子考得好不好,我们都应该从容淡定。

如果孩子考得好,就给她一个拥抱或大拇指,肯定她的努力和认真,鼓励她再接再厉;如果考得不好,就以“同个战壕中的战友”的立场帮她一起分析错误原因,搞懂每个知识点,提醒她下次注意。

我不赞成将考试成绩和奖惩挂钩的做法——如果考得好,奖励孩子什么什么,如果考得不好,就惩罚孩子什么什么。

这样的奖惩,容易让孩子误解了考试的初衷和本义,越来越看重考试成绩本身,也越来越对考试产生焦虑和恐惧。

因此,寒暑假里,我不会因为你们期末考试考得不好而取消了你们旅游的机会,因为这是两码事。

当然,我会让你们把不懂的知识搞懂,查漏补缺,将漏洞消灭在萌芽状态。

5

如果母亲是从容淡定的,孩子也会渐渐成为从容淡定的人。

随着你们逐渐长大,你们的性格中也多了一些从容和淡定。

比如,前几天,姐姐过10周岁生日,想邀请小伙伴一起吃披萨、看电影。

我对姐姐说:“写邀请函、送邀请函、接人、点菜、挑选影片等一连串事情,你要自己安排好哦。”姐姐说没问题。

于是,姐姐写了一个邀请函的草稿,让我帮忙润色打印,第二天姐姐负责分发,并统计好参加的人数。生日当天,姐姐统计好小伙伴们分别在哪里接,然后让爸爸当车夫一一接上。

看电影时,姐姐征求小伙伴们的意见,最后确定看《冰雪奇缘》。姐姐处理得有条不紊,小朋友们都很开心。

晚上洗漱时,姐姐对我说:“我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挺好的,尽量不麻烦爸爸妈妈。”

看着一脸自信和阳光的姐姐,我想,小时候那个动不动就眼泪汪汪、爱哭鼻子、爱吃醋的姐姐,几时起,悄然不见了。

6

现在很流行说“有一颗强大的心”,其实也是指临危不惧、从容淡定。

孩子,我愿做一个从容淡定的母亲,陪伴你们慢慢长大。

人生路上难免有风有浪,相信你们可以妥妥地告诉自己:“没事,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会搞定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