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不好运,思维决定”:真正成大事的人,常用这3种思维模式!

 QSJLiknyrmxs4a 2021-04-21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试验:把六只蜜蜂和同样多的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结果怎么样呢?

你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而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由于蜜蜂对光亮的喜爱,它们以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所以它们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然而,正是由于智力和经验,而使蜜蜂灭亡了。

这个实验结果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往往会决定一件事情的成败,甚至可能决定他的命运!

据成功心理学专业机构调长期查研究结果也显示:“好不好运,思维决定”。那些真正成就了大事的人,他们常用这3种思维模式!

那么,具体是哪3种思维模式决定了一个人会有好运、能成就大事呢?

成大事的思维模式一:困难就是机会,危机就是转机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在不断地面对“难题”或“问题”,从小到大,每个人都会经历过困难,失败有失败者的问题,成功者有成功者的问题。而成功者所遇到的问题,绝对比失败者的问题多,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问题需要解决和处理,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问题的人,就是那些已经被埋在地底下的人。

心理学家指出,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解决和处理难题的能力,以及当遇到难题时所保持的对难题的“态度”,而不同的面对难题的态度,会造成不同的解决难题的能力。

比如,进入公司后,很多年轻人就像“林黛玉进贾府”,诚惶诚恐,步步为营。生怕自己犯了错误而被同事耻笑,给老板留下不好的印象。对经常出现的那些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从不敢主动发起“进攻”,而是一躲再躲。在他们看来,要想保住工作,就要保持在熟悉的范围内。对那些有难度的工作,还是躲远一点的好,否则弄不好就有可能被撞得头破血流。

如果你认为这是职场生存的上上策,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只要正视并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便可以从中学到无数宝贵的经验,扩充你的能力,所以,应将问题当成是你迈入成功之路的阶梯,每解决了一个问题,你便向成功的顶峰又跨进了一步。

所以,你所遭遇及解决的问题愈多,你所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愈强,而你离达成目标的终点也就愈近,你所能达成的目标也就愈大。所以为什么有人说:你一生的成就决定于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困难就是机会,危机就是转机。

成大事的思维模式二:想人所不能想到的,做人所不能做到的

心理学家指出,想别人所不能想到的,做别人所不能做到的。以小事为突破口、在细节处下功夫,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做足了文章,你才能在与别人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有这样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

两个推销员去非洲推销皮鞋。由于天气炎热,非洲人向来都赤着脚。第一个推销员看到此景立刻失望起来,并即刻打道回府。而另一个推销员却惊喜万分:“这些人没有鞋穿,一定大有市场啊!”于是他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结果发了大财成功归来。

同样是非洲市场,同样面对赤着脚的非洲人,一个人因循守旧,不战而败;而另一个人敢于创新,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大获全胜。这就是创新与守旧的天壤之别。

成大事的思维模式三: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就改变行进的路径

目标的调整,实际上是一种动态调整,是随机转移。当发现自己原来确定的工作目标与自己的条件及

外在因素不相适合,那就要改弦易辙,另择其他路径,硬钻牛角尖是不可取的。

选定适合的目标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调整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前进的方向。选择适合的目标十分重要,适合的目标能推动我们快速走向成功;不合适的目标,如果固执地去坚持,会导致南辕北辙,离我们的目的地越来越远。

心理学家指出,我们每个人,对于自己确定的目标,应把握好坚持与放弃的分寸。

目标的调整,实际上是一种动态调整,是随机转移。当发现自己原来确定的目标与自己的条件及外在因素不相适合,那就要改弦易辙,另择他径。如果原定目标与自己的性格、才能、兴趣明显相悖,这样,目标实现的概率趋向为零。这就需要适时对目标作横向调整。要及时捕捉新的信息,确定新的、更易成功的主攻目标。

扬长避短是确定目标的重要方法。在人类历史上,大量人才成败的经历证明,人们可以在某一方面具有良好的天赋和能力,但不可能有多方面的强项。因此,每个人也应根据当前形势的变化,根据自身的特点,适时调整不适合的奋斗目标。

朋友们,心理学家指出,“好不好运,思维决定”:真正成大事的人,常用以上这3种思维模式!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大家一起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