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酒启示录03:喝酒的意义?

 晚安鲁道夫 2021-04-21

电影《摆渡人》里,陈末初遇何木子时说,喝酒讲究三个条件:一个地方、一个对手和一个理由。陈绮贞有首歌叫《旅行的意义》,喝酒有没有意义呢?

以前喝酒时,总是与一群朋友,白酒、葡萄酒、啤酒一顿乱喝,慢慢的发现酒越喝越少,并不是酒不好喝了,而是没有时间,没有时间喝闲酒。

身边多了些志同道合的人,偶尔小酌,谈天说地,大家都以微醺为目的,从不劝酒,减少了很多喝酒时的沟通成本,不需要再去解释:喝酒不喝多还叫喝酒吗?这种无聊的问题。

我觉得,一个人一辈子喝的酒是有限的,年轻的时候多喝一些,老了就少喝一些,年轻时少喝一些没有意义的酒,老了才能细水长流。

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说过「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喝酒也蕴含着熵增定律。

什么是熵增定律?

熵(Entropy),最早在186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用以度量一个系统“内在的混乱程度”。定义:在一个孤立系统里,如果没有外力做功,其总混乱度(熵)会不断增大。你可以理解为,系统中的无效能量。

比如你花了100 J的能量把物体从A地拿到B地,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能量并没有被100%的转化,而是有部分散失在了宇宙中。这部分能量不可逆,无法被再利用,且永远在增加。

屋子不收拾会变乱,手机会越来越卡,耳机线会凌乱,热水会慢慢变凉,如自律总是比懒散痛苦,放弃总是比坚持轻松,变坏总是比变好容易。都可以用熵增定来解释。

电影《信条》里也引用了“熵”作为整部电影的核心思想。他把熵增作为时间之失,用逆熵来穿越时空。

放到喝酒这件事情上,你可以理解成,喝了过多没有意义的酒,其实是一个增的过程,面对生活,选择了逃避而不是面对,那些多余的酒只会让你更加堕落和迷失。

明白这点之后,再喝酒时便很少会醉了。因为知道美酒虽好,但如果喝不到乐趣是喝一杯少一杯,便更懂得珍惜。

慢慢的,身边那些为了喝醉而喝酒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剩下的,便是懂酒之人。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下面还有一句,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讲的就是:虽远在万里,真正的朋友只需斟酒一杯,便能你我都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