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234)刘备积私忿而忘公义

 刘安伦先生 2021-04-21

读通鉴(234)大家都要交智商税

解读:曹丕即位,汉献帝禅让,如果刘备没有动作,那么就必须要接受一个事实,即曹丕已继大统,这个阶段刘备必须称帝,如果不称帝号召力就缺乏了。

曹丕继大统,全都沿袭的汉制,包括五德等都没有改,这招是向天下说明曹氏政权是继承来的,不是打下来的。

刘备伐吴是举国之力,曹丕在等两虎相争,而坐受渔翁之利,孙权与刘备这一战,使得江南两家元气大伤,而两家则失去联合北伐的信任基础。

刘备的教训很深,曹丕也有教训。

每一个组织和人一样,建立之初,就有兴衰成败,前者败在何处,后继者要以此为鉴。汉朝败,曹氏兴,汉败在宦官妇人,曹魏则规定了宦官的最高口味,然而曹魏最终败于权臣。

败于权臣则是智力相较,力量相争,两相不足而败。

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

春,正月,任命议郎孔羡为宗圣侯,奉孔子祀。三月,加授辽东太守公孙恭车骑将军。初次恢复五铢钱。

蜀中传言汉帝已遇害,于是汉中王发丧制服,谥号称孝愍皇帝。群下竞言符瑞,劝汉中王称尊号。前部司马费诗上疏说:"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羁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如今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过去高祖与楚约,先破秦的人封王。等屠咸阳,抓获子婴,犹怀推让。何况如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想要自立!愚臣诚不为殿下可取。"汉王刘备很不悦,左迁费诗为部永昌从事。(心胸比关羽宽不了多少。)

夏,四月,丙午,汉中王即皇帝位于武担之南,大赦,改元章武。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

司马光说:天生庶民,其势不能自治,必然相与拥戴一个君主来治理。假如能禁暴除害以保全其生,赏善罚恶使不至于乱,这就可以称为君。所以三代之前,海内诸侯,何啻万国,有民人、社稷的,通称为“君”。合万国而君之,立法度,班号令,而天下莫敢违抗,这称为王。王德既衰,强大之国能帅诸侯以尊天子的,则称为霸。所以自古天下无道,诸侯力争,有时候天下都没有王,这样的例子很多。秦朝焚书坑儒,汉兴,学者开始推五德生、胜,以秦为闰位,在木火之间,霸而不王,于是正闰之论兴起。等汉室颠覆,三国鼎跱。晋氏失驭,五胡云扰。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朱氏代唐,四方幅裂,朱邪入汴,比之穷、新,运历年纪,皆弃而不数,此皆私己之偏辞,并非大公的通论。

臣愚诚不足以识前代之正闰,私下认为苟不能使九州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的。虽华夷仁暴,大小强弱,有时不同,要皆与古之列国无异,岂得独尊奖一国谓之正统,而其余皆为僣伪!若以自上相授受者为正邪,则陈氏何所授?拓跋氏何所受?若以居中夏者为正邪,则刘、石、慕容、苻、姚、赫连所得之土,皆五帝、三王之旧都。若有以道德为标准分正邪,则蕞尔之国,必有令主,三代之季,岂无僻王!所以正闰之论,自古及今,未有能通其义,确然使人不可移夺的。臣今所述,止欲叙国家之兴衰,著生民之休戚,使观者自择其善恶得失,以为劝戒,非若《春秋》立褒贬之法,拔乱世反诸正。正闰之际,非所敢知,但据其功业之实而言。周、秦、汉、晋、隋、唐,皆尝混壹九州,传祚于后,子孙虽微弱播迁,犹承祖宗之业,有绍复之望,四方与之争衡的,皆其旧臣,故全用天子之制以临之。其余地丑德齐,莫能相壹,名号不异,本非君臣的,皆以列国之制处理,彼此钧敌,无所抑扬,庶几不诬事实,近于至公。然天下离析之际,不可无岁、时、月、日以识事之先后。据汉传于魏而晋受之,晋传于宋以至于陈而隋取之,唐传于梁以至于周而大宋承之,故不得不取魏、宋、齐、梁、陈、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年号,以纪诸国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按正闰之辨。昭烈之汉,虽说是中山靖王之后,而族属疏远,不能纪其世数名位,亦犹宋高祖称楚元王后,南唐烈祖称吴王恪后,是非难辨,故不敢以光武及晋元帝为比,使得绍汉氏之遗统。

(司马光此地无银三百两)

孙权自公安迁都至鄂,更名鄂称为武昌。

五月,辛巳,汉主立夫人吴氏为皇后。皇后,偏将军吴懿之妹,前刘璋的兄长刘瑁的妻子。立儿子刘禅为皇太子。娶车骑将军张飞的女儿为太子妃。

太祖之入邺城,皇帝为五官中郎将,见袁熙的妻子中山甄氏美而喜悦,太祖为之聘娶,生子曹叡。等即皇帝位,安平郭贵嫔有宠,甄夫人留邺城不得见。失意,有怨言。郭贵嫔大加诬谄,皇帝大怒。六月,丁卯,遣使赐夫人死。(曹植为她写了《洛神赋》

皇帝以宗庙在邺城,祀太祖于洛阳建始殿,如家人礼。

戊辰晦,日有食之。有司奏免太尉,下诏说:"灾异之作,以谴元首,而归过股肱,岂禹、汤罪己之大义!其令百官各虔厥职。后有天地之眚,不要再劾三公。"

汉主立其子刘永为鲁王,刘理为梁王。

汉主耻于关羽的死,将击孙权。翊军将军赵云说:"国贼,曹操,非孙权。若先灭魏,则孙权自服。如今操身虽毙,其子曹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非策之上。"群臣劝谏者甚众,汉主皆不听。广汉处士秦宓陈天时必无利,坐下狱幽闭,然后花钱买身而出。

当初,车骑将军张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张飞爱礼君子而不恤军人。汉主常戒张飞说:"卿刑杀既过差,又每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张飞犹不悛。汉主将伐孙权,张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师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彊杀张飞,以其首顺流奔孙权。汉主听闻张飞营地都督有表,说:"噫,张飞死矣!"

陈寿评论说: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上虎臣。关羽报效曹公,张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关羽刚而自矜,张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有的(死得不冤)。

秋,七月,汉主亲自率诸军攻击孙权,孙权遣使求和于汉。南郡太守诸葛瑾遗汉主信笺说:"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汉主不听。

这时有人言诸葛瑾别遣亲人与汉主相听闻的,孙权说:"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然而谤言流闻于外,陆逊上表明诸葛瑾必无此,宜有以散其意。

孙权报说:"子瑜与孤从事积年,恩如骨肉,深相明究。其为人,非道不行,非义不言。刘玄德当年派遣孔明至吴,孤曾对子瑜说:'卿与孔明同母所产,且弟随兄,于义为顺,何以不留孔明?孔明若留下跟从卿的话,孤当以书信解玄德意,意自随人。'子瑜答孤说:'弟诸葛亮已失身于人。委质定分,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其言足贯神明,如今岂当有此!前得妄语文疏,即封示子瑜,并手笔与之。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离间,知卿意至,辄封来表以示子瑜,使知卿意。"

汉主派遣将军吴班、冯习攻破权将李异、刘阿等于巫,进军秭归,兵四万余人,武陵蛮夷皆遣使往请兵。孙权以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督将军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击。

皇帝弟弟鄢陵侯曹彰、宛侯曹据、鲁阳侯曹宇、谯侯曹林、赞侯曹兖、襄邑侯曹峻、弘农侯曹斡、寿春侯曹彪、历城侯曹徽、平舆侯曹茂皆进爵为公;安乡侯曹植改封鄄城侯。

筑陵云台。

最初,皇帝下诏群臣,令大家判断刘备是否应当为关羽出兵孙权报仇否,众议都说:"蜀小国,名将唯有关羽。关羽死大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

唯独侍中刘晔说:"蜀虽狭弱,而刘备之谋要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有余。且关羽与刘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关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

八月,孙权遣使称臣,卑辞奉章,并送于禁等人还。朝臣皆贺,刘晔独说:"孙权无故求降,必内有急。孙权前面袭杀关羽,刘备必大兴师讨伐他。外有强寇,众心不安,又恐中国往乘其衅,故委地求降,一以却中国之兵,二假中国之援,以强其众而疑敌人。天下三分,中国十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如今还自相攻,天亡他们,宜大兴师,径直渡江袭击。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吴亡则蜀孤,若割吴之半以与蜀,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

皇帝说:"人称臣降而讨伐,疑天下想来投者的心,不若且受吴投降而袭蜀之后。"

刘晔对答说:"蜀远吴近,又听闻中国讨伐,便还军,不能止。如今刘备已怒,兴兵击吴,听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将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皇帝不听,遂受吴国之降。

于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见皇帝,泣涕顿首。皇帝慰喻以荀林父、孟明视故事,拜安远将军,令北诣邺谒高陵。皇帝使人预先于陵屋内画上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见,惭恚发病死。

司马光说:于禁领数万众,败不能死,生降于敌,既而复归。文帝废其即可,杀之也可,而画陵屋以羞辱他,斯为不君王应该做的!

丁巳,派遣太常邢贞奉策即拜孙权为吴王,加九锡。刘晔说:"不可。先帝征伐天下,十兼其八,威震海内;陛下受禅即真,德合天地,声暨四远。孙权虽有雄才,是前汉票骑将军、南昌侯罢了,官轻势卑。士民有畏中国心,不可强迫与成所谋。不得已受其降,可进其将军号,封十万户侯,不可即任命为王。王位距离天子只有一阶,其礼秩服御相乱。彼直为侯,江南士民未有君臣之分。我信其伪降,就封殖,崇其位号,定其君臣,是为虎傅翼。孙权既受王位,却蜀兵之后,外尽礼以事中国,使其国内皆闻,内为无礼以怒陛下;陛下赫然发怒,兴兵征讨,再徐告其民说:'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而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人民认为仆妾。'吴民无缘不信其言也。信其言而感怒,上下同心,战斗意志加十倍了。"皇帝又不听。

诸将以吴内附,意皆纵缓,独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益修攻守之备。山阳人曹伟,一向有才名,听闻吴称藩,以白衣与吴王交书求赂,想要帮其交结京师,皇帝听闻而诛杀。

吴人建武昌城。

当初,皇帝想要任命杨彪为太尉,杨彪推辞说:"曾为汉朝三公,值世衰乱,不能立尺寸之益,若复为魏臣,于国之选,亦不为荣。"皇帝乃止。冬,十月,己亥,公卿朝朔旦,并引杨彪,待以客礼。赐延年杖、冯几,使著布单衣、皮弁以见;拜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朝见,位次三公;又令门施行马,置吏卒,以优崇之。年八十四而卒。

以谷贵,罢五铢钱。

解读:刘备、孙权两家守孤州却相攻,这就是取死之道,而曹丕的智力与曹操相比要欠缺太多了,刘晔给的建议,他一条都不接受,最后又全都后悔。

天下是以智力相雄长的天下,智力不足,则皆为人所奔忙。

司马光以曹魏为正,是因为司马家的政权是从曹魏这里得来的,曹魏不正,司马家就更不正了。

三国的结局在这个阶段就看出三家都各有破绽,都不足以定天下。

只能再等更厉害的人来统一了。

王夫之痛恨大骂刘备说:

以先主绍汉而系之正统者,为汉可惜;存高帝诛暴秦、光武讨逆莽的功德,君临已久,而让人不忍其亡。若先主,则恶足以当此吗?

光武一开始兴起,即正讨王莽之义,而誓死以挫王邑、王寻百万之众于昆阳,等更始之必不可为君而后自立,正大而无惭于祖考。而先主不同于这样。其始兴起,依公孙瓒、依陶谦,以与人争战,既不参与于诛董卓之谋;抑未曾念袁绍、曹操之且篡,而思扑之以存刘氏;董承受衣带之诏,奉之起兵,乃分荆得益而忘掉全部刘氏的之难。曹操王魏,己亦王汉中;曹丕称帝,己亦帝;献帝未死而发其丧,盖亦利曹丕之弑而己可为名矣;费诗陈大义以劝谏而左迁;是岂誓不与贼俱生而力为高帝争血食者哉?

承统以后,为人子孙,则亡吾国者,吾不共戴天之仇。以苻登之孤弱,犹足以一逞,而先主无一矢之加于曹氏。即位三月,急举伐吴之师,孙权一骠骑将军荆州牧,未敢代汉以王,而急修关羽之怨,淫兵以逞,岂祖宗百世之仇,不敌一将之私忿?先主之志明见天下,乘时以自王而已。

故为汉而存先主者,史氏之厚也。若先主,则固不可以当此也。羿篡四十载而夏复兴,莽篡十五年而汉复续,先主而能枕戈寝块以与曹丕争生死,统虽中绝,其又何伤?尸大号于一隅,既殂而后诸葛有祁山之举,非先主之能急此也。司马温公曰:“不能纪其世数。”非也。世数虽足以纪,先主其能为汉帝之子孙乎?

王夫之认为刘备是未流小智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