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摄于福建省永安市桃源洞景区 叠鼓夜寒,垂灯春浅,匆匆时事如许。倦游欢意少,俯仰悲今古。江淹又吟恨赋。记当时、送君南浦。万里乾坤,百年身世,唯有此情苦。〇扬州柳,垂官路。有轻盈换马,端正窥户。酒醒明月下,梦逐潮声去。文章信美知何用,漫赢得、天涯羁旅。教说与。春来要、寻花伴侣。 胡云翼先生注曰:“俯仰悲今古——看到世事的推移变化,产生了伤今怀古的感情。俯仰,向上下四方观察。……《易经: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352-353 页)沈祖棻先生《宋词赏析·姜夔词小札》说“俯仰”三句曰:“俯仰宇宙,本已抑郁寡欢,何堪又吟《恨赋》,忆当时别况耶?”(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162 页)所谓“俯仰悲今古”,语意实有取于绍兴当地的一篇古散文名作——晋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王《序》中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俯仰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一转眼间”,极言时间的短促。姜夔此词说“俯仰悲今古”,是“悲今古俯仰”的倒装,即“为转眼之间今已成古而悲哀”;并不是观察宇宙的意思。例如汉曹植《杂诗》其四(南国有佳人)曰:“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魏阮籍《咏怀》诗其三十二曰:“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晋左思《咏史》诗八首其八曰:“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宋王安石《送李屯田守桂阳》诗曰:“追思少时事,俯仰似一夕。”苏轼《迎奉神宗皇帝御容赴西京会圣宫应天禅院奉安导引歌词》曰:“人间俯仰成今古。”王之道《朝中措·魏倅定甫生日》词曰:“州闾庠序少追随,俯仰鬓成丝。”刘望之《水调歌头》词曰:“人间千古,俯仰如梦说扬州。陆游《送曾学士赴行在》诗曰:“流年不贷人,俯仰遂成昔。”丘崈《满江红·渚宫怀古即事》词曰:“悄不禁、俯仰一凄凉,成千古。”葛长庚《贺新郎·别鹤林》词曰:“俯仰红尘几今古?”沈祖棻先生《宋词赏析·姜夔词小札》说曰:“'万里’三句言空间虽大、时间虽久,而于此混沌渺茫之中,惟此一点不变之情足以苦人耳。”(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162 页)按:“万里乾坤”固然可以说是“空间”之“大”,“百年身世”却不是说“时间”之“久”。“百年”是概指人的寿命,“百年身世”等于说人的一生。唐许浑《陵阳春日寄汝洛旧游》诗曰:“百年身世似飘蓬。”陆游《三月一日府宴学射山》诗曰:“百年身世酣歌里。”真桂芳《次李林居春晓游园》诗曰:“百年身世一浮萍。”皆是其证。作为人生的“百年”,一般说来,是一个短暂的,而不是长久的概念。“此情”,这里也不是泛指人的情感。它紧跟上文“记当时、送君南浦”而来,应是特指“离别之情”。否则,指示代词“此”的作用何在呢?要之,这三句词的意思并不是说因为人有感情,所以会受感情的支配,被它困扰;而是说,在天地之间,人的一生中,只有这“离别之情”是最痛苦的。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