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态课——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木香草堂 2021-04-23

在省评估团一行来我县进行“教育现代化示范县”评估验收时,我校被列为评估考察的学校之一。评估检查的项目很多,听课是其中的重要一项。县教研室和学校决定由我为评估团上一节思想品德课。接到任务后感到很兴奋,在兴奋之余又有些紧张。到底该如何上好这节课呢?我的想法是:立足常态,上一节朴素的真实的思想品德课。无需挑选教学内容,无需作精心安排,就按教学进度,复习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第三框题《 学会合理消费 》。而且不用多媒体课件,就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上课。没想到,我的这一想法却遭到了教研组和备课组的一致反对。

常态课——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课堂的精彩仅仅体现在教学设计的出奇制胜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吗?课堂的美应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涌动、智慧的碰撞和会心的交流中,应该少一些形式上的花哨,少一些教师的个人“秀”,把真实的课堂呈现给学生,把课堂让给学生。如果听课的教师能把注意力从欣赏执教者个人转为关注课堂的互动与进程,从关注课堂教学形式转为关注教学的本质,转为关注学生的表现与收获,这是不是一种进步呢?我决定就按自己的想法上这节课。

在这节课上,没有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也没有任何视频资料的辅助,更多的是学生的即兴辩论、即兴小品,问题探究,互动交流,师生间的即兴互动,在这一堂看似平淡的课上,学生们尽情地表达了他们的所思所想,尽情地表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真诚地袒露了他们的感悟体验,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师生的智慧得到彰显,学生能力得以展示,德性得以升华,思想问题得以充分暴露,行为习惯得以矫正,自然、灵动的课堂唤起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开启了学生情感的心扉。

课后,听课领导和教师充分肯定了这节从“典型课”走向“常态课”的教学行为,认为“这是一堂简约、朴实、有效的课,真实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本质内涵,在常态下体现了灵动和思考,体现了真实的学习进程和结果,值得提倡”。而我通过这堂课,可谓收获颇丰,感慨颇多。

一、以生为本,公开常态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还是把学生当成了表演的工具。长期以来,公开课一般都选择表演型教师,整节课教师的语言慷慨激昂,动作夸张有力,课件展示“浮光掠影”,课堂上热热闹闹,而课后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尽是教师夸张的形象和课件中的一些精彩画面,却不知道学到了什么。为了在领导和同行跟前立得住,叫得响,很多教师都请来智囊团,广纳群言,失却了自己的个性,抹杀了教学的本真,于是变了味儿的课堂应运而生,从而导致公开课朝着表演的方向越走越远!

我认为,一些竞赛课、观摩课、研讨课、公开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一定合适。竞赛课往往经过反复试讲、同组教师点评,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查资料、做课件。由于观摩课、研讨课侧重于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课堂结构、教学内容与常态课可以不同。如何将竞赛课、研讨课的好理念、好方法运用到常态课来,将教学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来,把每一节常态课都上成优质课,是值得教师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二、回归课堂的自然、本真

一节高效的课堂,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实”,必须摒弃一些刻意的“装饰”和“作秀”,摒弃对学生学习没有帮助的形式,保证师生活动的有效性。多年来,为了达到“完美”的境界,教师苦苦地奋斗着、低效高耗地探索着。开头怎么导入、中间怎么过渡、结尾如何掀起高潮、亮点安排在什么地方、每个环节安排多少时间等都在课前进行精心预设,课堂上师生之间“短平快”式的回答、一环套一环的教学流程,似乎找不出什么漏洞,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这样的课堂凸显的是教师,却忽视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他们的真实体验被冷落、创新灵感被剥夺,学生失去了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时空。这样的课堂教学远离了教育的本源,其表现出来的师生互动是“假互动”。

任何事物一旦脱离了它原本的、真实的状态,就会变得机械、虚伪和做作。课堂是师生心灵碰撞的阵地,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场所,是师生之间生命对话的舞台,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是教师课前构思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对话过程。“真实性”和“生活化”才是它最理想的生活图景。课堂教学应回归“真实”,课堂教学“真”,学生才能信服,才能感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参与,课堂才会活起来,教学才会赢得学生的喝彩。因此,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去体验,在“问题”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在真情互动中尽情地享受真正的人文情怀,实现真正的生命满足。

三、合理选用多媒体课件

网络教学作为一个引领潮流的最新授课方式,已逐渐走近教师,走入课堂。多媒体教学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先进性和高效性等特点。它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有利于营造课堂气氛,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但是,任何形象化的信息并不一定都有利于课堂教学。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优化课堂教学,必须综合考虑教学过程的各因素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否则就会导致“为用而用”,失去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教学手段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过多的多媒体演示,过度依赖多媒体,从过去的“人灌”转化为“机灌”,就会剥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机会,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既干扰和淡化了教学目标的落实与情感价值观的引导,也使课堂教学失去灵性与活力。因此,选择多媒体,教师应从实际出发,要看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否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我认为常态课可以是传统版的,也可以是现代版的,只要在常态下的课堂中充分地调动起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才是最重要的。

四、心存教育的缺憾美

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是一个延绵终生的发展过程,是一种“永远未完成”的动态过程,这也决定了教育永远处在缺憾中。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很多人却无视这一教育的真实面孔和真实状态,千方百计地制造出种种完美无缺的假象,使教学失去了自然的亲和力。

有待完善的课才是不粉饰的、真实的,而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缺憾是人生的真相,是课堂教学的自然本色,心存缺憾是教育的永恒动力。心存缺憾,才会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课堂教学呈现给学生,才能给学生一份自由的时空,开启学生的心智、开发学生的潜能,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本质回归。教师要心存缺憾地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摈弃完美主义的假象,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不断反思课堂教学行为,在反思中发现缺憾,分析缺憾,进而改进缺憾,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在缺憾中更加精彩、更富实效。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最能促进自己专业发展和成长的是从教学第一现场——常态课显现的实际问题出发,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研究点,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剖析、反思和改进,从而有效促进课堂的教与学。我认为,最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还是教师自然的教态,亲切的语言,朴实的教学流程。教师亲切、自然的语言更显示出教师的胸有成竹,使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思维活动,而不是关注自己的表演效果,真正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把常态课上好应是每一位教师努力的方向!

(来源:中国论文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