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五霸是如何过渡到战国七雄的

 凤凰山居士 2021-04-23


劳谦9

发布时间: 20-05-2209:32

俗话说春秋无义战,春秋时期时局动荡,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计其数。春秋五霸大家都很熟悉,一般来讲指的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也有种说法指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这其中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他任用管仲为相,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国力日渐强盛,最终一匡天下,他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都派人参加。另一位重量级人物便是晋文公重耳,在他的治理下晋国疆域辽阔,可以说是当时最强。然后春秋时期五个大国怎么到战国变成七个呢?

战国七雄到是毫无争议,指的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七个国家,而这其中韩赵魏三国的疆域大抵就是晋国的面积大小,为什么强大的晋国会被瓜分呢?

春秋末年,晋国国君实际上没有多少实权,国家的权利落在公卿贵族身上,这主要是经过骊姬之乱,晋献公逐杀诸公子,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到了晋成公的时候以“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赵盾又将各家异姓大夫代为公族,晋公室的力量由此衰微。到了春秋晚期晋国只剩下赵、魏、韩、范、智、中行氏六家,称为“六卿”。这六位卿大夫掌管着晋国的实权,而这其中智氏实力最为强大,智氏中智伯是老大,这个人贪得无厌,经常向其他公卿贵族索要土地,而且还出奇的成功,大部分公卿都给了,唯独赵襄子拒绝了他。于是智伯联合韩魏攻打赵襄子,三家围住晋阳,这个赵襄子凭借弓箭守住晋阳城两年多,在关键时刻韩魏两国准备联合反叛,因为他们知道智伯贪心极重,赵国灭亡之后紧接着就是他们两家,智伯手下有个谋士也向智伯建言这件事,但是智伯盲目自大,最终韩赵魏三家联合,智伯及其族人被诛灭,三家瓜分了晋国,周威烈王分封三家为国君,三家分晋也成为春秋战国划分的界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