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焉耆方言 把用很粗的棒子打人叫“夯” 把用拇指粗的棒子打人叫“拷” 把用细条子或者鞭子打人叫“敤” 今儿个我们就来谝一下这个“敤” ![]() 敤,焉耆方言音读为【kuò】,指“抽打” 如:“红柳条子敤到身上疼得钻心 敤一下就是一条血印子” “他一鞭子敤过去 驴驴子一下就惊脱哩” “他爬到树上一顿乱敤 杏子就掉了一地” ![]() 敤,正音读为【kě】 指“研治”或者“击打” 敤字从果从攴,果亦声 “果”指果实 “攴”【pū】指“敲击”、“击打” “果”与“攴”联合起来表示 “敲击树枝以使果实落地” 引申义指击打 ![]() 《说文解字》释为: “研治也。舜女弟名敤首” 《广雅》释为:“击也” ![]() 敤在关中方言中读为【kuǒ】,指“椎打” 用杆子打核桃、枣子说敤 关中俗语“有枣没枣,敤上两杆子” 也指打人,如“用棍子敤你几下” ![]() ![]() 西南官话中有“考敤”之说 指“欺骗掠夺他人金钱和物品” 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词》: “谓诈取人财物曰考敤。” ![]() 《说文解字》所释“舜女弟名敤首” 中的“敤首”又名“嫘”【léi】 传说是舜帝同父异母的妹妹 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 以画入史的画家 是中国画祖,故又称画嫘 《画史会要》:“画嫘,舜妹也。 画始于嫘,故曰:'画嫘'。” 《列女传》盛赞她善画 “造化在心, 别具神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