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苏鲁《迷雾》:人类再高尚,不过为了生存

 置身于宁静 2021-04-23
克苏鲁《迷雾》:人类再高尚,不过为了生存

《迷雾》官方海报

《迷雾》弗兰克·拉德邦特执导、于2007年上映的优秀的克苏鲁灾难题材电影,其改编于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说。对于笔者而言,这部电影从各个方面都满足了笔者的口味:第一,《迷雾》画面的重口程度恰到好处,相对于笔者之前看过的《杀出个黎明》,在重口程度方面相差甚远;第二,《迷雾》是那种可以引人深思的电影,探讨着人性乃至人类命运的话题,颇有深度;第三,个是克苏鲁题材,笔者一直都在找克苏鲁题材的电影,其实不少,包括我们最出名的《加勒比海盗》五部曲都可以归结为克苏鲁题材电影,其外,还有恐怖大锦集的《林中小屋》、探讨人性的《怪形》、披着科幻色彩外衣的《科洛弗档案》系列也都可以归结为克苏鲁题材电影。《迷雾》也是其中一部。起初,笔者也是冲着“克苏鲁题材”去选择观看《迷雾》;

我们看看电影中各个象征

1、迷雾里的克苏鲁怪物:克苏鲁怪物在电影中的戏份已经不少了,从怪物触手到放大怪物文字,怪物蜘蛛,还有电影结尾处的庞大的奇形怪状的怪物,对于那个年代(2007年),已经是把怪物表现的淋漓尽致了。但是,其实电影的主体并不是怪物,而是迷雾。迷雾,象征着对未来的未知,则怪物则是由未知产生的恐惧。更大的一个层面来说,迷雾是人类对庞大的世界的探索过程中的未知,而怪物,则是那些人类的恐惧。

2、代表宗教的卡莫迪:在一开始,恐惧与绝望还没有深入人心的时候,卡莫迪就已经在慢慢地影响大家,尽管一开始人们并不相信她,并且多数人都认为她是疯子。但是更加讽刺的是,随着恐惧与绝望深入人心,那些最开始不相信她的人却成为了她的信徒。

3、第一个死掉的小伙子:随着第一个小伙子的死掉,开始有少数人知道这个事实,由于这个事实背后的未知太多,所以极易引起恐慌。

4、政府的消退:律师代表现代世界的政权,其背后是坚不可摧的科学信念。但是在这种未知的驱使下,自大的政府是面对未知与人们舆论的第一个承受者,但在这种情况下,律师却和偷车贼一样,甚至没有偷车贼更加起到作用,在灾难来临之前,作为第一个探索未知的政府,就是第一批牺牲者。也很快,脆弱的整体很快摇摇欲坠。

5、男主一行人:男主一行人其实是电影里面最想用来表达主旨的一个群体。这行人始终坚信自己所认知的水平,当然,他们最大的特征就是对生存的渴望。笔者认为,对抗未知与恐惧最大的动力就是生存,这也许就是作者最想表达的。

6、牺牲者二等兵:他无疑是电影里面最无辜的人,但是他起到一个很重要的“安魂”作用,这和我们人类的历史是多么的相似,许多宗教为了拯救人类(宗教原本慈悲),会创造故事,并造出几个牺牲者。

结局的解读:

在网上有很多的观点,有人认为结局是电影的一大败笔,但是,笔者认为,电影的结局是电影最大的亮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主角一行人牺牲的牺牲,自杀的自杀,最终发现,迷雾散去了,主角悔恨且痛苦。其后,那些该死了,那些还可以生存,电影在这里一一交代。比如一开始那个之意要回去找孩子的母亲,起初谁也没想到她和孩子还会活着,我想,电影在这里想表达的就是一种“信念”。这位母亲很明显是很伟大的,为了自己的两个孩子可以不顾一切第对孩子,由这种爱的信念,出现的勇气,也许这就是人类的闪光之处。

主角一行人的牺牲与自杀表明,那些为了生存勇于面对未知,与未来做出抗争的人,也并非人人都那么幸运,因为从人类历史来看,这一行人是最最被孤立的,他们收到各方面的侵害,幸运的会熬到最后,前提是他们还有生存的信念。最后的结局给观众一种绝望的气息,但是不久迷雾散去,也瞬间充满生息,但是观众这时候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这样更引起人的深思。

也许,最后的最后,你就会站在一个结局的观点处,来评判谁对谁错?也许人类的历史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它只告诉我们,哪些时期会有哪些组织、哪些人登上历史的舞台,人类大多的不幸,来源于未知的“迷雾”,但是人类在自然中存活,也因为有生存的信念。那么看,人类最本质的地方也和其他的生命群体无差,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