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丝绸博物馆特展“锦绣世界”之中亚地区扎经染丝绸

 掌染草2012 2021-04-23

图片

(玫红色染经长袍 乌兹别克斯坦 19世纪)


中亚地区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当地至迟在公元3世纪已开始进行丝绸织造生产,在6—7世纪则以粟特织锦最为流行。但时至19世纪,最为著名是扎经染色的平纹绸,当地称为艾德莱斯(ikat)。



图片

中亚又称中亚细亚,即亚洲中部地区,狭义上的中亚国家包括五国,即土克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但广义上的说法也包括阿富汗斯坦。

图片

【何谓扎经染色】

扎经染色即绞缬染经,是将捆绑设计好纹样的经线上色,然后织上素色的纬线,由于丝的拉力不同,花纹在织造的过程中自然形成参差不齐的轮廓线,产生渐变褪晕的过渡,从而构成了艾德莱斯绸(ikat)独有的织物风格。

图片图片

(童袍 乌兹别克斯坦 19世纪)

中亚地区的艾德莱斯绸(ikat)这种织物最早可能是由东南亚传入,并在当地形成独特的风格。因当地居民多为游牧民族,所以特别喜好对比鲜艳的色彩和图案粗狂的纹样。

图片
图片

图片

(染经绸 乌兹别克斯坦 18—19世纪)

艾德莱斯绸(ikat)图案富于变化,多采用植物图案为题材,如巴旦木纹,花卉纹等,因中亚地区广泛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教义不允许偶像崇拜,所以艾德莱斯绸的图案多为无限图案。


图片

图片

(桌布 乌兹别克斯坦 19世纪)


图片

(铜铃装饰小包 塔吉克斯坦 19世纪末期)

“艾德莱斯绸”(ikat)以色彩绚丽著称,色彩明度很高,常用红、黄、绿、蓝等颜色,色彩对比强烈。传统艾德莱斯绸的多使用植物的根、茎、叶及果实的皮来提取染色剂,如石榴皮、茜草、核桃皮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黄地染经长袍 乌兹别克斯坦 19世纪中期)

图片
图片
(染经长袍  乌兹别克斯坦 19世纪)

“艾德莱斯绸”(ikat)一词泛存于印欧语系和突厥系词汇中,除中亚地区广泛生产之外,在我国的新疆地区自古也织造艾德莱斯绸。据考证,我国的艾德莱斯绸织造最早开始于元末明初,新疆和田、喀什地区的一些工匠在学习吸收中亚人的染织法后带回自己的家乡开始生产,艾德莱斯绸(ikat)从此传入新疆。

【艾德莱丝绸(ikat)制作工艺】

                              ——以我国新疆地区艾德莱丝绸制作为例

图片

缫丝:将蚕茧放入盛有沸水的锅中进行抽丝图片源于天山网

图片
合纺:将缫丝好的丝线进行合纺图片源于丝路民俗技艺

图片

染色:按设计好的图案对经线进行扎染片源于丝路民俗技艺
图片

织造前的最后一步:整理经线图片源于天涯社区

图片
织绸图片源于天山网

图片

图片

成品图片源于阡陌西域

图片
图片
艾德莱斯元素创新设计图片源于Alim-Adil


Folk Gala,由北京服装学院艺术楼614工作室的民艺爱好者发起,她们行走于乡野民间,流连于织绣印染,将所见、所闻、所感在此与大家分享,一起让Folk Gal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