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小儿外感、支气管炎、久咳秘方

 太阳微笑666 2021-04-24

小儿外感发热——银柴退热汤(贾六金方)

【组成】 金银花、连翘、柴胡、黄芩、牛蒡子、桔梗、荆芥、大青叶、板蓝根、紫花地丁各8g,焦三仙各10g,半夏、生甘草各6g。

【功效主治】 辛凉解表,祛风退热,和解消食。用于小儿外感发热。

【方解】 贾老依小儿病理生理特点所创银柴退热汤由银翘散和小柴胡汤加减而成,以疏风解表、清热透邪、解毒退热为主,佐以和解导滞。方中荆芥、牛蒡子疏风散热、透表达邪,使邪从表散;荆芥“通肺气”,可除鼻塞流涕等症。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宣肺透邪。连翘善清心火,理肝气,如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云:“具升浮宣散之力。流通气血,治十二经血凝气聚,为疮家要药。能透表解肌,清热透风,为治风热要药”;荆芥善搜血中之风,剔入营入血之邪,荆芥、连翘配伍相用,可防热扰神明或热陷厥阴之变。牛蒡子被历代医家奉为解毒利咽之要药,还具有泄热通便的作用。连翘、牛蒡子同用,可通泄热毒、散结消肿,专攻咽喉肿痛,具有初期能透解、中期能消散的功效。柴胡苦辛,“苦以发之”,可散火热之标;黄芩苦寒,“寒以胜之”,直折火热之本。二药相须为用,透表泄热,疏半表半里之邪。

半夏辛温性燥,为太阴脾经、阳明胃经之要药,入脾能化湿祛痰,入胃能降逆止呕,消痞散结,配苦寒之黄芩,苦燥肺中之痰,寒清肺中之热,二药相辅相成,具母子同治、标本兼顾之功。桔梗辛散苦泄,宣开肺气,祛痰涎、止嗽咳,调达利气,与半夏合用,一升一降,宣肃并奏,通上焦郁滞,宣肺止咳。小儿尚有“脾常不足”的特点,感邪后易成夹滞之候,故用焦三仙开胃健脾,化食和中,消宿食积滞,化日久顽痰。甘草补脾益气,缓和药性。纵观全方,集辛开、苦降、甘调于一方之中,寒温并用,升降同调,虽治在肺卫,又旁顾心肝脾胃,既清解邪热,又和中消食,使内外宣通,三焦疏达,枢机畅利,脾胃调和,共达辛凉解表、祛风退热之功效。微信搜索 行之医话 公众号关注更多秘验方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紫花地丁、黄芩、荆芥、牛蒡子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乙脑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解热、消炎、抗过敏、镇痛等作用,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内毒素抗体的产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使本方的退热机制得到科学的论证和诠释,也为本方的解表清热作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加减】 若风寒偏重,加羌活、防风增加辛温解表作用;若高热便干,为里热偏重,加生石膏以清阳明胃腑实热。

【验案】 张某,男,3岁8个月。2006年1月5日初诊。反复发热3月余。患儿3个多月来反复发热5次,每次体温均在39~40℃,伴咽痛、咳嗽、头痛等症。去年曾2次在外院住院,均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用抗生素治疗,痊愈出院。但每间隔10天左右上述症状又会复发,每次持续高热3~5天,均须输液治疗方可退热。今晨1时许患儿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体温39.4℃,家长予“泰诺林”后体温暂降,就诊时体温复升,伴轻咳有痰、口渴喜饮、大便干(2日未解)。平素食欲好,喜食肥甘厚味。查体:体温39.2℃,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心、腹无异常,舌质偏红,舌苔白,舌中根部舌苔厚腻,脉浮数。证属外感发热夹积,投银柴退热汤加味:金银花8g,连翘8g,柴胡8g,黄芩8g,牛蒡子8g,桔梗8g,荆芥8g,大青叶8g,板蓝根8g,紫花地丁8g,焦三仙各10g,半夏6g,甘草6g,生石膏10g,枳实8g。3剂,每日1剂,频服。

2剂后体温降至正常,仍轻咳、大便偏干,遂复诊。查:咽部充血明显减轻,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舌质稍红,厚腻苔已去大半。嘱停服上药(留以后备用),予轻宣肺气、清除余邪、调脾胃方药。药物组成:桑叶8g,菊花8g,连翘8g,芦根8g,桔梗8g,杏仁8g,浙贝母8g,板蓝根8g,牛蒡子8g,焦三仙各10g,炒莱菔子10g,甘草6g。4剂后一般情况良好,遂以“复感灵”7剂收功。微信搜索 行之医话 公众号关注更多秘验方

【体会】 小儿外感发热的特点为发病急、病程短、热势重,常伴恶寒、咳嗽、咽痛、流涕等肺卫表证。小儿为纯阳之体,具有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故邪气易从阳化热,从温化火,迅速传变深入气分,出现高热、烦躁、口渴、大便秘结等症状,而一旦出现高热,多出现表证、半表半里证、里证等三证同时存在的情况,故须解表、和解少阳及清解里热。因小儿脏腑娇嫩,一遇感邪,则脾胃枢机不利,饮食易于积滞,蕴而助热,使热邪缠绵难退,故消积导滞之品不可不用。又因小儿形体未充,发病后“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因此病势若进一步发展,邪气则可由气入营入血,出现热扰神明或热入厥阴的惊厥、昏迷、出血等危急变证。因此,须急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重剂以挫其热势,防患于未然。

运用本方,重在取汗。汤药宜热服频服,以利发散驱邪。若服药后汗出热退身凉,提示表邪已解,不必尽剂。若服药后,汗出不透,寒热未退,说明表邪未解,药力不济,仍需继服,以出微汗热退为度。

【方源】 刘小渭.贾六金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中医儿科杂志,2007

图片

【加减】 咯吐黄痰,加黄芩10g,麦冬12g,清热化痰;咯吐白色泡沫痰,加紫菀10g,款冬花10g,化痰止咳;咽喉疼痛,加板蓝根12g,牛蒡子12g,玄参12g,清热利咽止痛;大便不干,去葶苈子、大枣,加茯苓杏仁甘草汤化湿行水,降气止咳。

【体会】 小儿气管炎临床非常常见,以咳嗽,咳痰,发热为主要症状。于教授认为小儿肺脏娇嫩,形气未充,抗病力差,不耐外邪侵袭,极易感寒受热,引起肺气宣降失常,肺气上逆而发生咳嗽;同时小儿脾胃薄弱,易为乳食生冷所伤,致使脾失健运,痰湿蕴盛,上贮于肺,壅阻气道,故发病后难以速愈。小儿感受六淫外邪,卫气失宣,肺失肃降,或乳食生冷,脾失健运,痰湿内生,引起肺气上逆而发生咳嗽。无论证属风寒、风热,或是痰热,西医皆用抗菌消炎之法治之,治疗后虽然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全身症状缓解,但是抗菌消炎药物常为苦寒,易于伤胃损脾,使痰湿不易消除,加之小儿为纯阳之体,痰湿极易热化,所以此时病理变化的焦点是痰热停滞体内。一则闭塞气道,肺气宣降失职,二则腑气不通,肺气不得肃降,因此肺气上逆,咳嗽久久不愈。治疗重在清热化痰,通腑降气;盖痰热一除,腑气一通,则气道通畅,肺气得降而咳嗽自平。

【方源】 陈光顺,李金田,邓沂,等.于己百教授验方证治.中医研究,2007,

小儿久咳——益肺宁嗽散(黄甡方)

【组成】 炙百合30g,半夏9g,陈皮9g,款冬花10g,杏仁10g,远志15g,紫苏子15g,薄荷叶15g,僵蚕15g,干姜9g,川贝母9g,甘草6g。

【用法】 制成散剂或为汤服均可,药量随年龄、体重、病情等加减变化。

【功效主治】 小儿久咳之虚实夹杂、寒热互见型咳嗽。

【方解】 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故治疗小儿久咳用药不宜过寒过热,亦不宜选用过于香燥或滋腻之品。方中百合为养阴药,可清热润肺,止咳安神;款冬花辛温,润肺下气,止咳化痰,《本经逢原》曰“润肺消痰,止嗽定喘”,善治久咳有痰者;干姜为温里药,可温肺化痰,温经止血;甘草为补气药可补脾益气,又可清热解毒;佐以半夏、紫苏子、陈皮、杏仁、川贝母理气化痰,止咳平喘;又以薄荷疏散风热,与温肺散寒之干姜相配,取其寒热并解之妙;“脾喜燥而恶湿”,为“生痰之源”,故以干姜、陈皮、半夏燥湿化痰;“肺喜润而恶燥”,为“贮痰之器”,故以百合、款冬花、贝母滋阴祛痰,更有远志祛痰利窍,安神益智,僵蚕祛风化痰,解痉散结。“咳而气逆”,故以紫苏子、半夏、陈皮理气降逆。有补有泻,虚实兼顾,有凉有热,寒热并解。诸药组合,杂而不乱,更有甘草调和诸药。微信搜索 行之医话 公众号关注更多秘验方

【加减】 若大便干加全瓜蒌、桃仁;痰黏难咯加海蛤粉;咽痒甚加桔梗;脾虚加茯苓。

【验案】 徐某,男,5岁。2006年6月13日初诊,咳嗽4余月,经多方求治不效,特找黄甡求治,来时以咳嗽为主症,早晚及运动后咳嗽明显,有痰且黏腻难咯,咽痒,余未诉不适,纳可,夜眠欠安,大便少,1~2日一行,舌质嫩红、少津,舌苔薄黄燥,脉濡滑。观其以前诊治,西医多用消炎止咳之类,中医不外化痰止咳之品,虽能一时减轻少许,但稍有不慎,咳嗽又复且明显加重,黄甡诊后辨证为虚实夹杂之证。随拟处方:炙百合30g,半夏9g,陈皮9g,款冬花10g,杏仁10g,远志15g,薄荷叶15g,僵蚕15g,干姜9g,川贝母9g,茯苓9g,海蛤粉15g,桔梗6g,全瓜蒌9g。4剂服完咳嗽已基本痊愈。后守上方去茯苓、桔梗,加桃仁9g,紫苏子15g,以善其后,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体会】 小儿久咳亦即小儿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属内伤咳嗽,其病因复杂。黄甡教授认为该病形成大多与新咳失治,用药不当,以及体质虚弱,调护失宜等因素有关,咳嗽经久不愈,有的甚至缠绵反复达数月之久。临床表现为患儿经抗生素、抗病毒、止咳平喘等药物正规治疗之后,发热、卡他等急性期症状得到控制,即中医理论所指寒热卫表症状解除后,仍咳嗽不愈,时轻时重,常以晨起、睡前为甚,或咳无定时,痰少难咳或无痰;随天气变化、运动易加重,常伴有咽痒、食欲不振、乏力、多汗、消化功能紊乱等。我师在继承黄明志教授治疗小儿久咳的经验基础上,针对上述病机及小儿生理病理等特点遣方用药,运用验方益肺宁嗽散治疗小儿久咳之虚实夹杂、寒热互见型咳嗽,屡起佳效。

【方源】 牛章杰,李宇鹏,马添宏,等.黄甡教授运用益肺宁嗽散治疗小儿久咳临床经验.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6):8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