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在入选诺贝尔文学奖的外围名单中,有一位阿根廷作家的声望逐渐提升。阿根廷国内很多人也希望除了球星梅西以外,再来这么一位文学巨星。他已被广泛视为继博尔赫斯之后,拉丁美洲最奇特、最具独创性的小说家之一。《2666》作者罗贝托·波拉尼奥曾如此称赞他:“他是当代极少数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家之一。一旦你开始阅读他的作品,便不会想停下来。” 他是塞萨尔·艾拉(1949 — )。目前已出版有100多部小说、短篇集和散文集,译介过大量文学作品,在西语文学界饱受赞誉。面对众人对他得诺奖的预言,他这么说:
所谓“低调地做好事”就是写作。他向来不接受国内的采访,仅专注于写作这一件事——据说每天上午他都会出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某家咖啡馆,喝着咖啡写三四个小时,写好的稿子从不修改,日复一日,从不中断。如他所说:
今年,世纪文景联合楚尘文化出版了塞萨尔·艾拉的两部小说。国内的读者们终于可以大饱眼福。 ■《女俘爱玛》与《野兔》01 1949年塞萨尔·艾拉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狂热的独裁统治支持者,艾拉从小就不爱说话,不待家里。对于童年与青年时代,他如此写过:
从小就具备着敏锐的直觉、丰富的想象力与早熟的心智的艾拉,并无自觉地对自己进行着博杂的艺术教育:在家乡小镇,他看了两千多部商业电影——大部分都是侦探片、西部片、科幻片之类的B级电影;看了上百本仅在超市出售的英语畅销低俗小说(后来他甚至将它们全都译成西班牙文卖给了一个地下书商);家离首都不远,他每天都进出阿根廷国立图书馆借一到两本书,很快地读完。 他的阅读鱼龙混杂,无所不包。他雄心勃勃,立志成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作家”。
阿根廷文坛的博尔赫斯、罗贝托·阿尔特和曼努埃尔·普伊格,法裔美籍艺术家马赛尔·杜尚、雷蒙·鲁塞尔以及美国先锋派艺术家约翰·肯奇都对他的创作有深远影响。艾拉的小说想象力天马行空,极尽狂野、迷幻与创新,回溯源泉,都是诸多先锋大师的身影。 塞萨尔·艾拉的写作方式又极为可贵——它缓慢、严肃、精细——仍保持着一种典型的、福楼拜式的纯文学写作。他每天在咖啡馆里也许只写几个字,或者几十个字,最多不超过几百个字。 而且他的写作与所有作家都不同:他从不修改。他甚至给自己这种写法取了个名字:“一路飞奔式写作”。他即兴发挥,凭借惊人的直觉与过人的胆识,早就飞奔到了无人之境。 《艾拉医生的神奇疗法》是一篇自传性质的小说,艾拉在小说中对自己的写作有如此描述:
02 艾拉的故事无所不包、天马行空: 一个小男孩因冰激凌中毒而昏迷,醒来后成了一个小女孩,由此展开了一场糅合了幻觉、悲伤和自我认知的心理探险之旅(《我怎样成为修女》);一个十九世纪的风景画家在阿根廷三次被闪电击中,虽然严重毁容,但他幸存了下来并继续作画——极端的生理体验、壮阔的美洲风景与艺术的神秘交织在一起(《风景画家的片段人生》);一种能用意念治病的神奇疗法(《艾拉医生的神奇疗法》);一个小女孩受邀参加一群幽灵的新年派对,前提是先去死(《幽灵》);一个韩国僧侣带领一对法国艺术家夫妇参观寺庙时进入了一个平行世界;风如何爱上了一个女裁缝一个政府小职员突然莫名其妙写出了一首伟大的诗…… 星辰、超市、电影院、椴树、幽灵、狗、变老、阿尔卑斯山、睡眠、音乐、革命、暮色、马戏团……它们都是用一种清晰、雅致而又略带嘲讽的语调写成的,与奇幻狂野的故事混合为更复杂的矛盾体。 艾拉非常注重独特与创新。这不仅是一位作家应恪守的创作准则,也是每一篇单独的作品应有的特质——每一篇都是全新的独立存在。
艾拉被称为博尔赫斯的继承人,博尔赫斯的写作让艾拉直接受益。构思的“智慧”、手法的“新奇”、叙述的“怪异”、故事的“碎片化”……历史、现实、文学、哲学之间的界限被打通,在这些神秘而梦幻的世界中,在真实和虚构之间,常能找到一条可以穿梭往来的通道,从中读者能收获神奇的阅读体验。 在《音乐大脑》中,捐书晚餐、奇特的音乐自动播放机、女侏儒产下的巨蛋交错构成了一幅作者文学之源的象征图腾:
在《购物车》中,“我”发现了一辆会自己滑行的神奇购物车,它整晚都在超市里“四处转悠”,“缓慢而安静,就像一颗星,从未犹豫或停止”,然而:
《塞西尔·泰勒》则以真实的美国先锋爵士乐大师塞西尔·泰勒的生平为蓝本——由于艺术上过于超前而导致的不间断受挫。 在《毕加索》中,神灵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是拥有一幅毕加索的画,还是成为毕加索?主人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任何人处在我的位置都会选择第二项”,他说,“因为它已经包含了第一项:毕加索不仅可以画出所有他喜欢的作品,而且保留了大量自己的画作——此外,变成毕加索的优点还不只如此,那还意味着能享受到他那无与伦比的创造极乐。”但最终,这位叙述者还是选择了前者,因为:
在《野兔》中,印第安人各部落的矛盾冲突最终成为了“家族大团圆”,大草原也在艾拉笔下成了美丽、富饶、适合人类居住的乐园。这是在直接反对19世纪的作家、阿根廷总统多明戈·福斯蒂诺·萨米恩托的巨著《文明与野蛮》中观点:“印第安人是'野蛮因素’,阻挠了社会进步和国内的经济发展。”艾拉直言,印第安人创造了自己的文明,是个很有智慧的民族,很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应该向他们学习。
03 读艾拉也是对常见的文学观念的颠覆与扩充,可以让人加深对文学各个层面的理解。这归功于艾拉非凡个性与胆识。
他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绝对不做任何社会、道义方面的表率与承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方式,如果仅是向大众谄媚或故作姿态,往往有害无益。
面对赞誉和批评,艾拉都处之泰然。 《纽约书评》的迈克尔·格林伯格称赞道:
西班牙《国家报》:
《纽约太阳报》:
美国国家广播电台(NPR):
作家真正的价值存在于与读者建立的直接交流之中——不来读一读艾拉的原作吗? ©本文转自楚尘文化(ID:ccbooks) 女俘爱玛 [阿根廷]塞萨尔·艾拉 赵德明 译 仅仅因为出生在那个年月,她这辈子命中注定就得不断遭遇到怪事。怀抱婴儿的爱玛被押往阿根廷蛮荒的边陲,浮萍一般辗转于一个又一个士兵和印第安人之间。途中她见到了各色荒诞而有趣的人物:一个想要自己印刷纸币建立货币王国的军官,一个沉迷于享乐的印第安王子,一位神秘的卡特里尔王妃…… 一年又一年,爱玛带着孩子在陌生的土地上游走,最终又将如何找回生活的希望? 野兔 [阿根廷]塞萨尔·艾拉 著 赵德明 译 19世纪的阿根廷,英国人克拉克到潘帕斯草原寻找传说中一种会飞的野兔,陪伴他的有一个少言寡语的高乔人向导、一个活泼可爱的画师、一匹神奇的骏马。他们到达印第安马普切人的地界不久,酋长却神秘失踪。 克拉克肩负寻找野兔和酋长的重任,却一步步走进更为离奇的谜团中。足以改变他们生命轨迹的秘密与往事将在这趟旅程中逐一揭晓。 ![]() 小和尚 [阿根廷] 塞萨尔·艾拉 著 在韩国,一个小和尚从孩童时开始就向往西方世界。有一次,他在街上遇上一对法国夫妇,并带他们去山中参观古寺,在寺院中,他们震惊地得知一匹来自中国的小马爬上一座石塔,然后头朝下跳塔自尽…… ![]() 女裁缝与风 [阿根廷] 塞萨尔·艾拉 这是一部令人捧腹大笑的小说。女裁缝正在为一位怀孕的艺术老师缝制一件婚纱。她害怕她在单轴卡车里玩耍的儿子会被绑架,于是她开着车去巴塔哥尼亚。陷入精神错乱的她叫了一辆当地的出租车追逐卡车,她的丈夫在反应过来后也开始追逐妻子和孩子。他们一直追逐到世界的尽头与欲望的冒险乐园。在那里,从南方吹来的狂风爱上了女裁缝,而她如怪物一般的孩子与卡车司机交上了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