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 HIT | 鹍远生物CTO刘蕊博士深度剖析鹍远生物癌症早筛的技术突破之路

 嘟嘟7284 2021-04-24
图片

2021年4月23日,HIT 2021第三届热点肿瘤分子诊断技术与应用论坛在上海盛大开幕,测序行业的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业内人士齐聚一堂,深度探讨肿瘤诊断新趋势、早诊早筛的技术与应用、复发与耐药性检测、泛肿瘤与个性化诊疗的研究与商业化。作为中国肿瘤早筛和液体活检领域的领军企业,鹍远生物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一直备受行业瞩目。此次,鹍远生物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刘蕊博士受主办方特约邀请,作为演讲嘉宾,在大会首日的“肿瘤早诊早筛”论坛上做了《血液ctDNA甲基化检测实现无创泛癌早筛》专题讲座。

图片

会议现场

在讲座中,刘蕊博士开宗明义,叙述了癌症给全球和中国带来的沉重负担,说明了癌症早诊早治的重要意义;着重讲述了鹍远生物癌症早筛的技术路径、泛癌早筛的研发成果以及以肠癌为例的单癌种早筛多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在健康民生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图片

鹍远生物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刘蕊博士

刘蕊博士介绍,2020年7月,鹍远生物与复旦大学及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的陈兴栋老师、金力院士等学者领衔合作,基于泰州队列样本的泛癌早筛研究成果“Non-invasive early detection of cancer four years before conventional diagnosis using a blood test(血液无创检测可以比常规诊断提前四年发现癌症)”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这项研究证实,对于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和胃癌等5种常见恶性肿瘤,在达到现有临床确诊金标准之前,甚至在病人出现自觉症状前,早期的癌症信号——微量肿瘤甲基化就存在于血液循环之中,并可以被无创检测。鹍远生物原创研发的ctDNA甲基化泛癌筛查技术PanSeer®方法,利用泰州队列的血样证实,可以比临床标准诊疗途径提前发现血液中的微量肿瘤甲基化信号,且性能优异,灵敏度可达95%,特异性96% 。

关于鹍远生物在泛癌早筛方面的未来规划,刘蕊博士介绍,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鹍远生物将依托科技部的重大专项,组织大规模前瞻性健康人群的验证工作。

随后,刘蕊博士讲述了鹍远生物的肠癌早筛产品从生物标志物筛选到临床应用的过程。刘蕊博士表示,鹍远生物的肠癌早筛产品从技术研发到多中心临床验证,历时了3年,做了很多优化工作,从最初的几百万个全基因组生物标志物,层层筛选到几百个、几十个、几个,每一轮都要经过多中心、大规模、严格的临床验证。目前鹍远生物自主研发的多基因甲基化检测——常艾克,已经应用到了扬州市邗江区结直肠癌筛查民生工程中,仅1个月就筛查了数千群众,其中已确诊了多例肠癌及众多癌前病变病例,并采取了积极的治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卫生经济学及社会效益。

在讲座的最后,刘蕊博士再次阐明了鹍远生物的初心。她说,鹍远生物的工作,就是希望在健康人群出现明显的不适之前、进入到常规的肿瘤诊疗路径之前,提供一个初筛和精筛的无创血液检测方法,能帮助大家分流分级病人,做到有效导流,以便更好、更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希望以肠癌为例,鹍远生物能更多更快地推出经过大样本、大规模临床验证的多项产品,真正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做到“未癌先防,拥抱健康”。

刘蕊博士的讲座吸引了大量同行前来,会议现场座无虚席。讲座完毕,仍有很多参会观众与刘蕊博士深入探讨。

图片

参会观众现场提问

关于鹍远生物

图片

自2014年成立以来,鹍远生物一直以攻克癌症早期筛查与诊断为目标,公司基于分子诊断技术开发了一系列肿瘤和遗传疾病的基因检测解决方案。作为甲基化检测技术的引领者和推动者,鹍远生物提供高发癌症的风险评估、早筛早诊、用药指导及术后监测的全周期服务。公司拥有丰富的产品管线,覆盖泛癌种、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食道癌、胰腺癌、甲状腺癌等。凭借不断积累的大样本和大数据,鹍远已经成为全球液体活检和肿瘤早筛领域的领军企业。

鹍远生物始终致力于构建开放多元的“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生态,承担了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牵头起草了多个重要行业标准,并与国内外顶尖学术机构、医院及药企开展了广泛合作,推动液体活检及肿瘤早筛领域的科学研究、临床实践及应用转化。公司汇聚了一批多领域跨学科的专家,目前拥有国际和国内专利近百项,并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诸多论文。公司在上海和美国圣地亚哥设有研发基地;在上海和扬州设有生产基地;在上海、泰州和美国圣地亚哥设有医学检验实验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