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注”是一种可以培养的习惯

 我爱你文摘 2021-04-25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学习中,当你想要提高效率的时候,专注的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很多人苦恼与自己无法专注地做事,又不知道怎么才能变得更专注。

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我们正在主动地培养自己分心的能力。比如一边工作一边不时拿出手机来看,这就是在强化锻炼分心的能力。手机上的提醒不断吸引你的注意力,让你一次又一次从工作中分心。这种分心就会成为惯性,即使没有手机,你还是会变成习惯性地分心。

还比如一边看电视一边看手机。这都是娱乐活动,但是背后也仍然是在培养分心的能力,或者让你变得更不专注。你不断从看电视中打断自己,让自己停下来去看手机,这种强化训练,当然会让你的分心变得游刃有余。

有些人喜欢“顺便”做事。这样好像就提高了效率。比如有人喜欢上厕所的时候看手机背单词。这看上去好像在上厕所的过程中“顺便”做了正事,背单词,这种“顺便”的背单词效果如何姑且不说,这样的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分心的习惯。让你习惯性地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同时还想着另外一件。

当你在家里学习的时候,忽然口渴,想去冰箱喝冰水让自己爽一下。在你去往冰箱的路上看到一个脏杯子,你很想洗干净,于是你拿起杯子去厨房把杯子洗干净,送到杯子应该放的地方,这时候你又发现地面有些杂物让你看着很不顺眼,你把这些杂物清理了一下,然后又发现冰箱的冰水杯子里面空了,于是你又去灌了些水送到冰箱。这一系列的活动本身其实都不算是不对,但是实际的效果是,你的注意力被瓜分殆尽。你变得极度不专注。而且这样的习惯会把你锻炼成一个特别容易分心的人。一旦你变成了容易分心的人,这种分心的习惯就会表现在你的工作和学习中。比如你在学习的时候,去查一个资料,然后你就被网上的其他信息吸引,你的注意力跑到了别的地方,等你回到学习上,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多。

所以,如果观察一下自己的行为就会发现,我们其实是在自己给自己培养得越来越不专注。那么,应该如何让自己更专注?如何培养专注的习惯呢?

日常生活中培养专注

吃饭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一般人每天会做3次,有些人可能会做4-5次。如果能用吃饭锻炼专注,那么可谓是非常棒的一个选择了。那么如何用吃饭锻炼专注呢?说起来方法非常简单,你只要吃饭的时候,保持对吃饭的过程关注就可以了。关注饭的颜色质感,饭菜的味道,咀嚼、下咽。刚开始做的时候,你一定会很不习惯。尤其是如果你吃饭的时候喜欢看手机,你就会总想拿出手机来看。这时候要保持对吃饭的关注,放下手机。即使你拿起来手机,如果你发现你看手机了,也不要责怪自己,耐心告诉自己,我正在锻炼专注的能力,这种能力会让我受益良多,所以我应该放下手机,专注吃饭。

在吃饭的过程中,你可能还会跟别人聊天,如果发现你在聊天,就告诉自己停下来。保持对吃饭的关注。当然有时候因为环境的需要,你可能必须要聊天,这时候对自己保持耐心,不要责备自己。在有条件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再对吃饭保持专注就行了。

在吃饭的过程中保持专注与吃饭,你还会收获更多的好处,比如你可能会吃得更少了,这会让你变得更健康。因为专注与吃饭,你咀嚼更好了,消化也变好了。真是一举多得的练习

我们每天都要刷牙。你也可以在刷牙的时候练习专注。在刷牙的过程中,大脑只是考虑刷牙这一件事情。一开始可能也很难,你总是会走神。没关系,当你发现走神的时候,只要把注意力拉回到刷牙上就可以了。对了,可以买一个计时器,专门用于刷牙。这样,不仅锻炼了专注,还让你的牙齿更清洁了。

在生活中有很多场景可以练习专注,比如驾车、走路、甚至与人谈话、听电话、洗衣服、刷碗做家务、听音乐。只要你有意识地想着要让自己专注,发现自己不专注的时候,耐心地让自己回到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上,这样就锻炼了你专注的习惯。

通过冥想专门练习专注

冥想神经科学家理查德·戴维森认为,所有的冥想练习,都是对注意力的练习。确实,我们可以通过每天固定的冥想练习,来特别提高我们的专注力。为什么冥想能够提高专注?简单讲,冥想过程,就是把注意力放到某一个关注对象上,发现走神的时候,重新把注意力拉回来。这就像用哑铃练习肌肉,通过肌肉的一张一弛,锻炼了你的身体。

培养专注的另一条路

干扰是导致分心重要的因素。所以如果想要培养专注的习惯,可以尝试培养一些避免干扰的习惯,比如:

  • 在工作之前把该准备的东西准备好;
  • 关闭手机电脑的各种提示;
  • 手机设置勿扰模式
  • 清除你视觉范围内可能起到干扰作用的物品,比如照片、杂书、各种游戏机等等。

今天,是美好的一天。

文中图片来自Zoomm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