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好绘本,首先是孩子认为的好,孩子喜欢,孩子愿意读,才是真的好。那这个孩子眼中的“好”又有着什么样的标准呢?从孩子的视角,我想好绘本的标准最起码应该有以下3个: 1. 图画会讲故事 成人打开绘本,虽然也首先看到图画,但也只是粗略地看上两眼,然后就开始阅读文字,这就是通过文字来读绘本的方式。但是,对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孩子来说,他们会直接进入图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找出每幅画之间关系,直到看懂这个故事。
这本绘本的文字非常简练,画面是一幅接着一幅连续的PK,当卢卡斯抬出钢琴,并且敲出很大声音时,安东向画面右侧跑开了。这时候读者都会关注下一页的情形,而下一页,安东却是抬来了一面很大的鼓,当他敲击出更大声音时,我们看到卢卡斯向画面的左侧跑来了。。。。这就预示着下一幅图是卢卡斯会拿来更加厉害的东西,如果不看字,我们也一样能看懂。这就是图画能讲故事的绘本,同时能延伸发散,启发孩子想象更多更有趣情节,让阅读变得更有趣。 2. 发挥好文字的作用 虽然绘本的图画好坏,取决于它能否充分地说明故事,让不识字的幼儿也能看懂。但是不要忘了,除了无字绘本以外,绘本除了插画,还有文字。绘本的特性是图文合奏,所以文字的好坏也会对绘本有比较大的影响。绘本应该简单明了地说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为什么以及怎么样”,特别是前三样:时间、地点、人物,绝大多数的时候应该在故事的开场就讲明白,讲清楚。 比如:“我和爸爸出去看猫头鹰,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这是获得1988年凯迪克金奖绘本《月下看猫头鹰》的开头。这本绘本是以优美的画面和散文般抒情的文字而闻名的,这个开头用短短的一句话,交代了故事的时间是一个冬天的晚上,地点是前往森林的路上,人物是我和爸爸。那么凑齐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就可以往下发展:他们看到猫头鹰了吗?他们又是怎么样看到猫头鹰的?看到猫头鹰后,故事是怎么样结局的呢? 3. 文图一致吸引读者 绘本本来就是图文合奏,和谐共存的图书,文图一致很重要。我们来看看《给爸爸的吻》,是怎样文图一致吸引小读者读下去的。故事讲的是到了睡觉时间,熊宝宝赖着不想上床睡觉。这个故事中父爱幽默机智,一问一答中,爸爸完成了小熊睡前各种准备,最后还得到了孩子拥抱和一个大大的吻。 当爸爸将小熊举过头顶,说:那么,象长颈鹿那样吻爸爸,好不好? 这时候,画面中投射到墙上的图画真的就象长颈鹿一样;当爸爸驮着小熊走上楼去的时候,说:那么,象小考拉那样吻爸爸,好不好?这时候,楼梯旁挂的画就是一幅考拉的图像;当爸爸把小熊放进浴缸里,说:那么,象小鳄鱼那样吻爸爸好不好?这时候,大家看到,香皂盒就是一条小鳄鱼的形状。 还有:故事开始时小熊趴在地上玩的小玩具和小背包,最后都出现在楼上小熊的卧室里,大家可以找找看,是谁把这些东西收拾好,放到小熊卧室的。家长可以与孩子共读,一起去发现很多有趣的小细节,感受父爱的温馨厚重。 那么,孩子眼中的好绘本的标准还有许多,其实我们可以请自己的孩子说出几条来,这样,我们在为孩子选择绘本的时候,将更加容易,同时在开展亲子阅读的时候更有效果,更容易收获满满的幸福,引导孩子走进阅读的广阔天地。 |
|